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人民军队的历史担当
——以马克思主义军队观审视人民军队建设发展

2018-12-15 11:29赵韦博
国防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民军队恩格斯军队

赵韦博

内容提要:无产阶级军队是一种全新的革命军队,这支军队在推翻剥削阶级反动统治、捍卫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军事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预言,无产阶级军队终将走向强大、迈向世界一流的历史必然。站在今天所能达到的高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并没有脱离他们所揭示的无产阶级军队发展的这一科学规律。新时代,人民军队正在这一科学真理指引下,不断实现创新超越、迈向世界一流。

无产阶级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在那些成功的摧枯拉朽的革命发动和胜利决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伴随着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如雨后春笋般的相继建立,无产阶级军队迅速跃升为世界上重要的新型军事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东方中国的巍然屹立,愈发为世界所瞩目。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宏大目标,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军队观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充分反映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必将指引人民军队建设在新时代实现历史性的关键一跃,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人民军队走向世界一流是无产阶级军队发展势不可挡的历史必然

无产阶级军队的出现,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这一先进制度愈发转化为强大的组织力量和经济力量,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优势和经济技术优势日益凸显,无产阶级军队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稳步向世界一流迈进。

(一)无产阶级军队,将在区别于一切旧社会的新的社会物质基础上和政治条件下,创造出更加先进的军事组织和作战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善于运用唯物史观洞悉军队发展的历史和未来,他们曾通过对历史上军队演变状况的考察,得出结论:军队组织结构的发展完善,首先同社会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其次还同社会阶级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解放,必将带来无产阶级自身在军事上的特殊表现,一支全新、独特的无产阶级军队将应运而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考察了历史上和他们同时代一切非无产阶级军队,进而预言无产阶级军队超越以往任何剥削阶级军队的必然。恩格斯在1851年撰写了一篇题为《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条件与前景》的文章,着重探讨,如果欧洲新一轮革命1852年在法国取得胜利,并遭到欧洲其他国家反动势力的联合干预,那么新生国家的无产阶级军队将运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来赢得这场战争。鉴于19世纪中叶前,还未出现过无产阶级的武装力量同敌对阶级军队进行较量的先例,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革命军队对付欧洲历次反法同盟的战争实践,便成为可资借鉴的极好材料。通过深刻剖析拿破仑作战体系及其作战方法,他指出,正因为近代欧洲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全新的社会物质基础上和政治条件下,近代资产阶级军队才得以战胜封建君主军队,并达到了欧洲近代史上军事艺术成就的巅峰。他们进而预言,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同样也将有它自己的独特表现。未来无产阶级在获得革命胜利后,将实现政治制度的革命性变革,并大力发展生产力。无产阶级军队必将拥有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军队所拥有的都要雄厚得多的物质基础和政治优势,必将创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组织和作战方法。

(二)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从建军初始就独具政治优势并在物质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中发展壮大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军队是忠实执行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并受其绝对领导的人民武装。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正是无产阶级军队天生独具的政治优势,也是最根本的力量源泉。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实现救国、兴国、强国的奋斗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农民成分占绝大多数的革命武装力量改造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且始终致力于不断改善其物质技术条件,使得这支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人民军队建立之初,自身建设面临的两个最大问题,一是人员成分复杂,思想较为混乱。二是物质条件匮乏,技术水平落后。提高政治精神,以弥补物质技术基础之不足,成为人民军队反客为主、制胜强敌的主要方法。为将这支军队改造为一支忠实执行党的政治纲领,并受其绝对领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军队,“党指挥枪”这一建军根本原则被提出并牢固、永久地坚持下来。通过在军队中建立坚强的党组织和实行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完全实现了党对军队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成为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与此同时,提高人民军队物质技术基础特别是改善武器装备也没有放松。中国革命战争后期,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已有较大提高,拥有了自己的坦克、火炮、工兵、运输等专业技术兵种和相应武器装备。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和平建设的全面展开,人民军队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改善,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级阶段,特别是随着“两弹一星”等高精尖技术的横空出世,人民军队不仅仅是一支革命化的人民军队,更是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强劲发力,正赋予人民军队实现弯道超车、建成世界一流的全新契机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将是一次革命性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历史上任何剥削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一优越性将非常突出地表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武装保卫社会主义成果的过程中。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正是以此为前提,强军兴军不断开创新局面,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政治经济制度的革命性变革必将引起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相比而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正日益体现,也有力推动军事实力的增长。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国防实力也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突出表现在,军事装备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东风系列导弹、歼-20、运-20等一批先进武器装备相继列装部队,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加快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打破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调整组建5大战区、5大军兵种、军委机关15个职能部门,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政治生态和精神风貌实现革命性重塑,紧紧扭住忠诚于党、听党指挥强基固本,围绕传承红色血脉正风肃纪、厉行法治,全面彻底肃清“郭徐”流毒影响,思想政治根基更加牢固,人民军队正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强军兴军新征程。

