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2018-12-06 01:45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
大豆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茸毛赤眼蜂食心虫

卫 玲,肖俊红,刘 博,杨海峰,段学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山西 临汾 041000)

山西省大豆年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春夏大豆大体各占一半。山西省南部是夏大豆生产区,年种植面积5.33万hm2左右,单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山西省大豆高产区,发展夏播大豆潜力很大。近年来山西省南部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为害严重,大豆产量大幅下降,品质严重受损,极大挫伤了农民种豆的积极性[1]。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大豆的籽粒,一般常年虫食率达10%~20%,严重的可达30%~50%,直接降低大豆商品等级,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导致大豆减产10%~30%[2],减少农民收入。

1 大豆食心虫危害特点

大豆食心虫的食性单纯,仅为害大豆一种作物,在全国各地1年发生1代。此虫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一般幼虫多在豆荚边缘的合缝附近进入,咬食荚皮穿孔进入荚内。食害豆粒并不完全吃光,只吃成兔咀状缺壳,一般一头幼虫约可以咬食二粒大豆。卵经5~8 d孵化为幼虫,当天就蛀入豆荚为害,幼虫一般在荚内危害20~30 d后脱荚入土作茧越冬[3],来年继续为害。一定强度的长日照时段辐射会导致大豆食心缩短滞育期甚至打破滞育状态,因此,不同地区纬度差异及日照时长不同会导致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期的不同[4]。大豆食心虫在山西省南部夏播大豆田,越冬幼虫于7月下旬破茧而出,陆续爬到表土结茧化蛹,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一般为12 d左右,8月10日左右始见成虫,8月中旬为蛾高峰期,8月下旬为产卵盛期,9月中旬开始脱荚入土。

2 大豆食心虫特征特性

大豆食心虫成虫体长5~6 mm,是暗褐色或黄褐色的小蛾,前翅黄褐线条相间,略具光泽,后翅前缘银灰色,其余暗褐色。幼虫共分4龄,淡黄白色,口咽器黑色,蛹长1.6~1.8 mm,长椭圆形,淡褐色半透明。大豆食心虫1年发生1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

3 大豆食心虫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3.1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温度、土壤湿度密切相关

成虫化蛹和羽化与土壤温湿度有很大关系。土壤内适量的含水量会增大大豆食心虫翌年种群的数量并且提前爆发期,因此土壤内水含量对大豆食心虫的预估、风险评定起到重要作用。秦昊东等研究认为:土壤湿度对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15.0%左右是大豆食心虫脱荚幼虫入土越冬较适宜的土壤湿度[5]。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土壤含水量达到10%~30%有利于大豆食心虫的化蛹及出土[5]。史树森等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食心虫卵和幼虫对温度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在17~33℃,温度对大豆食心虫卵孵化影响较小,孵化率均在90%[6]。

3.2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程度与栽培条件关系

连作比较重,轮作比较轻,可降低虫食率。大豆与其他作物间作发生轻,大豆单作发生较重。同时播种的早熟品种轻,减产少,晚熟品种重减产多。

3.3 大豆食心虫为害程度品种间也存在差异

大豆品种抗虫性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豆荚茸毛密度和种皮颜色呈显著相关,大豆植株矮小,籽粒小、豆荚茸毛少,种皮黑色的大豆品种抗虫性较好。薛俊杰和程红梅研究结果认为,荚皮硬度、荚皮组织的隔离层细胞排列、茸毛有无、豆荚皮硅元素含量等对品种对抗食心虫都有影响[7]。高月波等研究表明,豆荚上茸毛多且茸毛直的大豆品种产卵较多,茸毛较少且弯曲的产卵少[8];赵爱莉等研究认为,虫食粒率与茸毛色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茸毛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茸毛长度呈显著负相关[9];李红鹏等研究认为,虫食率与单株粒重、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籽粒小的品种有利于抗虫[10]。

