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下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2-07 16:19吴可书
时代经贸 2018年32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放管服科研经费

吴可书

一、公立医院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

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向政府部门申报、立项、审批以后通过各级政府部门下拨给科研项目实施单位的研究经费,一般称为纵向科研课题;另一方面是通过与同级医院或者协作单位、企业合作,签订研发合同共同完成某一科研课题所获取的研究经费,一般称为横向科研课题;再一方面是公立医院为了鼓励医院科研的发展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自主设立科研项目经费。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主要是由项目实施组、科技部门、财务部门共同管理。但是由于多数科研项目实施人员缺乏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认知,而财务人员又缺乏对科研项目管理的理念,科技部门仅仅对其职能范畴内的管控做出比较单一粗放的管理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不论在体制上还是制度上都有较大的问题。科研经费在预算的编制、经费的实际使用比较随意,突击花钱、任意变更科研经费的用途非常普遍,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管控几乎缺失。同时,科研人员为了符合外部监管要求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财务人员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的审核、支付、记录以及决算审计的压力也显著增加。尤其是科研结题时任意篡改、编造经费使用情况导致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在经费的使用的监管上也有不少冲突和矛盾。

近年来,按照科技部、财政部相关文件中要求,解放科研人员的双手,对科研经费的管控进行了新的改革和尝试,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并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一步放宽,在这种形式下,一方面给了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加大了科研人员研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了科研人员对经费合理使用的责任。

二、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与科研项目开展的预设相差甚远

由于公立医院的多数科研项目属于纵向课题,也就是说必须向主管部门或者相关政府部门申报课题,这些课题的申报有着相应制式的流程,一旦进入流程就无法变更,而科研项目的实施有许多的未确定性,为了保证项目的实施,多数申报项目经费时都尽量将课题经费“报大”,而经费的科学合理的考量相对较小;同时,由于多数公立医院科研人员的绩效与课题的数量、内容挂钩导致科研人员申报科研课题时重数量轻质量,同一类型、同一内容多方投报,导致“无依据、轻内容、重结果”的科研项目预算几乎占了公立医院不少的科研项目份额。公立医院财务人员在科研课题的预算编制中参与率几乎为零导致在经费使用的管控中从监督的角色变成了妥协的角色。由于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者多数属于非财务专业,对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无法做出判断,直接降低了预算编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统一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办法尚未建立

科研经费作为公立医院资金的一部分必须纳入医院的整体资金的管理,符合医院资金使用的各项规定,但作为科研项目经费又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使用规范。目前多数公立医院都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无统一的支出标准和依据。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比较随意,如何正确使用经费没有参照标准;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审核也无据可依,只能审核财务基本规范的内容,对经费的使用是否科学合理无法界定。

(三)全方位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

目前,多数公立医院财务核算管理系统与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无法相融共通,导致财务数据与科研管理数据互相孤立,财务管理系统侧重于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的管控和日常经费的合法合规,而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侧重于项目的申报和成果的产出。这样就使得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在不断的重复劳动的同时又达不到对于科研经费使用的中的管控的目的,造成了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结题时因为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不对相应的开支进行调整,导致决算与实际支出相脱节。

(四)科研结余资金使用不规范

多数公立医院科研人员甚至是管理人员对课题的结余资金的认识有偏差,认为课题经费的结余就属于课题负责人个人的经费,因此对这方面经费的使用更是无预算、无计划、无监管、无控制。有不少经费长期闲置,也有不少经费用于科研人员个人随意使用。

(五)内部监督机制有所缺失

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的监管多数依赖于外部第三方或者主管部门的审计,同时绝大部分审计都是在科研课题结题以后进行的,缺乏对科研经费实施前、实施中的管理,导致科研经费使用效率非常低下,执行进度非常缓慢,以至于滋生了突击花钱,任意调整经费使用用途的情况非常普遍。

三、对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控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科学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将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纳入到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中

2015年财政部、卫计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公立医院要加强预算管理。近年来,随着医改的加强,要求公立医院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科研经费作为公立医院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相应的特殊性,也应纳入到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建设中来。同时,考虑到科研经费有相应的特点,应根据公立医院自身的管理需要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让科研经费的使用者、监督者、管理者有据可依。做到科研经费的使用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评价考核的全过程的预算管理控制。

(二)建立全方位科研管理信息体系

建立全方位科研管理信息体系,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将财务管理系统内嵌至信息管理系统内,使得财务管理系统能在科研经费发生的日常做到实时控制,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科研项目实施组,做到对每一笔科研经费的来龙去脉心中有数。使得科研项目管理从申报立项、项目实施到项目验收实现全过程的经费管控。利用该信息平台能够消除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实现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同步知晓经费使用情况,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和改进。

(三)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认识,加强对经费使用合理性的培训,引入科研助理的方式,帮助科研人员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

目前某些省份已经出台了深化科技体质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明确指出科研课题组可通过聘用科研助理的方式来解决提升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管控的效率。科研助理一方面懂得科研项目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对科研经费的各项管理和制度也非常明晰,这就为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合规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四)建立全过程的科研经费内控审计监督机制

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内部审计的作用。加强对公立医院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费使用情况相应的监督和检查,尤其要加强科研项目实施事前事中的管控。内部审计部门发挥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对科研课题的中合同、委托书等进行相关论证、把关,使得审计监督贯穿整个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情况有所监督约束,提高公立医院科研经费使用的有效性、经济性。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放管服科研经费
2022年度上海市护理学会科研课题申报已启动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刍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中国教育科学网
The Irony of the Title of Great Expectations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