人民军队始终沿着无产阶级军队不断自我完善的发展路径走向世界一流

无产阶级军队的诞生,标志着军事组织形态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但这一军事组织形态并非从其诞生之日就最具先进性,而是必然以其特有发展路径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终将通过连续不断地接续奋斗,形成最为先进的军事体系和军事科学,进而达到军事艺术发展的最高巅峰,居于世界一流的领先地位。

(一)无产阶级真正先进的军事体系和军事科学的诞生需要时间和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坚信,无产阶级将在自身获得解放后创造出自己特殊的军事体系,以及反映这一体系的军事科学。但他们又冷静地指出,这一真正先进的军事体系和军事科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诞生还需要时间和条件。唯有建立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和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的新型社会关系,才能使无产阶级军队提升到这样一个全新水平。

在无产阶级革命初期,无产阶级军事体系及其军事科学的建立尚缺乏基本的前提条件。首先,无产阶级革命所赖以发生的客观物质条件,只能是资本主义所能达到的社会生产力状况,而这种社会生产力状况,距离无产阶级军事体系及其军事科学所要求的生产力状况,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次,无产阶级军队成立之初的兵源大部分只能来自城市下层分子和农民,工人阶级只能占小部分。因此,军队兵员的整体素质距离无产阶级军事体系及其军事科学所要求的兵员整体素质,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缩短和消除在物质条件和兵员素质上存在的这种距离,他们认为还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因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口整体素质不是短期内能够奏效的。也正因为如此,这时无产阶级不得不仍袭用传统的一套作战方法来作战,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革命将被迫采用在我们时代一般作战所采用的那些手段和方法来进行战争”①《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一卷,187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事实也正是这样。恩格斯在具体分析1852年法国无产阶级的作战行动时指出,法国无产阶级在这时所采用的作战方法,不可能同欧洲反革命同盟军队所采用的战略战术有很大的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单单取得政权,并不意味着无产阶级已经建立起新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需要有时间去大力发展生产力,真正先进作战方法的诞生还需要时间和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准备用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无产阶级,应该从学习和掌握资产阶级现代军事手段和军事学术开始,“以现代的军事手段和现代的军事学术来与现代的军事手段和现代的军事学术作战”②《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一卷,188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这是无产阶级军队赶超和战胜资产阶级军队必将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

(二)人民军队始终注重革命化,逐步实现现代化和正规化,努力实现由建军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跃升

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的俄国和中国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战争所创造的无产阶级军队及其军事思想,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及党的军事指导理论,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军事力量体系和军事科学,在世界军事实践和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高度重视革命化建设,但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现代化、正规化水平都很低,整体建设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面临的内外环境、承担的使命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取得成功,我国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继而国家和平经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正是以此为背景和基础,为彻底改变我军较为落后的建设水平,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毛泽东适时领导制定了“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的总方针,我军大力加强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把现代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军队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以步兵为主体的单一陆军发展成为一支包括陆、海、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初步具备了在现代条件下进行诸军兵种合同作战的能力,军队建设实现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迈进。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出发,着眼我军现状,提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战略性转变,我军三化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深刻洞察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趋势,着眼解决“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推动我军进入跨越式、复合式发展轨道。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要求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全面建设,推动我军迈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正是在党领导下的一以贯之的努力奋斗中,人民军队不断转型升级,日益接近世界一流。

(三)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相一致,按照新的“三步走”战略安排开辟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马克思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中,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在21世纪头半叶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新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领先于世。这就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对建设什么样的军事力量、如何建设军事力量进行全新认识和思考,开辟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完成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大目标下运筹谋划,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意味着将原来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目标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体现了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强军的战略要求,彰显了我们党加快强军步伐的决心气魄;强调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就是要以先进军事理论引领军事实践,以先进组织形态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以高素质人才方阵托举强军事业,以先进武器装备体系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明确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实现路径。这一全新战略擘画,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善于谋划发展的优势长处,化为国防和军队发展的长远规划和不竭动力,更为人民军队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立起了行动纲领,开辟了一条加速发展、赶超一流的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猜你喜欢
人民军队恩格斯军队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曾希圣与人民军队情报工作
“八一”:中国人民军队的光辉标志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雏鹰从这里起飞——记人民军队第一所航校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