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知识付费服务现存问题及对策

2018-12-06 05:47杨益东杨昊
消费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音频内容用户

杨益东 杨昊

1.龙口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 2.山东工商学院

“得到”App(以下简称“得到”)是“罗辑思维”旗下知识服务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于2015年11月18日发布V1.0版本,上线后主要提供图书金句摘录整理、电子书销售等传统知识服务内容。2016年6月2日更新的V2.0版本,推出付费订阅业务,就此开启了内容付费知识服务。自“得到”上线以来,“罗辑思维”优酷视频节目、“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就开始大规模宣传推广这款App,这很容易使“罗辑思维”的老用户对“得到”内容进行分享扩散,产生二次传播,为“得到”获得了更多的新用户。

一、“得到”知识付费服务运营及现存问题

(一)“得到”现存95门课程分析

“得到”课程体系分成了六大学院。分别为“能力学院”、“人文学院”、“商学院”、“视野学院”、“社科学院”、“科学学院”。其中,“能力学院”内含人际交往、生活健康、职场技能、沟通与表达、思维模型、自我管理、家庭亲子、理财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人文学院”内含文学、国学经典、西方哲学与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商学院”内含经济、金融、管理、商业思维训练等方面的内容;“视野学院”内含全球新知、科技前沿、认知训练、高手视角等方面的内容;“社科学院”内含心理学、历史、经济学、社科通识等方面的内容;“科学学院”内含生命科学、物理、天文、医学等方面的内容。

学院内,有四种价位的课程,分别为199元的年度订阅专栏、99元的大师课、29.9元与19.9元的精品课程。订阅专栏针对存量知识的进入门槛过高、时间耗费太大、获取成本太高的用户痛点,进行知识有效输出方式创新。订阅专栏是以年度订阅为基本形式的知识产品,遴选出某个知识领域公认的高人,打造为期一年持续更新的高品质内容,并以交付用户价值为终极目标。同时,专栏内运营也符合用户需求。经常与用户开展互动,如留思考题、交流读书笔记、奖品福利、开设直播等,增加用户的获得感。大师课和精品课统称为付费课程,讲述的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话题,并以音频+图文的形式给用户提供最顶级的通识方法论。付费课程的主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个人武器库(普通精品课)”,其特点是课程短小精悍、信息密度高,一小时的课程将一项作为社会人必备的技能交付给用户,注重实操性;二是“视野和洞察(主场大神)”,邀请各个领域最顶级的专家学者,为用户提供最前瞻的视野和洞察,以及最新的认知和谈资。

截止到2018年10月09日22时,“得到”共有95门付费课程,购买订阅后终生可读其内容。笔者从“得到”App内公开数据查询到排在前十的学院付费课程情况:

?

由上表的统计数据可知,仅销量前十的课程总收入就达24870.35万元,是一个亿级的产品,可看出付费阅读人群对经管类学科的重视以及对自我探索的期待,对学习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掌握的迫切需求。然而,课程设计内容以成功学、经商技巧、职场规则等内容居多,而对文化底蕴和修养提升类的内容偏少。对于199元/年的订阅专栏而言,每周留有一至两天专栏作者回答用户提问时间,这使得内容逐渐呈现碎片化趋势,会使用户养成碎片化阅读、吸收的习惯,难免产生信息焦虑,造成心理疲劳,最后因为厌倦而放弃使用“得到”。付费课程虽在文章末尾设有留言专区,但并没有形成一个及时沟通有效反馈的机制,大多数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抑制了思考。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由于留言和提问较多,“得到”团队又没有足够的人手和大量专业的答复者,使得产品方让人觉得有某种程度的“高冷”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学习又是一个需要及时反馈才能快速提升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用户的流失,“僵尸”用户的出现。

(二)“每天听本书”知识付费服务运营分析及现存问题

“每天听本书”是一个付费栏目,“得到”听书团队寻找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书籍解读,用30分钟时间把书中的精华提纯,再用口语转述的方式交付给用户。让用户快速掌握书中精华内容,获得跨界知识。用户可以选择单本购买、包月会员、包年会员的购买方式,每年365元,一旦成为每天听本书会员,将可以在会员期内畅听所有的书籍内容,现已上线书籍数量已破千本。

在“每天听本书”这个板块中,内容碎片化趋势更加严重。每天听本书中的音频时长也就20分钟左右,而在20分钟的时间想要把一本书的精髓讲透彻确实特别困难,以这种方式获取书中内容,除了增加与他人交谈的谈资,并不能真正提升个人素养,因为,听众由于并没有读过这本书,所以,很容易直接将讲授者的思想当作真理,从而缺少了自我独立思考的环节,虽然从别处搬来了现成知识,但长期吸收碎片化知识会导致很难形成长期、整体、独创性的认知,久而久之并不利于用户的个人发展,不能达到学有所获、构架自己知识体系的作用。而大量书籍精华内容的便利获取,还会使用户产生依赖,养成“不劳而获”的心态,最终放弃了深度阅读,最终不利于用户终身学习观的养成。

