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国防动员智能化趋势与我“智慧动员”建设的思考

2018-12-15 11:29韩志明吴若嵩
国防 2018年5期
关键词:动员国防信息系统

韩志明 吴若嵩

内容提要:随着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互联网+”战略行动全面实施,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深入推进,国防动员也进入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快车道。适应国防动员智能化趋势,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建设成果,加强“智慧动员”建设,可有力推动我国国防动员体系的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随着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互联网+”战略行动全面实施,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已全面进入以“大智移云”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充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国防动员智能化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建设成果,大力加强“智慧动员”建设研究,成为贯彻落实“完善国防动员体系”重要指示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

一、国外国防动员智能化趋势

加强“智慧动员”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其国防动员效能,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充分发挥政府在“智慧动员”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美国政府认为,依托网络实施动员行动是一柄双刃剑,鉴于互联网技术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公共性,因此只有依赖政府主导下的国家公共信息系统,实现对信息网络最终的控制权,才能更好地利用好信息网络这一平台工具,更有效地为实施动员服务①参见张菊:《国外网络动员概况及主要治理举措探析》,载《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4(12):101。。2001年10月,美国国防部发布《国防科学委员会专题组关于管控信息分发的报告》,对有效运用公共外交、公共事务和国际军事信息等手段,动员公众以扭转某个短期危机,提出了明确要求。2004年9月,美国国防部发布《国防科学委员会专题组关于战略传播的报告》,指出要利用网络传播动员民众支持主要政策计划,并在冲突前、冲突中和冲突后保持其立场。受美国的影响,在“智慧动员”中,世界发达国家均高度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通过制定与现代技术要求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安全策略、领域或行业标准、监督执法等一系列措施加以巩固。日本通过了《网络安全基本法》《禁止非法读取信息法》《电子契约法》;法国制定了《新闻自由法》;德国颁布了《多媒体法》,发挥了政府主管公共资源、整体筹划组织、科学调度协调、优化配置资源优势。

动员指挥信息系统向动员对象延伸。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动员指挥信息系统已成为动员指挥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动员效率的重要基础。尽可能将动员指挥信息系统向动员对象延伸,特别是向民用船舶、民航飞机等军民通用设施延伸,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例如,美军利用其“联合资产可视系统”和“在运资产可视系统”,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了高度集成的民航运力动员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捕捉源数据,跟踪整个民航运力动员系统中各种运力、人员的数量、位置和单位,准确显示其实时数据等功能,并能结合潜力与需求,自动生成情况处置预案,优化运输路线,确保了战时民用运力动员的快速、高效①参见王跃波,彭曾平:《美国民航运力动员的特点及启示》,载《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5(1)。。又如,美国为其战略海运船只都安装了在线密码系统、军用通信卫星系统、高频无线电和单边带语音系统,并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商用海事卫星中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技术改造,着力提高其抗干扰和防摧毁能力②参见李灵,李洪伟,张龙:《借助国外民船动员经验加强我国民船动员建设》,载《交通战备》,2012(4)。。

注重动员大数据建设。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动员数据的建设,并通过建立专、通用数据库的方式,予以大力推进。在战略层面上,国防动员数据建设受美国国家战略影响,地位日益重要。2012年3月,奥巴马总统宣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开发倡议”(Big Date Research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将大数据研发作为国家战略予以推进,涉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美国能源部(DOE)、美国国防部(DOD)、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6个部门,旨在推进从大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中获取知识和洞见的能力,实现在科学发现、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研究、教育和国防安全领域利用大数据能力的突破③参见曹磊:《奥巴马政府发布“大数据研发倡议”》,上海行业情报服务网,2012-04-06。。美国“大数据研究与开发倡议”所涉及的6个部门中,美国能源部、美国国防部均在美国国防动员中处于重要地位④参见董鸿宾:《美国军事基本情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其对大数据研究的日益重视和务实推动,势必提升国防动员数据建设的地位作用。在基础建设上,美国国防部作为国防动员的指导、指示者,危机或战争情况下动员活动的管理者⑤参见董鸿宾:《美国军事基本情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于2010年发布了数据中心整合计划,旨在节约资源,优化国防部计算中心,并建立标准化核心数据中心,以支持信息系统局及海、陆、空各军种的关键应用服务⑥参见王珩,王海宁等:《大数据技术在指挥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载《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5(4)。(含动员,美各军种部是各军种动员的实施机构⑦参见董鸿宾:《美国军事基本情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

二、我国“智慧动员”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的“智慧动员”建设引起各级高度重视,不少地区已经开始边实践边探索。比如,浙江省从2016年开始建设的“智慧国防”项目,上海2017年启动建设的“数字国动”工程,天津建设的“国防动员综合指挥信息系统”,虽然名称各有不同,其本质都属于“智慧动员”建设范畴。从国内已展开的国防动员智能化建设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烟囱林立”的现象突出。军队和地方各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大多采用单机运行或独立组网模式,相互隔离,自成体系,很难融合。究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在制度规定上,军队的保密规定要求军网与地方网络要进行物理隔离,且军队自身多个网络系统都相互独立,造成军地系统不能融合。二是在技术体系上,各类系统在建设初期缺乏统一规范的底层设计,接口、协议、架构等设计上都千差万别,造成各类系统不好融合。三是在行业壁垒上,信息系统大都包含各单位内部敏感信息,或多或少涉及核心利益,融合后没有直接效益,造成行业部门不愿融合。

