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的培养

2018-12-15 19:09王玉玲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航模劳动活动

王玉玲

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方法创新,尽量让学生自学。

自学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所谓自学就是学生独立自主地、能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创新的基础,而自主性、能动性则是创新的特质和动力。如:在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水果拼盘》一课时,我提前让学生在家把不同的水果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然后课上分组讨论:你想利用这些形状的水果设计什么样的图形?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掌握了制作的方法,拼出了形状各异的拼盘。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与自学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了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2.思维创新,尽量让学生提问。

我们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作为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环境。如果学生能主动大胆地提出一个有价值地问题,那么他就具有了一定地创新能力。在制作《风向标》时,学生就说风向标的头可不可以用小燕子来代替,我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只是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最后他们成功了,学生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所以凡是学生能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要轻易否认,对于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的问题,也不要急于纠正,应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谈们在思维和操作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3.能力创新,尽量让学生动手。

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劳动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的机会,让他们从模仿开始,逐步过度到独立地完成某项活动。真正做到“学生动手,教师参谋”。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既学到某项劳动技能,又培养了兴趣,同时发展了观察、思维、想象和创新的能力。如:在学习《制作沙包》一课时,我只用简短的语言讲解了沙包的制作过程,没有告诉他们缝制的针法,然后让学生分组尝试缝制,给他们充裕的时间操作、想象,最后让学生归纳什么样的针法才能让沙包更结实耐用。在这种教学设计下,学生不仅在课上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把劳动技术教育与学校特色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航模精神引领科技特色教育。建立航模教育的校本课程,在航模活动的实践中,不仅带来智能上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的理想。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建立起科学的、求实的思想方法;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必须善于群体相处,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建立起集體主义观念。在小小的航模兴趣小组活动中,会逐步学会正确的观察和分析,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萌发出高尚的、理性的、为人民服务、为科学献身的远大理想和事业心。

2.小小发明启迪学生智慧心灵。"少年强则中国强",自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我校就把科技素质教育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我们秉承“做中学,玩中学,错中学”的教育理念。结合多种科教器材,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采取探究式教学。使孩子全方位的认识未知的世界,增强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兴趣,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升孩子运用科学规律的技能,使孩子们掌握探究科学的方法,养成孩子们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更早帮助孩子确立将来的人生目标,增强孩子的科学素养。

3.电子积木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电子积木,不断扩大知识视野,提高生活实践能力。在搭拼活动中学生不断创新,开发许多新电路,师生共同研发了两款电子产品《多功能测导仪》和《脉冲地震报警器》,作品设计新颖别致,构思巧妙,制作简单,使用安全,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与技术,看到了制作中的科学美与艺术美,更加喜欢科学了。

三、把劳动技术教育与学校德育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以劳增智,在融合中探究方法学校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和综合实践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年级的认知特点,在组织活动时注重学科间的协调配合,使学科知识在活动中得以延伸、综合、重组、提升。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事后要依据各学科获得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完成课内课外相互融合、延伸的过程。如在科学课中讲到植物,那就到我们的劳动实践基地去观察;在参加过公益活动“清理公交站牌”后,在作文中要有所感悟;在数学课中学到关于面积的知识,就到学校花坛中去寻找不规则图形,划一划,算一算。把孩子熟悉的资源引入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以劳树德,在体验中磨练意志。对于孩子来说,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可以使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及劳动成果,在劳动中不怕苦累,并能创造性的发挥和提升自信心以及综合能力。学会互助、友爱、协作等人性精神。我校的劳动实践基地通过让孩子们春耕、夏耘、秋收、日常除草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奉献,懂得了“润物无声春有功”的道理,实现了德育的无痕教育。

3.以劳益美,在收获中感悟生活美,自古以来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劳动。我校的劳动实践基地也是我校美术写生的最佳场所,孩子们在这里拥有了鲜活的创作原型。春天,精心雕刻破土而出的时刻;夏天,用花瓣粘成绚丽多彩的世界;秋天,收获的果实完成一件件憨态可掬的艺术造型。我们的“行在路上”课程,也旨在让学生在行进中感悟、寻找生活的美,在金色季节,孩子们和家长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捕获美景,用心灵感悟生活。

总而言之,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创造生活情景、营造学习气氛、引导学生观察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精神。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航模劳动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热爱劳动
飞走的航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