二、“得到”知识付费服务运营模式的完善对策

(一)提供个性化内容分组功能

“得到”囊括的知识越来越多,可以增设用户自主分组功能,让用户对自己喜欢的专栏、课程可以像建设新文件夹那样自我归类,完善对专栏与付费课程的整理归类。

(二)付费知识内容拓宽领域,标准体系化生产知识

“得到”目前付费课程主要集中在商业经济金融管理学领域,而对于文学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偏少,令人产生一种功利实用主义印象。因此,“得到”团队应当开拓课程体系,注重人文社科领域内容的生产,通过课程招标、自由投稿等方式汇聚名师,并壮大生产服务团队,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得到”知识结构,还可以拓宽女性销售渠道,增加用户覆盖面。

(三)强化互动交流,让用户更具获得感

“得到”应该加强用户与知识生产者之间的交流、用户与用户间的沟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维护“知识城邦”模块,研发并改进知识城邦的社交功能,例如开展知识城邦福利分享活动等,使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相互交流切磋,学员间彼此兴趣相投,交织成网,真正做到因平台而来,因网络而留。

“得到”团队一直倡导小而精的内部组织结构,而如今大规模知识生产已经急需团队规模快速扩张,因此,要抓紧时间招专业的知识客服,回答和整理用户所提出的问题,建立及时反馈答疑解惑的机制,让用户更有获得感,更有所得到。

(四)完善付费内容生产品控,打造良好运营基础

课程文稿和音频正式上线之前,应对稿件文字校对、音频(录制剪辑)审听、图片编辑、专栏内容排版、填写文章信息摘要、收益预览、设定发送时间等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审查,并站在用户的角度,修改完善那些高姿态、生涩、看似很有学问但对用户没有价值的内容。上线后及时跟踪留言数量的变化以及留言中有价值的问题、点赞和分享数据等,提醒专栏作者调整偏离的方向。音频作为满足忙碌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重要帮手,其打磨结果应非常人性化,音频的叙述尽量保持在20分钟以内,在知识内容不漏的情况下精简语言,让用户高效摄取知识信息,每个独立的音频应只有一个中心意思,且在开头就亮明,结尾再强调,并用单层的清单式口语讲述,保证普通用户能听懂,专业词汇要解释,不卖弄专业理论,不设想大家都应该知道。在结尾部分,会总结全篇主要内容,提出启示和建议,点明价值。这样才能够让用户听得更清楚,学的更明白。

“每天听本书”的解读书籍不应该仅仅从书籍排行榜上筛选,还应该具备为用户充当好书推荐与导读、新书前瞻解读功能,因此应该具备以下两点,一是经典,再版次数多,曾对大众或在相关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书;二是新书,参考各大互联网图书榜单,引进国外最新出版但还没引入国内的畅销书,解读最新趋势和理念,话题具有前瞻性,作者有分量。同时,严格把控书稿内容价值取向:其一应具备客观性,忠实基于原书作者在书中的观点写作;其二应具备通俗性;其三应具备连贯性,信息流从头至尾连贯、流畅;其四应具备清晰的结构条理;其五应具备良好的可朗读性。

(五)完善用户人群地域结构,创新营销新模式

“得到”用户多为男性,且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对女性、三线城市用户的营销宣传投入力度。“得到”用户目前多为青年群体,因此要对高校在校生、公司白领群体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并给与初中生适度的优惠力度,逐渐培养潜在的用户群体。宣传方式可以采取“团购拼团”活动,与大型综艺益智类节目、学校企业团体合作等。

(六)完善知识服务范畴,优化内部生产结构

目前“得到”经营业务主要以给付式课程为主,多为单向的被动接收信息,缺少类似于“分答”那种精准式的问题解答。“得到”有其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可以充分调动资源,向付费问答模式进军,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师资资源,还可以增加用户的活跃度,成为用户手里的军师宝典,增加产品打开率。

三、结论

“得到”日后应该着重完善内容体系,避免信息碎片化;增加内容库存,避免内容同质化;维系社群经济,避免用户离散化。同时,加强互动交流,及时反馈用户,并维护学习小组,完善知识客服建设。笔者虽然对“得到”做了知识服务运营模式的分析,但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目前研究“得到”的相关论文偏少,希望通过此文能够让更多人关注这一课题,做出更具有理论深度和使用价值的研究,更好为知识付费领域献计献策。

猜你喜欢
音频内容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