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半舞台版《蝙蝠》与《魔笛》:混搭推动歌剧,效果孰优孰劣

2018-12-07 10:22周凡夫
歌剧 2018年11期
关键词:魔笛歌剧院蝙蝠

文:周凡夫

左页:香港歌剧院半舞台版歌剧《蝙蝠》(第二幕)场刊封面(作者提供)

香港歌剧院今年为庆祝成立15周年,除了推出《卡门》《图兰朵》等大型歌剧制作,还展示了近年来青年歌剧演员的培训成果,先后在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制作了轻歌剧《蝙蝠》(7月31日及8月1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制作了《魔笛》(8月25日及26日)。这两部歌剧制作各有特色,也都带有一定的创意,但同时也优劣并存。

《蝙蝠》:先删减后添加

轻歌剧《蝙蝠》是“赛马会香港歌剧院青年演唱家发展计划”的制作,是个跨越时空的“现代版”。此制作的特别之处是只演出第二幕的单一场景,还在“舞会”中插入了合唱团的演唱,是带有创意的“剪辑设计”;同时,虽然是“半舞台版”演出,但简约却有效果,灯光配合到位,服装更是一丝不苟,与全舞台版差别不大。

上:香港歌剧院半舞台版歌剧《蝙蝠》演员与制作团队(香港歌剧院提供)

这项“发展计划”有两个目的,一是培训歌剧新人(这次制作展现了青年歌唱家歌剧能力培训的成果);另一目的是向大众推广歌剧(这次演出选用广东话对白,可以让本地观众对剧情更了解)。此外,以香港歌剧院青年管弦乐团伴奏,也有培养年轻乐手的作用。但乐团只有19人,特别是弦乐,只有10人,音色显得单薄,表现力也减弱了。

在“舞会”中插入合唱团表演其他歌曲来助兴的设计,本来很有新意,但选唱曲风格气氛都与剧中舞会的热闹轻松不太相符。歌剧《纳布科》(

Nabucco

)中希伯莱俘虏的合唱“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女主角罗莎林德(李洋饰演)演唱的《卡门》中的“爱情像一只小鸟”,还有《游吟诗人》中的“铁砧之歌”,虽然都是较流行的歌剧选曲,但确实不太相配;此外,《卡门》面世较《蝙蝠》晚了一年,剧中女主角难道可以“未卜先知”?

下: 《蝙蝠》中罗莎林德(李洋饰)戴上面具以女伯爵身份出现,以免埃森斯坦(陈永饰)识破(香港歌剧院提供)

其实,这次制作实际只是演了第二幕的舞会部分,“舞会”结束后男主角回到监狱后更富戏剧性的嘻闹情节并未搬演。作为推广歌剧,这样的操作应在场刊中特别交代,避免误导入门观众。

左:香港歌剧院半舞台制作《魔笛》的场刊封面(作者提供)

《魔笛》:半舞台版视觉丰富

同样只演出两场的莫扎特歌剧《魔笛》,也采用“半舞台”制作,虽然并非“赛马会香港歌剧院青年歌唱家发展计划”的演出活动,但这次制作中多个主要角色都由参与此计划的青年歌唱家担纲。笔者观赏的第二场演出中便有五位:香港地区首位以全奖学金毕业于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的抒情男高音陈永(饰演塔米诺),已演出超过20个主要歌剧角色的钱深铭(饰演帕帕基诺),曾于贝弗迪尔国际声乐比赛分区赛胜出的女高音谭乐轩(饰演帕米娜),以及分别演唱第二、第三侍女的张吟晶和陈皓琬。如果再加上首演当晚演出帕米娜的另一位女高音林颖颖,那么便共有六位。

此外,演唱夜后的花腔女高音冯晓枫,曾多次在欧洲和美国演出,备受赞赏。演唱萨拉斯特罗的周建坤,曾在不少歌唱比赛中获奖,现为福建省歌舞剧院的独唱演员;饰演传信人的黄日珩,曾赢得棕榈泉歌剧协会声乐比赛冠军及柏萨迪纳歌剧协会奖学金,是活跃于香港乐坛的青年歌唱家。而发挥“导师”作用的青年导演沈亮,是中国国家大剧院的驻院导演;担任指挥的德扬·沙威克(Dejan Savic),则是塞尔维亚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

这个制作除了以青年歌唱家作为演出班底外,还有一个特色是所谓“半舞台形式”,而非“音乐会版”——乐队从乐池搬到舞台上,演区集中于乐队前的前舞台,还有简约的舞台布置,铺上象征绿色草地森林的长条幅绿色地毡,地毡上布置有一个“树冠”和一截倒下来的大树干(第二幕末段捕鸟人帕帕基诺自杀的“凶器”也置于其中)。而在舞台左侧则装置有几何线条形的框架,增加了视觉上的立体感。

