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FISH技术在检测MDS患者5种常见骨髓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2018-12-18 06:04朱炳伟刘永林彭来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核型难治性探针

朱炳伟 刘永林⋆ 彭来君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风险性较高[1-2]。染色体异常克隆是MDS的特点之一,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CC)能发现约40%~70%的MDS患者存在非随机的染色体异常克隆。本研究对70例MDS患者骨髓进行5、7、8、20号和Y染色体荧光探针信号分析,并与CC结果进行比较,观察不同类型MDS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初步探讨FISH技术在诊断MDS中的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就诊的符合维也纳最低诊断标准[3]的MDS患者70例,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17~83岁,中位年龄 55岁。按 WHO 2008分型[4]:难治性贫血(RA)20例,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S)4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17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1(RAEB-1)13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2(RAEB-2)10例,5q-综合征1例,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N)2例,不能分类的MDS(MDS-U)3例。另选取10例在本院就诊的良性骨科疾病患者的骨髓细胞作为对照。

1.2 试剂与仪器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试剂盒(批号:CNG0007)购自北京金菩嘉医疗科技有限公 司, 包 括 GLP CSF1R/GLP D5S23,D5S721;GLP EGR1/GLP D5S23,D5S721;GLP D7S486/CSP7;GLP D7S522/CSP7;GLP D20S108/CSP8和 CSP X/CSP Y共6组探针,荧光显微镜型号OLYMPUS BX-UCB,荧光原位杂交仪型号ABBOTT ThermoBrite。

1.3 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 抽取抗凝骨髓适量采用骨髓短期培养法进行细胞培养,每例标本选取≥2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进行R显带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描述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2013)》进行。

1.4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阈值的建立 取抗凝骨髓液2ml,以0.075mol/L KCI溶液低渗处理后,以3:1甲醇冰醋酸溶液预固定,制备细胞悬液滴片、烤片,制备探针混合物,变性、加探针杂交、洗涤玻片并复染,立即盖上盖玻片。放在暗处15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间期细胞的荧光信号,每份样本计算200个细胞。FISH阈值的建立: 采用良性骨科疾病患者的骨髓细胞1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建立各探针的检测阈值。异常阈值=平均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ISH与CC总检出率比较 70例MDS患者中,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共检出40例染色体异常,总阳性率为57.1%,其中FISH检测出35例染色体异常,阳性率为50.0%,CC检测出27例染色体异常,阳性率为38.6%。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一致的患者有52例(74.3%),其中FISH与CC均正常患者30例(42.9%),FISH与CC均异常患者22例(31.4%);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患者有18例(25.7%),其中CC异常而FISH 正常患者5例(7.1%),异常均分布在FISH探针检测区域以外(见表1);FISH异常而CC正常患者有13例(18.6%),其中20q-和7q-异常各6例,5q-和+8异常各3例(见表2)。

表1 5例FISH正常而CC异常MDS患者

表2 13例CC正常而FISH异常MDS患者

2.2 FISH与CC对MDS常见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比较 见表3。

表3 FISH与 CC对MDS常见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比较[n(%)]

2.3 染色体异常与WHO分型(2008)的关系 见表4。

表4 染色体与WHO分型(2008)的关系[n(%)]

3 讨论

MDS 的染色体异常主要以染色体缺失和数目异常(增加或丢失)为主,尤其是+8、-7/7q-、-5/5q-、20q-和-Y等5种最为常见,而染色体易位则较少见,约为5%[5]。本研究对所有70例MDS患者使用了6组覆盖上述5种MDS常见染色体异常的FISH探针进行检测,并与CC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CC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仅有38.6%,稍低于国内外报道的异常比例,可能是由于43例CC正常的MDS患者中有3例可供分析的分裂象数目不足,故可能存在漏检,降低了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而FISH技术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达50.0%,要明显高于CC。FISH技术检测显示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20q-(20.0%)和+8(17.1%),其它异常检出率依次为-7/7q-(15.7%),-5/5q-(12.9%)和-Y(2.9%),染色体异常分布频率的顺序与国内李乐勒等[6]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但与其它国家报道有较大差别。西方报道染色体异常中最常见的染色体依次为 -5/5q-,+8,-7/7q-,20q-,17p-,11(q23)异常及复杂或高度复杂异常核型等[7],与本研究结果不符,这可能是和两者之间不同的种族和地域之间的差异有关。CC检测显示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8(10.0%)和20q-(8.6%),其它异常检出率依次为-5/5q-(7.1%)、-7/7q-(7.1%) 和 -Y(4.3%),FISH 技 术较CC将-5/5q-,-7/7q-,20q-和+8这4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分别由7.1%、7.1%、8.6%、10.0%提高至12.9%、15.7%、20.0%、17.1%,该结果表明FISH技术检测MDS患者-5/5q-,-7/7q-,20q-和+8的敏感性要高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

本研究70例样本两种方法检测共有52例(74.3%)结果一致,30例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22例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其中7例患者CC除检测出FISH的异常核型外,检测异常还累及1、4、9、13、15、16、17、18、20和22号染色体,说明CC比FISH能发现更多结构与数目异常,而本研究中使用的是间期 FISH,由于探针设计范围有限,一次只能检测一个或几个位点的已知异常,如果染色体异常克隆在探针设计范围之外,就无法检测到。本研究70例样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的患者有18例(25.7%),其中5例患者CC异常而FISH正常,这5例染色体异常均分布在FISH探针检测区域以外(见表1);CC正常的MDS患者中由 FISH检测出了13例异常,核型分析出现漏报现象,其中20q-和7q-异常各漏报6例,5q-和+8异常各漏报3例,FISH对其中的5q-、7q-、20q-和+8这些CC漏报的染色体异常都能够准确检测出。其中10例样本FISH检测阳性细胞百分率仅为7.0%~16.0%,表明该10例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小克隆的随机染色体异常改变,通过CC法容易漏检,余下的3例样本经FISH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 32.0%、34.0% 和60.0%,但CC仍然漏检,这可能是由于可供核型分析的中期分裂相数量不足。因此,作者认为对于核型正常或者核型失败的MDS患者,FISH仍可以检测出10%~20%左右的染色体异常克隆,FISH 技术对于那些骨髓细胞少,分裂相不理想的标本尤其适合,检测敏感性更高。

本研究中70例MDS患者按WHO分型,其中RA比例最高,占20例(28.6%),其它分型依次为RCMD 17例(24.3%),RAEB-1 13例(18.6%),RAEB-2 10例(14.3%)和RAS 4例(5.7%)。根据FISH检测结果显示,在WHO分型各亚型中,染色体异常检出频率是不一致的,RA、RCMD、RAEB-1、RAEB-2和RAS的染色体异常检出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30.0%、47.1%、53.8%、60.0%和75.0%,可见MDS的分型与染色体异常克隆检出率相关,且异常克隆检出率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增加的趋势。而CC法 RA、RCMD、RAEB-1、RAEB-2和RAS的染色体异常检出频率依次 为 15.0%、7.6%、69.2%、50.0%和 50.0%,CC除RAEB-1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要高于FISH以外,其它异常检出率均低于FISH,表明FISH技术在检测MDS各亚型中染色体异常的敏感性要高于CC。

综上所述,FISH技术对MDS 常见染色体异常检测的敏感性要比CC高,但是FISH技术因包含探针有限,不能完全替代CC在MDS检测中的作用,可以成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有益补充,对于那些CC检测失败或者正常的病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核型难治性探针
总压探针性能结构敏感性分析
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气液鼓泡床反应器中气泡行为光纤探针测量方法
百日草的核形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