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米深水中攻坚克难的建设者

2018-12-08 21:02马爱平通讯员陈晋夏
中国科技财富 2018年11期
关键词:钢护筒龙湖深水

文/本刊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陈晋夏

9月的福建龙岩,暑热还没有褪去,高温、闷热、潮湿,整个龙湖变成了一个露天桑拿场。人们都躲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可是龙湖大桥建设工地却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位于66米深水的4#、5#主墩灌注桩成功入水,锚碇浮动工作平台的6个深水大抓力锚正在陆续起锚出水。

“真没想到,这是我们干成的事!”明年就要退休的铁道战备舟桥处职工赵期友,望着刚刚出水的庞然大物,不禁回想起去年8月份进场施工的情景。

永定龙湖景观大桥项目总投资1.12亿元,长454米、宽23米,集出行、旅游观光功能为一体,是永定到广州梅州出省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连接永定仙师与洪山之间的重要通道。

龙湖大桥属内陆湖区裸岩陡峭深水桥梁,桥位处于深V字形河谷库区,水深达66米,河床最大坡度45度。国内权威专家在龙岩开过现场会,一致认为,龙湖大桥算的上国内内河水深第一的跨湖桥梁,在如此复杂的深水中进行桥梁桩基施工,困难重重。

以“铁军”闻名的水上作业团队—铁道战备舟桥处承揽了该项目“最难啃的骨头”:主墩4号墩、5号墩水中桩基、承台施工,赵期友是项目副经理。

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水上施工浮平台的锚碇问题。“什么鬼地方,锚抛下去直打滚,工作船都快被带翻了!”“浮平台搭不起来,这活儿怎么干?”面对根本固定不住的锚碇设施,工友们开始七嘴八舌,有着多年水上锚碇施工经验的赵期友,心里也越来越没底。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项目经理徐小祥站出来给大家鼓劲。“徐经理说得对,我们就是来打硬仗的”!主动请缨来龙湖大桥项目部担任项目书记的桂小明接着说,“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办法总会找到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次研究,反复试验,他们设计出了主墩下放大抓力锚,岸边安放混凝土锚的“双保险”锚碇方案。大抓力锚自重8-12吨,锚位处水深40-60米,锚位处钢丝绳和锚链数量总计长达5000米,无法靠人工拉动。他们设计拼组了一艘抛锚船,上设2台用于盘缆及受力转换的卷扬机,1台用于牵引缆绳的卷扬机,3台用于临时停靠带缆的锚机,通过GPS定位,利用杠杆原理,让浮吊和卷扬机交替受力,机动舟顶推配合,将6个大抓力锚精准下放到位。

原施工方案岸锚的设计位置不合理,他们大胆创新,从4#墩正对面山上陡峭丛林中开辟出一条路牵引4根200多米长40毫米直径钢丝绳穿过一座山顶,拉至背山面一侧山脚,用16个15吨混凝土串锚作为主岸锚,在山顶设置导向装置,利用大吨位卷扬机对拉的方法完成缆绳牵引。山上植被茂密,挖掘机开不进去。赵期友带着几个工友披荆斩棘,硬是砍出一条长达200米进山的路。

整整5天,“天天用汗水洗衣”,锚碇系统成功布设,浮平台固定完成,第一个施工难关闯过来了。

在66米的深水中进行45度倾角打桩,好比在桌面上生立鸡蛋。只有想办法把倾角变成直角,确保定位桩底部是个平面,才能完成每根桩嵌岩6米的施工任务。作为该项目的总工程师王彬深知,定位桩施工是难以逾越的“火焰山”。

龙湖水底岩层结构错综复杂,湖底水流速度无法控制,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定位桩无法着床、钻机卡锤、锤头损坏,各种问题频频发生,但关键是要控制好定位桩(钢护筒)的垂直度。

他们在手机上下载水情软件,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水尺,随时掌握水情变化。使用限位器和导向装置控制钢护筒的垂直度。在钢护筒着床前,技术人员先对桩位处河床进行实测,当高差不明显时用振动锤振动钻孔跟进;若高差太大,就通过抛填片石进行扩孔;当抛填片石扩孔,钢护筒仍然无法跟进时,在钢护筒内部或者外悬空侧浇筑混凝土,以稳固包裹护筒根部的方法确保钻孔跟进。卡锤掉锤了,用千斤顶顶升钢护筒,使用三角锚把锤子打捞上来,无法捞上来,就需要进行爆破……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迎难而上,见招拆招。

“2个桥墩16根定位桩施工用了165天,仅4号墩6#定位桩的施工就用了51天,真是场硬仗啊”!炊事员雷兴国感慨地说。和韦康如一起提着30多份饭,送到一公里外的施工现场,是定位桩施工期间常有的事。施工现场晚上八点下班是常态。饭菜凉了热,热了凉,好容易等到人回来了,饭没吃上两口,人却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看着真让人心疼”!

库区水深近70米,每根定位桩的直径1.8米,定位桩施工完成之后,定位桩自由端长度达65米以上。原设计方案没有考虑到定位桩自由高度过高,会影响到平台的稳定性问题。他们在施工中发现了这个设计缺陷。经过论证,他们建议甲方增加一道水下连接系,来确保平台的稳定性。

在60多米深的水中进行潜水作业,会给潜水员带来致命的安全风险。为保证潜水员水下安全作业,他们将连接系在水面上预拼好,通过钢丝绳控定位桩焊接挂点,用浮吊将连接系下放至设计位置,再由潜水员下水将螺栓施拧到位,既安全又高效,深得甲方赞许。

钻孔平台整体提升,是对铁道战备舟桥处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再一次考验。平台面积300多平方米,总重量240吨,平台上面的八三墩拼装架高达21米,按照施工要求,需要将平台整体向上提升18米。

通过反复计算,他们发现,原设计方案安全系数小,施工风险高。经过三天三夜的不眠不休,他们用翔实的数据和缜密的计算说服了甲方,同意将4台100吨千斤顶全部更换为200吨千斤顶,每台千斤顶用来提升的钢绞线由8根增加到14根。

2018年5月29日上午8时,5号墩钻孔平台整体提升施工正式开始。经过6个小时的精心操作,当重达240吨的平台,安全平稳提高到设计标高时,施工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科学、严谨、高效、安全的大吨位提升施工“壮举”,赢得了甲方葛洲坝集团的高度赞誉!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9月6日,该工程最深主墩灌注桩成功入水。这帮在水深66米内湖攻坚克难的建设者,用奋斗的双手创造了内陆深水基础桥梁施工的奇迹。

如今,舟桥人充满了喜悦和自豪,看着繁忙的施工现场,他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川流不息奔向广东经济前沿的车流,看到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观光的游客……

猜你喜欢
钢护筒龙湖深水
龙湖的细水长流:产品主义者的29年
桥梁桩基施工中永久钢护筒施工技术
龙湖金地双剑合璧 打造城市中心“立体都荟”创新IP
围堰封底混凝土与钢护筒界面粘结应力分布
援孟八桥深水钢吊箱围堰设计
深水爆炸载荷及对潜艇结构毁伤研究进展
邂逅异龙湖 恋上山光水影
龙湖·首开湖西星辰美学馆
识人需要“涉深水”
海洋环境钢护筒的应用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