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降水中亚硝酸盐方法的改进

2018-12-06 01:57邢书才岳亚萍
中国测试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测定方法分析方法精密度

邢书才,杨 永,岳亚萍

(国家环境保护污染物计量和标准样品研究重点实验室 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北京 100029)

0 引 言

大气降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为GB13580.7-1992《大气降水中亚硝酸盐测定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1]。作为大气降水环境监测的代表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已经颁布实施了20多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该标准分析方法在校准曲线的制备、分析方法的测定范围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使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样品的测定质量受到影响[2-6]。对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的方法研究试验,以往已有相关文献报道,但主要涉及分析方法的应用测定、实验器皿的改变和方法比对方面[7-13]。对于大气监测的重要指标—大气降水亚硝酸盐测定方法的研究,目前还少有报道。本工作针对大气降水中亚硝酸盐测定分光光度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性研究,使关键性测定条件得到了改良,提高了分析方法校准曲线的精密度,重新确定了测定范围,在合理的测定范围内降低了测定下限,提高了测定灵敏度,使测定范围控制在合理的浓度区间。改进后的测定方法,不仅优化了分析测定条件,同时使测定方法的技术指标得到了显著性提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Cary 300 UV-Vis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安捷伦公司);Ae-240型精密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公司)。各种规格移液管、容量瓶(德国,Brand公司);25 mL成套具塞比色管(天津玻璃仪器厂)。

亚硝酸盐标准溶液 1(1 000 μg/mL,批号 212055-023,美国 Accu Standard 公司);亚硝酸盐标准溶液2(1 000 mg/L,批号 178020-2 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10.00 μg/mL,2.00 μg/mL,用亚硝酸盐标准溶液1逐步稀释制成)。

水质亚硝酸盐标准样品(标准编号GSB 07-3165-2014,批号206148,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实验室自制高纯水,电导率小于 0.05 μs/cm(25 ℃)。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10 g/L):称取 0.5 g 对氨基苯磺酸,溶于35 mL(1+6)盐酸中,用纯水稀释至50 mL。盐酸 N-(1-萘基-)乙二胺溶液(1 g/L):称取 0.1 g 盐酸 N-(1-萘基-)乙二胺,溶于 100 mL 纯水中。

1.2 实验方法

分别用原测定方法[1]和改进后的测定方法制备校准曲线,并以改进后的测定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用以检验改进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技术指标。

1.2.1 校准曲线的绘制

1)原测定方法制备校准曲线:分别加入浓度为10.00 μg/mL 的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 0 ,0.50,1.00 ,2.50 ,5.00,10.00 mL 于 25 mL 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各加入1.0 m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摇匀,放置5 min。加入 1.0 mL 盐酸 N-(1-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于波长540nm 处,以水作参比,用1 cm 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2)改进后的测定方法制备校准曲线:分别加入浓度为 2.00 μg/mL 的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 0 ,0.50,1.00,2.00,4.00,8.00,10.00 mL 于 25 mL 比色管中,加水至约 10 mL,各加入 0.50 m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摇匀,放置 5 min。加入 0.5 mL 盐酸 N-(1-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于波长540 nm处,以水作参比,用1 cm 比色皿,测定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1.2.2 样品的测定

1)改进后方法的样品测定:取样品 10~15 mL,超低浓度样品可取20 mL(含有亚硝酸根不超过20 μg),按照改进后方法进行测定,将吸光度带入改进后的校准曲线查得亚硝酸盐含量。

2)改进后方法的精密度测定:用亚硝酸盐标准溶液2制备浓度为0.040 0 (与方法测定下限浓度相近),0.400,0.700 mg/L 3 个浓度的样品,用改进后的测定方法对样品进行平行测定,检验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3)改进后方法的准确度测定:以水质亚硝酸盐标准样品为被测定样品,按照改进后方法进行测定,并和原测定方法进行比对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校准曲线质量及测定范围的比对

用Accu Standard公司生产的亚硝酸盐标准溶液为检测标准,分别按照1.2.1的1)~2)的方法,对所制备的校准系列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绘制校准曲线,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原测定方法校准曲线

图2 改进后的校准曲线

从图1可见,原测定方法绘制的校准曲线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最明显的是测定范围问题。图1显示出整条曲线呈弯曲状,方法给出的测定范围为0.185~3.70 mg/L;其测定下限的吸光值约为 0.2,显而易见,这个测定下限不是通过测定检出限计算而得到的,而是人为设定的。再分析测定上限3.70 mg/L浓度点,从图1可以看出,在达到0.92 mg/L浓度点(图中第4个点)之前,曲线早已发生了弯曲,达到3.70 mg/L浓度点时吸光值已达到3.0以上;测定时,当吸光度>2.0后,读数发生跳动已无法正常读取数据。按分光光度法规则,当吸光值大于0.7 时应稀释样品[14]。因此,原测定方法的校准曲线,是一条弯曲的曲线,精密度较差,不符合比尔定律,也无法达到分析校准的技术要求。