顶层设计不够科学。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难以满足国防动员指挥决策、精准调控的需要。虽然有的系统也包含潜力分析、辅助决策、方案生成等智能化模块,但在实际使用中,又与日常应用和任务需求脱节。比如,上级要求上报潜力数据不能从系统自动生成,还需重新统计;日常业务不能替代原有信息系统,无法常态应用;系统生成的方案与指挥员决策水平差距较大,参考价值有限;等等,造成“日常功能不实用、智慧功能不好用、实际任务不能用”的局面。

缺乏先进信息技术嵌入。所谓“智慧动员”系统,首先,应尽量减少人的参与,大量程序化、重复性的繁琐操作应实现自动化;其次,应接近、赶上甚至部分领域超过人脑的信息处理和思维判断能力,快速处理海量信息,提出最优方案。然而,当前的技术应用,还停留在系统的初步集成、数据表格的简单汇总、方案预案的格式化生成等初级阶段,普遍缺乏对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比如,在潜力数据采集上,仍需人工采集、手动录入,采集时间长、效率低、易错漏,与当前的物联网自动感知、大数据深度分析、云计算快速处理等主流信息技术差距较大,已远远落后于世界信息技术水平。

三、加强“智慧动员”建设的对策措施

加强“智慧动员”建设,是军民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职责。应紧紧围绕新时代军事斗争国防动员准备需求,把“智慧动员”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体化推进、一体化建设,确保系统建设落地见效。

(一)强化政府主导

“智慧动员”建设,具有涉及对象多、辐射范围广、高新技术应用多、安全保密要求高、与“智慧城市”相关内容耦合深等特点,其建设管理具有典型的行政管理与具体建设内容管理相结合的特征。为确保这一工作的有序推进,应运用“矩阵式管理”,结合当前重大工程纳入监察范畴的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组建“智慧动员”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军区(警备区)首长担任,成员由省(直辖市)国防动员委员会各专业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各地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相关责任人组成,主要负责研究制定系统建设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重大政策建议,推动与“智慧城市”建设内容的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

组建“智慧动员”建设专家委员会,组长及组员以本地相关行业专家为主,在全国范围内聘任,主要负责系统建设的规划计划方案论证、建设评审、检查验收、技术指导等工作。

组建各建设内容的领导小组,组长由各建设内容主责单位领导担任,成员由建设内容涉及单位的负责人及行业专家组成,负责具体建设内容的优质高效推进。

此外,依托“智慧动员”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所在单位,组建系统建设监察小组,自觉将系统建设的全内容全过程置于党和政府的监察之下,确保系统建设合规合纪合法。

(二)加强顶层筹划

加强“智慧动员”建设顶层筹划,应重点从政策、机制、方案等方面下功夫。

动员系统应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有利于解决“智慧动员”建设全局性、基础性问题的政策建议,推动扫清系统建设发展的政策性障碍。比如,建议“智慧动员”与“智慧应急”“智慧交通”等与动员密切相关的“智慧建设”对接,建议从地方相关行政机构和相关动员单位获取动员潜力数据常态化,等等。

应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为确保“智慧动员”与其他“智慧系统”协调发展,可建立协调联络、方案对接、风险管控、奖惩激励机制。

应制定科学先进的“智慧动员”建设方案。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为指南,以军队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规定为依据,以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为重要参考,加快制定“智慧动员”建设方案,明确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体系结构、功能体系、技术路线、建设标准、建设步骤等系统建设发展的全局性、基本性问题,为整个系统的建设发展推进提供总体蓝图和基本框架。

(三)统筹资源力量

大力推进“智慧动员”建设,涉及地方党委、政府和国防动员系统、地方企事业单位等多方主体,需要组织信息领域军地各方面资源力量,实施协同攻关。

应整合网络资源。针对国防动员基础网络相对落后,系统对动员对象覆盖不足的问题,依托军民共用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各类“应用端”资源,遵循统一的顶层架构和技术体制,构建有效联通各动员成员单位、安全高效的基础网络。

应整合人力资源。要编实配强“四支队伍”,即精干高效的协调管理队伍、权威多层的咨询专家队伍、开拓创新的技术研发队伍、素质过硬的值勤维护队伍,把军地国防动员组织指挥专业人才和地方信息技术人才集聚起来、发挥作用、推动建设。

应整合技术资源。发挥网信领域、动员领域、军地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科技创新优势,推动创建“智慧动员”科研创新平台,加大对相关科研项目投入支持力度,加快“智慧动员”建设领域高新技术军民双向交流转化,引领“智慧动员”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猜你喜欢
动员国防信息系统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2022年信息系统与运营管理专栏征稿
国防小课堂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基于并行构件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蓝羽石:沉浸在军事指挥信息系统里的创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