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让渡价值导向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探讨

2018-12-06 12:41张忠寿陆玉梅唐子俊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融合模式创业教育

张忠寿 陆玉梅 唐子俊

摘 要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以及国家大力倡导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从学生让渡价值角度对创业教育的目标框架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将创业教育贯穿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并从改革课程教学、整合教师资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强化校企政行合作等方面,探索提升创业教育价值的路径。

关键词 让渡价值;创业教育;融合模式;经济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7-0074-0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主动融入的格局下[1],许多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究其根源,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创业教育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和体系[2]。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简单地设计一两门创业课程或单纯强调创业实战,需要结合专业教育,进行整体规划。

经济管理类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大多与区域经济发展、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需要掌握会计、营销、金融、税收、经济法等多学科知识,而且通过课堂内外的实践实训能够了解经济形势、商业模式、资本运作和企业管理流程,这些知识和实践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调查显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创业占大学生创业比例最高达到31%[3]。本文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探讨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创业教育的学生让渡价值与目标框架分析

近年来,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覆盖全体学生的全校性创业教育渐成趋势[4],使得创业教育成为高校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只有提高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感知价值,才能使学生产生较高的满意度,从而使学生的需求和创业课程的供给实现平衡,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与价值。

(一)创业教育的学生让渡价值分析

让渡价值是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顾客选购产品或选择服务时所能感知到的价值与其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在产品或服务选择过程中时,往往会从感知价值与付出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权衡,形成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最终选择让渡价值最大的产品或服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就读高等学校需缴纳相应的学费,进而接受教育和服务,高等學校与在校学生初步构成了供需双方,因此,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

若将学生接受创业教育视作一种购买行为,则学生的让渡价值=学生获得的总价值-学生支付的总成本[5]。其中,学生获得的总价值就是学生期望从学校创业教育中获取的一系列利益,包括教育产品价值、教育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而学生支付的总成本是指学生为接受学校创业教育所付出的代价,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等等。提升创业课程的价值是高校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以顾客让渡价值理论为指导,从提高创业课程的总价值和降低学生付出总成本两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将各种资源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学生价值,成为高等学校建立有效创业教育管理模式和体系的基点。

(二)创业教育的目标框架分析

创业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创业教育目标呈现多样性特征,并按照“学习理解创业”“学习成为创业型人才”以及“学习成为创业者”递进[6]。教育部2014年7月颁布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综观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的情况,虽然不断加强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创新创业的体系亟待健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应从属于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以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为主旨,侧重于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提升,以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活力。

就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学生毕业后将面临异常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企业管理活动,建构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目标框架,要从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规格和商业社会实践需要两个方面入手,充分考虑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等方面的培养要求[7],将创业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形成一个整体培养目标架构,见表1。该目标架构包括素养、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在原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有机地系统地增加了创业教育的内容。

表 1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目标架构

素养结构 通用素养 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社会责任

专业素养 专业意识、专业态度、职业道德

创业素养 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

能力结构 通用能力 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

专业能力 专业实务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发展能力

创业能力 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抗风险能力、创新能力

知识结构 通用知识 大学生通用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业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知识

创业知识 创业基础知识、创业管理知识

二、学生让渡价值导向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构建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

根据创业教育的学生让渡价值与目标框架分析,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一基二翼”模式,见图1。该模式以通识教育为“基”,以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两翼”,旨在实现“学生让渡价值增长”。由前述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目标框架可知,建立于真实社会环境基础上的通识课程体系,满足了通用素养、通用能力和通用知识的培养需求,奠定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坚实基础。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为了满足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训的培养需求,需要借助模拟软件提升教学效果;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了满足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的培养需求,往往基于从商业社会真实环境虚拟过来的仿真实战项目开展教学。

以学生让渡价值增长为导向的“一基二翼”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模式[8],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关注专业领域的发展、进步和变革,优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与此同时,通过创业课程创新与渗透以及岗位创业实践教学衔接,将创业教育理念与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这一模式把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两项主要工作紧密结合,紧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原来分立的三类教育融合成为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培养既懂专业又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创业教育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

鉴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大多具有与创业教育课程密切相关的特点,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

1.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教育部在《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这一思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初步构建了融通识课程、专门课程、创业体验为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9]。其中,创业专门课程一般包括创业管理、创新思维训练、创造学、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掌握创业基本知识,领会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性。但这还远远不够,为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经济管理各专业计划中还应包括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和创业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必修课,建立创业教育的专门课程群,以适应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需求。