从曲线2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校准曲线,回归系数r2=0.999 6,测定范围为 0.040~0.80 mg/L。比对结果表明,改进后校准曲线的线性质量好,精密度高;有效测定范围也得到了合理性的拓宽。

2.2 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的比对

依据《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规定的计算方法[15],以扣除空白值后与0.01吸光度相对应的浓度值作为方法的检出限,计算公式为MDL=0.01/b。由改进前后校准曲线所计算出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见表1。

从表1可见,改进后的测定方法,无论从检出限还是测定下限都比改进前降低了25%,表明在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方面,改进后的测定方法,技术指标优势明显。斜率的数据也表明,在灵敏度上,改进后的测定方法较改进前提高了30%以上。

表1 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2.3 校准曲线标准点的设置

从原测定方法的校准曲线还可以看出,由零浓度点(0 mg/L)到第 1 个浓度点(0.185 mg/L)距离很远,也就是说,实际的测定下限不是第1个浓度点0.185 mg/L。所带来的问题是,校准曲线中浓度点的设置不合理,其结果就是将使校准曲线的质量受到影响。按照分光光度法的规则,在不考虑选择性因素条件下,对于一条校准曲线,最低浓度点应与方法的测定下限接近。因此,第1个浓度点 0.185 mg/L与测定下限相去甚远,不符合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则。同时,对于校准曲线上浓度点的设置,应该是两端密中间疏,可以提高校准曲线的质量和精密度。原测定方法在校准曲线上端浓度点的设置,不仅超出了符合比尔定律的上限,也没有对浓度点的密集问题予以考虑;同样,在校准曲线的下端,不仅没有考虑浓度点的密集问题,而且低浓度点的设置在测定下限附近都是缺失的。因此,改进后的方法在校准曲线标准点的设置上,更注重测定下限以及测定上限处密集度(见图2),用以提高校准曲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2.4 测定体系的体积与灵敏度

从1.2.1 的1)中可见,原方法测定体系的体积为27.0 mL,操作方式是在25 mL比色管中加入样品,然后先定容至25 mL,再加入显色剂等试剂2.0 mL,共27 mL。如果因显色剂为易生泡沫溶液或相关因素影响25 mL体积定容,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但在本测定项目中不存在这种影响,因此这种处理方式缺乏合理性。改进后的方法加入样品后,以纯水调节至10 mL左右,然后加入显色剂等试剂后用纯水定容至25 mL。改进后,不仅简化了操作,便于质量浓度的计算,也使方法的灵敏度提高8%以上。

2.5 改进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

用亚硝酸盐标准溶液2制备浓度为0.040 0,0.400,0.700 mg/L 样品,以 Accu Standard 公司提供的亚硝酸盐标准溶液1为测试标准,对0.040 0 mg/L等3个浓度的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定,对改进后的测定方法进行精密度评估,测定结果见表2。同时对水质中亚硝酸盐标准样品进行测定,以检验方法的准确度,并与原测定方法进行比对,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精密度测定结果1) mg/L

从表2可见,改进后的测试方法,精密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说明样品的测定值一致性良好,精密度测试结果符合要求。由表3可见,原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均值为0.600 mg/L,与标准值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t实验=106.73,远远大于临界值t0.05,5=2.57,与标准值0.661 mg/L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原测定方法的所有测定值都低于标准值的测定下限,说明原测定方法在测定准确度上无法达到技术要求。改进法准确度测定结果的均值为0.668 mg/L,经检验,t实验=2.04,小于临界值t0.05,5=2.57(95% 置信限),与标准值 0.661 mg/L 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改进后的测定方法测定准确。

表3 准确度测定结果1) mg/L

3 结束语

依照HJ 168-2010《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的技术要求,对GB13580.7-1992《大气降水中亚硝酸盐测定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进行了改进。从方法学角度,对原测定方法中存在的测定范围问题,校准曲线标准点的设置问题,以及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改进后的测定方法,校准曲线的精密度高,在合理的测定范围内拓宽了方法的测定范围;通过对测定体系体积的改进,提高了测定灵敏度。以高、中、低不同浓度的样品进行精密度测定,相对标准偏差 RSD <3.0 %;以亚硝酸盐标准样品进行准确度测定,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性良好。改进后的分析方法更加简便易于操作,适合于大气降水以及其他水体批量样品的分析测定。

猜你喜欢
测定方法分析方法精密度
漂白粉有效氯测定方法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粗苯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改进的高氯废水CODCr的测定方法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关于重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商榷
TD-LTE网络覆盖的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