3.4 大豆食心虫发生量与天敌有很大关系

大豆食心虫捕食性天敌为步甲(Carabid)、花蝽(Anthocorid)、猎蝽(Reduviidea)、蜘蛛(Spider)等;寄生性天敌有赤眼蜂(Trichogram matids)、姬蜂(Ichneumonid)、茧蜂(Broconide)等,寄生蜂(Parasitoid)对大豆食心虫的寄生率常年达到17.9%~42.3%。病原菌侵染主要有白僵菌(white muscardine fungi)、绿僵菌(green muscardine fungus)、苏云金芽孢杆菌(Bt)(bacillus thuningiensis)。

4 预测预报

加强预测预报,做好预测预报和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使种豆农民提高认识、把握好时机,防治统一。

目测大豆田间飞翔的蛾团数量,出现集团飞翔和见到少数成虫交尾时,即为成虫发生盛期,就必须进行防治,此高峰前后3 d为成虫防治适期,此高峰后7~10 d为幼虫防治适期。

5 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大豆食心虫防治应采取以农业、化学、生物防治相结合原则,优先使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最后使用化学防治。由于大豆食心虫发生期大豆已经封垄,又正值雨季,喷洒作业极为不便,常常错过有利防治时机,防治效果不稳定,同时,化学杀虫剂大量杀死天敌昆虫,造成生态失衡,且易造成污染。所以慎用化学药剂防治。

5.1 农业防治

5.1.1 选则抗虫品种 解决大豆食心虫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种植抗食心虫大豆品种。随着科学的进步,大豆育种者,成功育成了一些抗大豆食心虫品种。如黑农40、垦农4、垦农5、合丰25、垦丰8、垦农18、垦鉴豆3和合丰39等[11]。

5.1.2 适时早播 可以使大豆发苗早,使大豆在受食心虫侵害时,避开了成虫产卵高峰期,从而形成了品种的生物学抗虫机制[12];合理轮作,尽量避免连作,可以减少大豆食心虫的发生。

5.1.3 及时翻耙 破坏食心虫越冬场所,提高越冬幼虫死亡率,减少虫源。

5.2 生物防治

在生物防治方面,因其绿色环保、无毒公害、无残留的特点日前愈发得到提倡。生物防治方法目前有: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利用寄生性天敌寄生大豆食心虫虫卵,应用性诱剂诱杀大豆食心虫雄蛾,释放辐射不育大豆食心虫雄蛾干扰交配[13]等方法。目前适宜生产上应用的生物防治主要分为天敌防治和病原菌侵染2种:一是利用赤眼蜂于成虫产卵盛期放蜂灭卵,二是利用白僵菌防治脱荚越冬幼虫。

保护天敌,没有达到防治指标以前最好不要使用化学杀虫剂,发挥寄生蜂对生育期内大豆食心虫卵数量的抑制作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应用赤眼蜂防治害虫[14]。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可把害虫消灭在卵初期。罗宝君的研究认为不同种类的赤眼蜂对寄主选择性和寄主对其适合性存在较大差异[15],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3种蜂种对大豆食心虫卵的寄生率差异显著,螟黄赤眼蜂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克东县宝泉镇地区田间试验应用防治大豆食心虫,平均防治效果达67.0%[16]。

5.3 化学药剂防治

大豆食心虫的药剂防治适期是成虫发生盛期,田间蛾成团发生,当地一般在8月10日左右防治大豆食心虫,采用叶面常规喷雾,可以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1 000~2 000倍液,用量20~30 mL/667m2、或20%速灭杀丁2 000~3 000倍液,用量50~70 mL/667m2,这2种药剂都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用机理相同,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对大豆食心虫成虫、幼虫、卵都有很好的效果。50%马拉硫磷1 000倍液、50%辛硫磷1 000倍液或40.7%毒死蜱1 000倍液等,用量50~70 mL/667m2,这3种药剂都是有机磷杀虫剂,作用机理相同,具有触杀、胃毒及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对大豆食心虫成虫、幼虫、卵都有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茸毛赤眼蜂食心虫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超级大的蒲公英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茶树茸毛的研究进展
应用3种赤眼蜂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吹茸毛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
辣椒茸毛性状的遗传研究和基因定位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