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人间天堂》的译本对比研究

2018-12-15 19:09刘梦璐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间天堂接受美学对比研究

刘梦璐

摘要:《人间天堂》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艾莫里的成长经历,反映出美国青年一代对“美国梦”的狂热追求,被誉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本文将以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试从不同层面对《人间天堂》的两个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个角度探讨作为接受主体的译文读者对文学翻译操作过程的影响,以期能从中学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翻译技巧,为今后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人间天堂》;接受美学;对比研究

一.引言

《人间天堂》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杰作。菲茨杰拉德以生动的笔触记载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气息,它深刻地揭示了一战期间美国青年人的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被誉为“迷惘的一代”小说的开山之作。菲茨杰拉德在书中糅合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如书信,诗歌,戏剧,旁白等。如何在翻译中再现原作者的巧言妙语和细致入微的刻画,是值得译者思考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受认可程度较高的两个汉译本分别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姚乃强先生译本和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吴建国先生译本。作者拟选取两译本中的第五章进行对比分析,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从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个角度探讨作为接受主体的译文读者对文学翻译操作过程的影响。

二.接受美学理论的概述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伊塞尔。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以读者为中心,要以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情况为基础,是对传统的“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一种批判和颠覆。接受美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以读者为中心。读者是接受美学思想中的一个关键,无論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翻译,作者及译者都应以读者为中心,只有读者理解,文本才会显得有价值(Wang,2016)。第二,文本的召唤性结构。接受美学思想认为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很多描述性语言,这些语言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及空缺,读者在阅读时会赋予这种不确定性更加明确的含义使得作品中的空缺得到填补。无论多么严密的作品其中都会存在空缺,而消除它只有通过读者的体会来完成。第三,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一般由两极组合而成,一边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文本,一边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作品的具体化过程,只有这两者之间做到了完美的结合才能使得整个作品显得更有价值,文本意义的产生只有靠读者阅读的具体化才能实现。

三.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人间天堂》第五章译文对比分析为例

3.1译者对读者思维方式的关照

Example(1):Amory said to himself that there were essentially two sorts of people who through natural clarity or disillusion left the enclosure and sought the labyrinth.There were men like Wells and Plato,who had,half unconsciously,a strange,hidden orthodoxy,who would accept for themselves only what could be accepted for all men—incurable romanticists who never,for all their efforts,could enter the labyrinth as stark souls;

姚译:艾莫里自言自语:本质上有两种人通过自然的澄清或者幻灭离开围场,进入迷宫。有一类人像威尔斯和柏拉图一样不知不觉怀有一种奇怪的、藏而不露的正统观念,他们只接受大家都接受的东西,而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分子,尽管他们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绝不可能作为赤裸裸的灵魂进入迷宫。

吴译:艾默里暗自寻思,这世上由于天生头脑清晰或者由于幡然醒悟的缘故而逃出狭小的围场,走进这个巨大迷宫的人,究其本质而言,不外乎有两种类型。一种人像威尔斯和柏拉图,他们几乎是无意识地拥有一套莫名其妙、深藏不露的正统观念,他们自己也只接受人人都有可能接受的事物——他们是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虽然竭尽全力,却依然无法以赤裸裸的灵魂进入这个迷宫。

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擅长抽象思维,而西方人的文字是规约性的,擅长逻辑思维。两种思维方式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形态和取向,汉语重视语言的形象、对称美和语言的逻辑美(Cai and Wang,2014)。比较两个译文,姚译偏重于直译、硬译,且没有在译文中体现出句子的前后逻辑关系,比如“有两种人通过自然的澄清或者幻灭离开围场,进入迷宫。”作为读者,只读译文,很难理解原作者想要传达出的原意是什么;而吴版译文则使用了“由于…而…”这类连接词,使读者清楚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了句意。并且,吴版译文使用四字格结构,如“莫名其妙、深藏不露、竭尽全力”等符合中国传统行文对格式和韵律的要求,读起来朗朗上口,较为通顺。吴版译文更符合接受美学中以读者为主体的思想,译者考虑到读者思维方式进行翻译,才能更好的使译本产生价值。

3.2译者对读者语言习惯的关照

Example(2):Another dawn flung itself across the river,a belated taxi hurried along the street,its lamps still shining like burning eyes in a face white from a night's carouse.A melancholy siren sounded far down the river.

姚译:河的对面迎来了又一个拂晓;一辆姗姗来迟的出租车沿着街道匆匆驶去,亮着的车灯像一个人在狂饮后苍白的脸孔上的两只火辣辣的眼睛。一声凄楚的喇叭声在河的远方响起。

吴译:又一片晨曦徘徊在河面上;一辆迟归的出租车沿着大街匆匆驶去,车灯依然闪亮,如同喝了一宿的酒之后镶嵌在煞白的脸上两只通红的眼睛。远处的河面上传来了一阵忧郁的汽笛声。

英语词义往往十分丰富,一词多义非常普遍,而汉语词义往往固定,但是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也有很多。姚版将“burning eyes”译为“火辣辣的眼睛”显然不符合中文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十分突兀,而吴版译为“通红的眼睛”,这种说法在中文中经常使用,因此在选择词义方面,吴版译文从中国读者的角度出发,使译文更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因此也更易为读者接受和欣赏。

3.3译者对读者审美情感的关照

Example(3):He's done!Life's got him!He's no help!He's a spiritually married man.”

姚译:他完了。生活抓住了他!他没救了!他在精神上的是一个已婚男人。”

吴译:他注定是要完蛋的!生活已经缠住了他!他已经彻底没救了!他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精神上的已婚男人。”

吴版译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译了“注定、彻底没救、彻头彻尾的”这些字眼,增译的恰到好处,相比于姚版译文,语气变得更为强烈,十分恰当的凸显出“作为一个精神上已婚男人的绝望与恐慌”感,使读者能够直观的体会那种恐慌,译者以读者的情感体验为先,将对读者审美情感的关照加入译文之中,体现了接受文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

四.结论

接受美学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思想,这种思想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应用可以使翻译内容更加契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实现文本的有效传递。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对《人间天堂》两个权威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个层面,探讨了作为接受主体的译文读者对文学翻译操作过程的影响。从中作者得出以下结论,姚乃强先生的译本偏重直译,忠实于原文的同时却没有将读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忽视了读者对于翻译的重要作用。而吴建国先生的譯本较多使用了增译,意译法来进行翻译,其中四字格的使用是一大亮点和特色,在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个层面都基本做到了达意传神,体现出其在翻译时不仅于忠实原文,更将读者的感受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使译文真正具备文本价值。通过对两个译本进行分析比较,作者认为在进行文学翻译实践时,应把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在忠于原文的同时,使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如此得出的译文才更加具有实用价值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包风兰(Bao Fenglan).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D].西北民族大学,2006.

[2]蔡瑛,王晓云(Cai Ying,Wang Xiaoyun).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谈文学翻译[J].科技信息.2014年第12期,78-80.

[3]王亚平(Wang Yaping).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作品研究[J].语文建设.2016年第8期,89-90.

[4]吴建国(Wu Jianguo).传统价值体系与现代伦理话语的悖论[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第1期,206-219.

猜你喜欢
人间天堂接受美学对比研究
人间天堂
西湖——镶嵌在“人间天堂”的明珠
斯洛文尼亚:上帝宠爱的中欧人间天堂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