建立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并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是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课程的另一途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除了选修SYB、KAB等创业技能培训课程外,还应在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专业实践教学中获得实习企业创业的直接经验。另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创业大赛,激发创业潜能,形成创业能力。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鼓励其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如创办企业、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等,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创业实战能力。

2.将创业教育融入体现学科特点的课程教学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侧重传授社会经济发展及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些课程恰恰是创业者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属于创业通识课程。因此,应通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将创业教育贯穿于经济管理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之中。如学科基础课程中的经济法课程涉及到规范企业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类法律法规,西方经济学课程通过大量案例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管理学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管理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方法。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大量创业案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增加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感知。体现经济管理类各具特点的专业发展课程也可以和创业教育很好地融合。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价值提升路径

让渡价值理论在高校创业教育价值提升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应注重提升创业课程教学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有效降低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各类成本,需要内外兼顾,多元协同合作,从多方面着手建立支持体系。

(一)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创业教育价值

高校创业教育应该建立与专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创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基于个体需求和行业发展不断开发和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网络或在线教学资源建设,提升创业教育的产品价值。创业课程教学要增强服务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推动教师把经济管理的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机会,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业灵感,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教育的服务价值。

(二)整合创业教师资源,提升创业教育能力

高校创业教育需要拥有一支创业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特别需要具有创业经历或企业任职经验的教师或導师。在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中,一方面,高校需要出台系统性的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到创业教育中,如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科技成果转化和收益分配等方面,要明确教师创业教育的责任、义务及相关利益,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培训,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开展经常性的创业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或参加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能力和水平,最终增加创业教育的人员价值。另一方面,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高管、风险投资人或成功创业的毕业生来校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程教师,或作为创业导师。

(三)重视创业心理教育,增强创业教育实效

创业心理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开展创业心理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完善的创业心理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既要有明晰的教育目标、完整的教育内容、系统的教育计划、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手段,还要有合理的教育路径及完善的考评机制。只有重视开展好创业心理教育,才能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更好地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价值[10]。

(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鼓励创业氛围

创业教育的重心在于挖掘创新潜质,设定创业遗传代码[11]。高校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强调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启蒙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让创新创业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这就需要通过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让学生明白创业的价值所在,使创业成为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和主动需求,并通过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来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因此,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论依据、关系理析、哲学思考等一系列专题讲座,开展“创业实践”“创业竞赛”等旨在培养学生创业实战能力的系列实训课,通过教学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形成较高的形象价值。

(五)强化校企政行合作,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是一种对人潜质的激发和改造的复杂性任务[12],单靠高校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有效集合和组织各类为创业教育服务的社会力量,促使各种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良好互动,合力营造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降低学生接受创业教育与开展创业实践的成本。应用型本科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均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創业教育的实战训练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创业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践基地开展创业实践教学。同时,高校要紧紧依托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协同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为大学生科技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并进一步促进创业实战与专业实践的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陈奎庆,毛伟,袁志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模式及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4(22):48-50.

[2]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王北军,唐运菊,张婷婷.经管类大学生课程教学与创业教育融合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8):269-271.

[4][6]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144-149.

[5]韦原奉,莫正芳.建立学生让渡价值模型提高高校办学竞争力[J].河池学院学报,200626(2):64-67

[7]严玉萍.基于VPTP的商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48-52.

[8]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46-52.

[9]常国良.融合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以黑龙江省高校教育学学科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111-112.

[10]赵晓川,张忠寿,陆玉梅.应用型经管类本科院校创业心理教育的问题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6(35):62-65

[11]丁蕙,陈风华,肖云龙.美国百森商字院创业教育前特点[J].教育评论,2004(4):98-100.

[12]孙鹏,黄福华.商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维度及培养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5):288-290.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Mode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uided by Student Delivered Value

Zhang Zhongshou, Lu Yumei, Tang Zijun

Abstract  Under the complicated social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ly sever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the state vigorously advocat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mod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aking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oal framework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 delivered valu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 management courses, realize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s well as explores the path of enhancing the value of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reforming curriculum teaching, integrating teachers' resources, paying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among school-enterprise-government-industry, etc.

Key words  delivered valu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egration mode;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Author  Zhang Zhongshou, professor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Lu Yumei, professor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ng Zijun, Jiangs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融合模式创业教育
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与理论框架建构
xMOOC与远程开放教育融合模式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