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刊

2018-12-10 19:05
中欧商业评论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初创巨头大众

新科技巨头为何没出现在欧洲

诺基亚和爱立信如日中天的时代早已过去。今天的欧洲,找不出一家可以勉强与苹果公司、亚马逊、Alphabet,以及阿里巴巴相提并论的品牌。根源之一在于,许多初创公司的眼界不高,它们的想法不过是模仿成功的公司,成为地区市场的领先者,或者是作为竞争者惹出足够的“麻烦”,促使在位企业把它们买下来。其次,尽管在货币已经统一的欧元区内,科技公司们也不能顺利跨过文化和法律方面残存的障碍。与硅谷相比,在欧洲做同样的事需要更多的人手,因为这里涉及不同的语言和支付方式。缺少风险投资和面临变现压力也是大问题。年收入超过79億欧元的缤客(booking.com)创办于阿姆斯特丹,当年因业务增长急需资金而卖给美国的Priceline.com。芬兰手游公司Supercell是全世界人均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由于变现压力两次倒手,如今因这家公司不断飙升的价值而获益的是远在中国的腾讯。然而,当前中国巨头尚未开发出适应欧洲市场的服务,而美国硅谷则陷入一系列丑闻中,这也许是欧洲的机会。

IPO减少,社会不平等加剧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热潮期间,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一度高达8 884家。而到今天,上市公司数量不到一半,并呈现继续减少的趋势。纳斯达克CEO担忧一旦该趋势继续下去,会影响美国的就业机会与经济增长,同时普通投资者通过股市获益的机会大大减少,进而加剧收入不平等。越来越多的初创公司拿的是私人投资者的钱,把普通大众完全排除在外。如果最成功的商业故事不能为普通大众共有,只有最富有的群体能获得增益,那么社会不平等将更加严重。普通投资者想进入知名风投基金也颇为困难,除非你非常富有,或者人脉广泛。IPO仍是企业获取现金流最有效的方法,但上市耗费颇高,还需受到各种监管。对初创公司而言,维持私有化有一百种理由,甚至越来越有诱惑力。

猜你喜欢
初创巨头大众
药业巨头毁于谎言
“初创”杯喜剧大赛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初创企业的估值与融资问题
京沪初创企业领跑亚洲
机会绝不仅仅属于巨头
入初创企业,随行业趋势
小黄人“三巨头”档案 Ad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