“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2018-12-05 18:36张君燕
共产党员·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李自成部下忧患

张君燕

《孟子·告天下》中有一篇很知名的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通过6个经过贫困和挫折的磨炼最终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成熟进步,还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反复品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跳出“安逸区”,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勇于接受磨难和挑战,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童年时,他给地主放羊,曾为银川驿卒,后来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一员猛将,受到各部将领的赞赏。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最终带领百万起义大军推翻了明王朝。然而,李自成带兵打仗18年,最后却只当了41天皇帝。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李自成最终的失败呢?

李自成率兵攻克北京城后,本该立即从胜利的喜悦中冷静下来、从成功后的舒适环境中清醒过来,全力稳定局面,迎接新挑战,解决各种新问题。可他恰恰没这么做,而是选择了肆意享受。

入京城第一天,李自成问众部下:“你们最喜欢什么?”部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过年,喜欢天天吃喝玩乐。”李自成大手一挥,说道:“好,那我们就天天过年!”

于是,李自成与文臣武将整日尋欢作乐,沉湎于酒色之中,尽情享受“天天过年”的欢愉,当初的进取之心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不久便被吴三桂引领的清军击败,十几年浴血奋战的成果毁于一旦。这就是李自成虽成大事却在入主京城之后迅速溃败的最大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都充分证明:在安逸的环境中,人往往容易被舒适的环境或各种无孔不入的诱惑所迷惑、“俘虏”,最终导致消沉、放纵和堕落。换言之,放纵欲望、放松警惕之时,可能就是危险来临之际,就是犯错犯罪的开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迷、不为欲惑,保持警醒、摆脱安逸,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筑牢思想防线、坚定理想信念,尤为必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每一秒,党员干部都要勇于接受层出不穷的挑战,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更要抵御住各种诱惑和腐蚀,决不能重蹈李自成的覆辙,决不能被“糖衣炮弹”击倒,决不能赖在“安逸区”里不肯出来,必须避免“温水煮青蛙”的悲剧发生。唯此,才不会在人生事业的旅途中栽跟头,才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猜你喜欢
李自成部下忧患
“死钱”与“活钱”
老大是谁
画里有话
李自成的逆袭之路
哲理漫画
青春1919:心怀忧患、担当奋斗的湖南青年
“能吏”的“魄力”
李自成余部败亡川鄂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