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12-07 01:00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2期
关键词:危重症通气住院

061000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近年来,很多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危急,身体十分虚弱不能立即进入专门的病房进行治疗而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预后进行及时的评估,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预后结果的研究过程当中,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影响预后结果的各个因素,现进行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急诊危重症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预后的结果分为死亡组(n=10)和转出组(n=70)。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9~79岁,平均(49.26±19.60)岁;其病因多为外伤、有机磷中毒、百草枯中毒、冠心病、脑梗、重症肺炎、肾病综合征、休克和意识障碍等。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基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将所有患者的姓名、性别、体重、年龄和身高等全部记录下来,对其既往的病史进行严格的询问。在进入医院的24 h之内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对患者的生化全项指标、血常规、血气分析等进行检测,将急诊的诊断说明及结果记录下来[1]。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80岁;②因某些原因而拒绝进行抢救的;③入院以后未完成各项检验而死亡的患者或入院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的患者;④在住院期间自行住院的;⑤入院24 h后因数据没有收集全面没有办法进行评分的。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如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和血糖水平等,注意其平均血糖值要以患者早晨空腹时监测到的血糖水平为准[2]。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说明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建立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危重疾病评估体系一直是危重医学领域研究所希望的,通过检测身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情况,对患者的预后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估。近年来,随着医学条件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研究和评估,意在通过对预后结果的有效控制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3]。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很多因素都会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预后结果造成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①血糖变化对患者预后结果的影响:如果患者受到了严重的感染和创伤或者患者处于休克的状态,那么其体内的物质代谢就会发生变化,易出现糖代谢紊乱等现象。受组织群的数量减少、感染率升高和病理性高血糖等影响都是其在临床上的表现,对身体的内环境稳定造成影响。身体内某些抗调节激素的升高,释放出了大量的细胞因子,加快了糖原的分解速度,对胰岛素的分泌起到了抑制的作用,最终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其抗调节因素包括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高血糖可能影响身体内体液的平衡,对患者的肝组织、脑组织和心肌造成损害,降低了患者的免疫能力。②APACHEⅡ评分对患者预后结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明显比转出组高;通过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每增加1分,就给患者增加了1.092倍的死亡风险性。根据资料显示,如果患者APACHEⅡ评分>20分,则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将会明显升高。其次,APACHEⅡ可以预测出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生存率。③患者的住院类别、体重以及机械的通气时间对预后结果都会造成影响:其中,住院类别主要分为手术患者和内科患者,手术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内科患者;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转出组患者的体重明显高于死亡组,且通过对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体重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保护,患者的体重越高,其死亡风险性越低;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转出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其死亡风险性越高。④可以选择生物学指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当患者处于感染时,血液中CRP的浓度急剧增加,其病原体表面可以被CRP进行黏附和结合,激发身体内的免疫作用,感染一旦得到控制,其CRP的浓度又会迅速下降,所以,血液中CRP的浓度与患者的死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表1 急诊危重症患者不同预后结果的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急诊危重症患者不同预后结果的各项指标比较(±s)

指标 转出组(n=70) 死亡组(n=10) χ2 P性别(男/女) 40/30 6/4 5.468 <0.05住院类型(内科/术后) 28/42 4/6 7.543 <0.05年龄(岁) 48.65±6.76 45.68±8.67 5.289 <0.05体重(kg) 65.26±9.64 56.73±8.21 6.425 <0.05机械通气时间(h) 60.85±85.34 101.64±113.52 3.132 <0.05 APACHEⅡ评分 19.54±8.13 28.60±8.53 4.156 <0.05初始血糖(Glu Adm) 9.53±2.67 10.24±5.15 5.312 <0.05平均血糖(Glu Ave) 4.62±1.69 5.68±2.64 4.364 <0.05血糖标准差(Glu SD) 1.89±0.96 2.63±1.16 5.187 <0.05血糖变异系数(Glu CV) 0.13±0.06 0.34±0.13 4.454 <0.05最高血糖值(Glu Max) 13.71±4.19 13.96±5.97 5.683 <0.05

总之,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手术、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标准差等。

猜你喜欢
危重症通气住院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