右页:《魔笛》中夜后(冯晓枫饰)告诉塔米诺王子(陈永饰),只有他能拯救美丽的帕米娜公主(香港歌剧院提供)

各演员的服装则颇为“混搭”,既有古装,也有现代服饰——陈永饰演的男主角塔米诺王子的服装是现代的西式便服,钱深铭的“捕鸟人”帕帕基诺的服饰却是“人鸟结合”的“戏服”,谭乐轩饰演的帕米娜的服饰则是颇为低调的淡粉红色短袖长裙套装。作为她母亲的夜后(冯晓枫饰演)的服装相对较“盛装”,身着深蓝色低胸长裙、头戴皇冠,显示出母女二人“活在两个不同世界”。但最独特的是夜后口中的“邪恶男巫”萨拉斯特罗和两位祭司(分别由洪思行和曾广钊饰演)的服饰,明显脱胎自中国古代传统祭祀者长袍——在这个哲学精神所系的祭祀人物身上引入中国元素,很明显寓意其中含有东方或中国的讯息。

混搭了中国元素服饰、装置式的简约布景,与变化的灯光相结合,约40人的合唱团置于舞台上方的合唱席位,唱段虽不多,且多是只用男声的合唱,灯光便发挥了作用,让合唱歌手不用演唱时都置身在暗场中;第二幕则不时用上侧光营造特别的影像效果。如此形式的半舞台制作,将视觉效果大大丰富起来。

《蝙蝠》与《魔笛》这两个制作的共通点是采用“混搭”的方式来处理歌唱和对白。歌唱采用德文原文,对白则采用广东话,再配上同步中英文字幕。这种“混搭”设计,当然是为迎合香港观众的生活语言——广东话,可让观众观赏时更易了解情节发展,较易产生共鸣;然而,如此设计,便难免让作为歌剧核心的音乐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变化。毕竟德文发音与广东话发音差别极大,音韵间互换时,便会出现不协调的“听觉障碍”,这种感觉对于内容轻松、带有喜闹剧性质和风格的《蝙蝠》来说,还较易接受。但对于仿佛“童话”、但风格及内容都严肃得多的《魔笛》而言,这种“听觉障碍”的感觉便强烈得多,开演第一幕过半后,观众才“被迫习惯”。更奇特的“意料之外”的变化是第二幕后段萨拉斯特罗严肃地宣布“试炼”时,周建坤却改用普通话,气氛便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可以见出,语言音调特性,会直接影响演出效果,用广东话对白来结合德文歌唱,为推广歌剧而牺牲一些本质上的标准,是否值得,自有争议;任何改变都要有代价,这是必然之理。

其实,这种双语(Bilingual)结合的演出,对演唱者而言,自身也需要调整适应,不然多少会影响歌唱的表现,幸好这次制作做了充分准备。但歌剧毕竟是一种讲求临场演出经验累积的艺术,这次《魔笛》制作中,唱演俱佳、能营造出鲜明形象的三位“配角”(饰演帕帕基诺的钱深铭、饰演萨拉斯特罗的周建坤和饰演夜后的冯晓枫),都具有丰富的登台经验,演与唱都颇为从容,夜后高难度的“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唱来也没有让人“提心吊胆”。

相较而言,一对“金童玉女”的男女主角(饰演王子塔米诺的陈永和饰演帕米娜的谭乐轩),就如两人的服饰设计平凡朴实,歌唱与表现也都如一对纯情、青涩的青年爱侣,构成了在这个“魔幻”故事中保持赤子之心的一对。不知是否正因为这样,歌剧《魔笛》才被认为是“童话”。

沙威克指挥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坐在高脚椅上,在某些特定情节却会站起来挥棒,或许仔细分析,个中会有些“微言大意”呢。至于乐团的表现的确较预期好,能配合紧贴整个演出过程,其中不少独特乐段,也未听出大毛病。至于弦乐声音带点粗糙,低音弦乐亦偏薄,那则非意料之外了。

《魔笛》中捕鸟人帕帕基诺(钱深铭饰)最终与深爱的帕帕基娜(梁少莹饰)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香港歌剧院提供)

猜你喜欢
魔笛歌剧院蝙蝠
魔笛老爷爷的一天
蝙蝠
莫扎特歌剧《魔笛》的课堂赏析
蝙蝠女
蝙蝠为什么倒挂着睡觉?
上帝的魔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