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类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2018-12-06 02:13牛文博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商科胜任岗位

牛文博

(西安外事学院 陕西自贸区研究院,西安 710077)

一、岗位胜任力的内涵

岗位胜任力指的是可以很好地完成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大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主要内涵,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在大学生从事岗位过程中,对于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方面,需要加强能力的提升,岗位的选择和特定的工作有关。对于大学生来说,基本的岗位能力就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完成岗位任务。大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大学生的专业有关,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专业,所需要的岗位胜任力是不同的。就目前来说,影响大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国家政策、市场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的行业发展态势和社会文化,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大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工作和岗位就业能力,是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究的。比如说,传统的制造领域一般就需要专业技能的人才,而新兴的服务领域需要的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的人才,而并非专业的技能。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的考察和需求,具有一定的差异。

二、研究大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意义与目的

对于大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影响最大的就是就业难的问题。要加强对于大学生自身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在未来的职场规划中,企业要对于大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更加看重。所以在对于大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岗位胜任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不高,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岗位胜任能力的方法,来改善商科类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不断加强商科类专业教育体系的改革。

三、商科类大学生岗位胜任力问题分析

(一)商科类大学生自身问题分析

1.商科类大学生道德修养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很多高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社会上很多风气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将对于大学的憧憬带入了大学校园,但是现实生活和他们想象中的生活却存在很大的差距。他们中对于社会中一些事情产生了一定的认识和想法,他们中有一些人保留着对于学习的执着,有一些人成了应试教育的支持者,而一部分人在大学生活中,慢慢松懈下来,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谈恋爱,不好好学习。虽然生活在学校中,但是却如同在社会中一样。他们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不同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原本学习的态度,造成了他们不同的道德修养。

2.商科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大学期间的学习,由于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学生们更需要通过自律来加强学习能力。但是在新的环境下,很多人开始倦怠了,他们不再天天抱着书读,觉得只要考前用功就可以了,这就造成很多大学生只知道学习书中的一小部分知识,而对于专业知识并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商科类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一些专业理论性的知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慢慢对于这些知识丧失兴趣。而且,如果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加以应用,就会造成很多商科类大学生在学习专业上不够扎实。

3.商科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很多商科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知道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方面非常欠缺。很多学生永远只是按照教学安排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而缺少了创新意识,商科类大学生没有了创新,就没有了发展。山东省财经工商学院管理系曾经对于山东省的各个高校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用人单位对于员工的要求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对比。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大学生都不符合岗位招聘的要求,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很多商科类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导致大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差强人意,这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有专业教学方面的问题。

(二)商科专业的教学问题分析

1.商科专业现场作业困难。很多商科类大学生的现场作业就是实践课的课程,对于技术型的大学生来说,实验课的类型在学习过程中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很多商科类的大学生来说就很困难。有些商科类大学生的实践理论课程,在学习过程中花费不少。在校内实践中可以形成一个实践基地,让校外的企业和学校相互合作,形成一个见习实践的过程。而且,商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实践课程缺少很多资料,对于课程的安排也不够充足,他们所要学习的课程太多太杂,没有时间去安排实践的课程。

2.商科专业应试教学效果不佳。就当今社会来说,很多教学手段依然非常落后。有些大学仍然保持着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对于大学生知识的掌握。但是对于商科类的学生来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抵触和厌学的情绪,这样会导致学生们不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不足,而且教学产生的效果不佳。

四、提升商科类大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措施

(一)将岗位胜任力植入课程

对于岗位的胜任能力教学,应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岗位胜任能力是较为复杂的、烦琐的,这些岗位的胜任能力会被应用到其他课程中去。英国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岗位能力方面的实践做法是非常有效的,他们将岗位胜任能力,植入到了商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在劳动市场对于商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岗位胜任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岗位能力指标,通过指标来进行学校的课程安排。在学校课程安排中,增加了很多通识课,专业理论、实践课和实验课。一方面提升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能力,而且学校还专注于同企业合作,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设计要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在实践性教学和研究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地方发展的应用型商科人才。学习时要延长教学的时间,在教学指标分析过程中,要将指标应用到实践性教学方案中,让学生可以通过特定的模式,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2.校内实验要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企业的环境就无法体验到企业的文化。商科类专业教学实验中,可以加入模拟教学的方式。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形成工商管理的模拟教学的真实场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或者多媒体技术,营造经营管理的情景,形成培训基地,在学生实验中心完成模拟的实验。加强对于企业工作流程的熟悉,提高学生对于经济管理能力的水平和信息管理技术的水平,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加强校外实践的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写毕业论文,变成真题真做的模式。毕业论文的真题,往往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校内实验中,如果遇到了一些问题或者在实习工作岗位遇到了问题,毕业生可以根据在论文中的选题,通过学校的实践基地,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安排工作岗位。毕业生可以根据实习的工作内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对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专业课的教师和实践基地的员工,可以相互组成学习小组,并且在一定方面提供理论技能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完成论文的写作。学校可以根据毕业生的选题来评判论文的质量。

(三)发挥企业在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和学校相互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加强对人才的管理,让这些人才可以为企业和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利益。高校和企业共同的合作,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因此,在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时,应该加强对于人才的培养,加强企业的管理。研究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让高校尽可能与行业地位较高的企业合作,这样才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政府可以联合教育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设置一个国家级的奖项,目的是为了对于培养人才突出的企业进行颁奖,让企业认识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让企业积极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五、结语

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提高岗位胜任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如果想要加快对于大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压力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校园和企业的合作,通过加强对于实践课程的培训,商科类的大学生能够提高对于岗位的胜任力,就业难的问题也就可以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黄丽萍.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252-253.

[2]孙鹏,黄福华.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及培养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5):288-290.

[3]黄兆信,张中秋,谈丹.创业教育: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24-28.

[4]高永惠,范玲.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1):90-92.

猜你喜欢
商科胜任岗位
面向现代产业急需 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