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客户集中度与信息透明度

2018-12-17 09:07包晓岚张振宇杨萍
会计之友 2018年19期

包晓岚 张振宇 杨萍

【摘 要】 文章以2007—201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考察了客户集中度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与客户集中度显著负相关,大客户与企业间的私有信息交流降低了企业公开披露信息的动机。但是,市场化程度提高能够抑制两者的负相关关系,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上市公司与客户之间更多依赖私有信息进行交流,降低了对公开信息的需求。文章从客户关系的视角出发,拓展了信息透明度、信息质量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为监管者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认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客户集中度; 信息透明度; 市场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 F27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19-0028-06

一、前言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资源有效配置、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增强信息透明度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 1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晚,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上市公司的自愿性披露水平较差,信息透明度普遍较低[ 2 ],信息披露违规、财务舞弊等案件时有发生,股市中内幕交易和投机交易盛行。可以说,信息不透明是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客户可以从公开和私人两个渠道获取企业信息。研究表明,客户与企业间通过关系网络获取私有信息可以减少客户对公开信息的需求[ 3-4 ]。随着客户集中度上升,一方面,大客户与公司有更为密集的业务来往,能够获得更多私有信息;另一方面,集中的客户能够降低企业与客户间信息沟通的成本[ 5 ]。因此,客户集中度的变化会影响客户对公开信息的需求,进而影响信息透明度,而目前,学术界对客户和信息透明度的研究较少。实践中,市场上企业的交易方式还受到环境的制约,市场环境的不完善给企业造成了高昂的交易成本,也迫使企业更多地依赖关系型交易[ 6 ]。我国尚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不同地区市场化进程有较大差异[ 7 ],导致客户集中度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市场化进程的视角出发,检验客户关系和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关系,论证了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微观层面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企业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二,现有文献主要侧重于研究企业内部治理結构和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影响,本文选择了客户这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探讨,拓展了对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客户集中度与信息透明度

企业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财务信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既包括股东、债权人等财务利益相关者,也包括企业的客户等非财务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债权人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判断自己的投资策略是否适当,债务能否按时收回;客户则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策略,以判断是否与企业继续合作。不同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信息关注的侧重点存在异质性,但是,在现行会计准则要求中,企业只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制定一套财务报告,满足不同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企业在披露会计信息时,既要考虑目前学术界探讨较多的资本市场上的股东、债权人等,也必须考虑被学术界忽略的商品流通市场上的客户。那么,客户集中度会如何影响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呢?

现有研究表明,客户集中度提高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供应商和大客户的存在有利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促进企业间的联合投资及战略合作,提高存货管理效率[ 8 ],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进而改善盈利水平[ 9 ],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实现价值最大化[ 10 ]。另一方面,大供应商和大客户的存在也暗含着风险。具有议价优势的供应商和客户更容易在谈判过程中迫使企业做出一系列让步,蚕食公司利润。同时,一旦丧失主要供应商或者主要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关系专用性投资的价值大大降低,甚至直接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11 ]。因此,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企业希望能够迎合客户对自身经营状况的预期,向客户传递自身有良好经营业绩、优秀履约能力的信号,来维护好与客户间的合作关系,优化交易条款,避免重要客户的流失。所以,企业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6 ],粉饰公司业绩,而盈余管理活动的增多会扭曲公司业绩,导致会计信息透明度下降。

另外,除了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客户还可以通过私人渠道获取私有信息,私有信息的获取能够降低客户对公开信息的需求[ 4 ]。Biddle & Hilary[ 3 ]发现在日本资本市场上,由于存在大量的关系借贷,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不受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借款人通过与企业的私下沟通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了对公开信息的需求。在法律保护较差的发展中国家,企业间更倾向于建立关系型交易[ 12 ],通过关系网络下的私人信任降低交易成本,并且,关系维系的时间越长,企业可能获得的溢价越多。可以说,关系型契约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实现互惠互利的长期博弈治理机制。而企业的客户集中度越高,公司与大客户的关系越紧密,越可能保持密切的联系。首先,企业和大客户之间有更为频繁的合同签订、产品或服务交付等活动,甚至企业和大客户间的高管会存在交叉任职,这都会产生更多私有信息的传递;其次,当客户更集中时,公司和客户间的私下沟通成本较低,更有利于企业进行私有信息传递。因此,客户集中度的上升使公司与客户有更多私有信息的传递,降低了企业公开披露信息的动机,从而降低了信息透明度。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企业的客户集中度越高,其会计信息透明度越低。

