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

2018-12-07 06:40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事管理事业单位单位

张 曼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昆明 650216)

近几年,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冶金地质提出:“转企改制,实现资源整合,以打造以地勘单位为基础的矿业集团。”[1]这一战略规划一经提出,也受到冶金地勘单位的广泛重视和支持,但是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中涉及到的债权债务关系转移和人员工作调整及其安置等问题日渐凸显,对地勘单位有效转企改制造成不利影响。在本文中,通过对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中所涉及到的突出问题进行预判和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建议,以期为地勘单位转企改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地勘单位转企改制所面临的风险分析

地勘单位在转企改制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主体地位发生变化风险、人事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和生存发展风险。

1.主体地位变化风险。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主体地位变化风险,主要是因为地勘单位在转企改制之后,法律对其主体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允许更多的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经济成为混合型所有制经济。在形成的过程中,企业的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也致使企业中人员管理、资产管理等存在很多风险问题[2]。

2.人事管理风险。在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中,人事管理作为转企改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转企改制成功和员工在新的环境下是否稳定,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地勘单位转企改制。在转企改制中,地勘单位遇到的人事管理风险也具有多样性特点,具体体现在职工观念改变、薪酬待遇改变、人员分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这也都是地勘单位改制潜在的主要风险诱因。

3.财务管理风险。地勘单位在转企改制中出现的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因为国有资产的运行管理需要受到我国法律监督和管理,但是对我国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所涉及的规范性政策还比较少,也进一步说明了地勘单位改革制度环境较差,相应的监管体系还有待提高。在单位转企改制中,甚至一些事业单位假借改革的名义中饱私囊,也引发单位员工出现不满情绪,引发矛盾和冲突,不仅导致我国财产受到严重的损失,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3]。

4.生存发展风险。地勘单位转企改制出现的生存发展风险,主要是针对一些发展较好的经营性单位,在最初就存在垄断和固定业务,但是在转企改制之后,企业在整个经济市场中参与不足,一旦投放到市场中,发展弊端就显现出来,因此还需要给予转制企业更多的适应时间。虽然我国地勘单位在自身发展中也经历了很多次深化改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化程度还有待加强,需要提高地勘单位市场参与程度,给予地勘单位转制企业更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地勘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改制有效工作的难度也比较高,因此在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中加强组织领导十分有必要。在当前有很多的事业单位经历改制,所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需要经历的环节和缴纳的费用也很多,也彰显出改制成本过高的现状。为有效规避和防范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就需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改制方案,进而推动事业单位有效实现转企改制。

1.充分认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地勘单位在转企改制中,其工作任务比较广泛,实现转企改制的难度也比较高。同时,地勘单位实现转企改制也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改制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很高。因此,需要单位组织领导引起高度的重视,明确转企改制各个环节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效推动地勘单位稳步实现改制,也为自身发展积蓄力量。与此同时,在转企改制过程中,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促使工作人员对地勘单位转企改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解除顾虑,积极投入到实际工作中[3~4]。除此之外,地勘单位在改革期间也要重视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的优势作用,以引导单位员工克服心理障碍,减少矛盾和冲突。

2.提高改革透明度。提高地勘单位转企改制的透明程度,就需要在转企改制方案中落实群众路线,通过充分发挥群众积极主动性,激发群众自主参与到改革中,以促使分流操作正常有序开展,进而真正做到公平和公正,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改革不够透明引起的队伍不稳定现象[4]。

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是有效防范由于法律主体发生改变,从而出现主体地位变化风险问题,也是提高企业资产、人员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地勘单位进行转企改制最为主要的目标是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主体,这也就需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正常运转[4~5]。

4.建立多样化、灵活化的分配激励机制。地勘单位在实现转企改制之后,也需要建立相对多样化、灵活化的分配激励机制,以达到激发工作人员潜力和工作积极性的目的。在这项分配机制中,也需要重视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的有机结合,同时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加大政策性扶持保障力度,促进分流和自主性择业,在为企业增添活力的基础上,促使员工获得更好发展。

5.创新内部用人机制,完善收入分配改革。对地勘单位转企改制之后,企业日常经营和未来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方向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用人机制也在发生改变,这就需要企业在严格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与企业工作人员签署劳动合约,在合约中需要明确企业和员工之间各自所需尽到的义务及需要承担的责任,进而促使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现代企业岗位管理变化和过渡。所有从事企业工作的人员均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打破原事业单位干部等级制度,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潜能,营造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也推动企业发展[4~6]。

6.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想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就需要企业对清产核资操作规范,也避免一些单位趁着转企改制牟取利益。这就需要转企改制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等应真实、可靠,也需要加大对事业单位报表的审查,积极做到:(1)进行改制的单位上级管理部门对资产核资监督和指导;(2)改制中涉及到的产权界定、交易等方案的制定需要出具法律意见书,推动地勘单位转企改制流程的合法;(3)强化民主监督,主要是为了保障单位转企改制有效性,对改制过程中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均追究其法律责任[5]。

7.提高改制后市场竞争力。地勘单位在转企改制后,为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就需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1)转变经营观念,重视风险管理,事业单位转企改改制之后就需要投入到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这就需要企业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加大对经营、市场等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以保障企业稳步发展;(2)加大企业体制改革和创新,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上,借助于现代先进技术,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和发展;(3)加快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凸显出发展的重点,并找到突破路口;(4)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维持员工稳定,并积极投入到实际工作中。针对这一内容,需要企业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薪酬福利制度,努力为企业员工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竞争环境,使有才干和能力的人员在企业中都能够得到发展。除此之外,企业也需要给予员工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6]。

三、结语

在文本中,对地勘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的风险和防范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是从地勘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较常出现的风险展开,这些风险包含了主体地位变化、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发展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充分认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提高改革透明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分配激励机制等,推动改制后的地勘单位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清英.地勘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J].中国储运,2014,(7):122-123.

[2]查方勇,王志刚.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研究综述及启示[J].中国矿业,2016,(5):16-19.

[3]王仲铎,赖庆林.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与发展之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12):27-31.

[4]高天峰.地勘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1,(3):70-79.

[5]岳银亮.浅谈地勘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中职工的心理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2):52-54.

[6]张爱艾.煤田地勘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问题研究——基于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探索实践的思考[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人事管理事业单位单位
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落实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医院人事管理效率的提升建议探寻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