(二)市场化进程、客户集中度与信息透明度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每一个企业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整个市场环境存在广泛联系的一部分,市场机制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约束着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不同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信息披露制度与监管机制都存在差异,因此,市场环境是影响信息透明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信息透明度的研究离不开市场环境因素。现有研究表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不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不均衡。在部分东部沿海省市,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而在其他省份,非市场因素依然在资本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2008—2011年实行的双宽松刺激政策甚至导致部分西部省份市场化程度一度出现退步[ 7 ]。市场化改革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减少政府干预、健全法律制度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法律法规建设更为完善,企业面临的政府干预较少,市场能够对企业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反应,识别企业故意隐瞒的信息,使企业面临更高诉讼成本,企业更倾向于披露透明度高的信息[ 13 ]。相反,在市场化程度较差的地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信息披露监管不到位,企业面临的诉讼风险和违规成本也较低,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缺乏有效约束。所以,市场化进程高会削弱客户集中度和信息透明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H2:市场化进程的提高能够抑制客户集中度对信息透明度的负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考虑到2007年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6年在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信息透明度指标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监管信息公开栏目中的信息披露考评,市场化进程指标源于《中国市场化八年进程报告》,其他数据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为了剔除极端值对结果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Winsorize)处理。同时,考虑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删除了金融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及被ST或*ST的公司,最终获得8 501个研究样本。

(二)变量定义

1.信息透明度

现有文献中,关于信息透明度的度量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使用第三方组织发布的评估结果,例如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考評结果;二是直接用盈余管理、盈余激进度和盈余平滑度等盈余质量指标作为信息透明度的代理变量;三是自建指数法,例如通过专家打分自建信息披露指数构建信息透明度的度量指标。

以上三种方式各有优劣,笔者认为,深交所凭借自己独特的信息优势地位,每年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整体情况做出评估,兼顾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合法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因此,本文采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对信息透明度(Tran-P或Tran-Q)进行衡量。深交所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A(优秀)”“B(良好)”“C(及格)”和“D(不及格)”,本文将四个等级对应取值4、3、2、1,构建度量信息透明度的有序变量,用Tran-P表示。同时,本文也将考评结果分为高透明度和低透明度两类,构建信息透明度的哑变量,用Tran-Q表示。其中:高透明度组对应“A(优秀)”和“B(良好)”,用1表示;低透明度组对应“C(及格)”和“D(不及格)”,用0表示。

2.市场化进程

本文参考王小鲁等2016年4月发布的《中国市场化八年进程报告》中对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市场化指数的评分和排名,构建市场化进程哑变量。当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排名位于前1/3时,取值为1;当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排名未达到前1/3时,取值为0。

本文详细的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构建

由于被解释变量信息透明度(Tran-P)为有序变量,因此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针对假设1,本文构建了模型(1):

Tran-P=?茁0+?茁1Top5+?茁2Con+

?茁3Lev+?茁4Roa+?茁5Gov+?茁6Growth+

?茁7Lns+Year+Ind+?着 (1)

为检验假设2,笔者在模型(1)的右边加入市场化进程和客户集中度的交乘项,形成模型(2):

Tran-P=?茁0+?茁1Top5+?茁2Mar×

Top5 + ?茁3Con + ?茁4Lev + ?茁5Roa +

?茁6Gov+ ?茁7Growth +?茁8Lns + Year +

Ind+?着 (2)

同时,为了使实证检验结果更加稳健,本文以Tran-Q为被解释变量,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模型中所有的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变量相同。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信息透明度Tran-P指标的均值为3.06,中位数为3,说明深交所上市公司中,大部分能够达到良好评级;客户集中度指标Top5的均值为0.30,最大值为0.99,最小值为0.01,标准差为0.22,说明总体而言,样本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度不高,但不同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有较大差异。

表3报告了本文主要研究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信息透明度指标Tran-P与客户集中度指标Top5、Cc都显著负相关,说明样本公司中,企业的客户集中度越高,信息透明度可能越低,信息质量越差,与本文的假设1相符。变量之间的显著关系与预期一致,并且回归系数不大,表示方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Logistic回归分析

1.客户集中度与信息透明度

表4列出了客户集中度与信息透明度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以信息透明度Tran-P为被解释变量,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时,客户集中度指标Top5和Cc的系数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以信息透明度Tran-Q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时,客户集中度指标Top5和Cc的系数同样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上市公司客户集中度越高,其信息透明度越低,与假设1相符。

2.市场化进程、客户集中度与信息透明度

在模型右边加上市场化进程与客户集中度的交乘项(Mar×Top5,Mar×Cc),以检验市场化进程是否对客户集中度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有调节效应。表5列出了市场化进程、客户集中度与信息透明度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以信息透明度Tran-P为被解释变量,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时,客户集中度与市场化进程的交乘项Mar×Top5和Mar×Cc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以信息透明度Tran-Q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市场化进程与客户集中度交乘项Mar×Top5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市场化进程确实对客户集中度与信息透明度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调节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客户集中度对信息透明度的负向作用更强。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针对回归结果做了如下稳健性检验:

更换信息透明度的度量指标,通过考虑上年业绩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计算可操纵性应计数,以应计盈余管理作为信息透明度度量指标进行回归,结果如表6、表7。可以发现,表6中客户集中度Top5和Cc的系数都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7中市场化进程与客户集中度的交乘项Mar×Top5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Mar×Cc在10%水平上显著为负,研究结论不变。

五、研究结论

不同于以往基于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研究,本文基于客户集中度的视角,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提供了新的解释,并得到了深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支持。研究发现,随着客户集中度上升,会计信息透明度显著下降,当客户更集中时,公司和客户更多地选择通过私下方式进行信息沟通,降低了客户对公开信息的需求以及公司进行公开信息披露的动机。进一步加入市场化进程,研究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较差的地区,上市公司客户集中度对信息透明度的负向作用更为明显。这说明,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市场能够对公司会计信息做出有效反应,客户从公司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从私下沟通转变为通过公开披露的信息获取。

本文对理解新兴市场国家中客户集中度如何影响信息透明度有一定的意义,丰富了相关领域的文献。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在市场化程度较差的环境下,关系网络的建设有助于降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保证契约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本文的结论也支持市场化改革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该进一步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保证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BUSHMAN R M, SMITH A J.Transparency,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Economic Policy Review,2003(4):65-87.

[2] 谭劲松,宋顺林,吴立扬.公司透明度的决定因素:基于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0(4):26-33,95.

[3] BIDDLE G,HILARY G.Accounting auality and firm-level capital invest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6,81(5):963-982.

[4] BALL R,KOTHARI S P,ROBIN A.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earning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29(1):1-51.

[5] YING HUANG,NINGZHONG LI,ZIYUN YANG.Customer voncentration and public disclosure:evidence from management earnings forecasts[R].Working Paper,2016.

[6] 方紅星,张勇.供应商/客户关系型交易、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决策[J].会计研究,2016(1):79-86,96.

[7] 王小鲁,余静文,樊纲.中国市场化进程八年报告[N].财经,2016-04-14.

[8] GOSMAN M L,KOHLBECK M J.Effects of the existence and identity of major customers on supplier profitability:is Wal-Mart different?[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9,21(1):179-201.

[9] PATATOUKAS P N. Customer-Base concentration:implications for firm performance and capital market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2,87(2):363-392.

[10] DYER J H,SINGH H.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 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4):660-679.

[11] DHALIWAL D S,RADHAKRISHNAN S,TSANG A,et al.Nonfinancial disclosure and analyst forecast accuracy: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J].Accounting Review,2012,87(3):723-759.

[12] MCMILLAR J,WOODRUFF C.Interfirm relationship and informal credit in Vietna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4):1285-1320.

[13] 唐顺莉.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15(14):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