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激发试验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预后评估价值

2018-12-18 06:04陈志华钱向东张琦龙方曾爱林曾丽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尿量肌酐脓毒症

陈志华 钱向东 张琦 龙方 曾爱林 曾丽芳

脓毒症是导致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最重要的病因,存活者后期遗留慢性肾脏疾病(CKD)的风险明显升高[1]。ICU医师应早期鉴别脓毒症患者肾脏功能改变,预防及阻止肾损伤的恶性循环,预防AKI转化为终末期肾病。如何判定脓毒症引起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RRT)的时机是重症医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除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因子-1(KIM-1)、白介素-18(IL-18)等生物标志物以外,ICU医师更需要简单实用的方法来分析脓毒症性AKI的预后。作者对31例脓毒症性AKI患者进行呋塞米激发试验(FST)前后的相关资料、指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ICU的脓毒症导致急性肾损伤患者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8~80岁。脓毒症AKI诊断符合2012年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的标准[2]:(1)48h内肌酐(Scr)水平增加0.3mg/dl(26.5μmol/L)。(2)已知或推测在过去7d内Scr增加至基础值的1.5倍。(3)尿量<0.5ml/(kg·h)持续≥6h。且处于早期AKI阶段,符合KDIGO标准1或者2期。根据严重脓毒症AKI患者7d的预后情况分为2组。预后良好组:病情好转无进展,不需要RRT,总计18例;预后不良组:病情进展至AKI 3期或需要RRT。排除标准:(1)妊娠患者;终末期多器官功能衰竭者;心肺复苏术后或住院7d内死亡者。(2)既往长期进行RRT的慢性肾衰竭患者。(3)存在严重的无法控制的疾病,如活动性出血、明确内脏严重损伤而未行手术处理者。(4)严重腹腔高压、腹腔间室综合征者。(5)原发性肾脏病变、利尿剂抵抗者。(6)各种梗阻性病变引起的肾后性AKI。(7)肾血管病变、心源性导致的肾前性AKI者。(8)恶性肿瘤晚期者。(9)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者。

1.2 方法 (1)一般资料采集与实验室数据收集:所有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接受综合治疗后出现AKI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院诊断、感染部位、细菌学检测结果、抗生素的使用等);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尿量等,记录此时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APACHII评分;实验室指标:即时查血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Lac)、尿素氮(BUN)、Scr(注:以上指标由本院检验科生化室统一检测,Lac由ICU病房使用血气分析仪(型号:GEM.Premier3000,美国IL公司生产),用电极法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获取)。(2)FST的实施[3]:在充分的液体复苏基础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标准剂量的呋塞米(试验前7d内未接受过袢利尿剂治疗的患者给予呋塞米1mg/kg,试验前7d内接受过袢利尿剂治疗的患者给予呋塞米1.5mg/kg)单次静脉注射,通过留置一次性字母式集尿袋观察记录给药后6h内每小时尿量,抽血检测 FST 后 6h BUN、6h Scr、12h BUN、12h Scr。(3)分组:根据患者FST 7d后(包括随访已转出ICU入住普通病房后续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主要是肾脏功能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病情好转无进展,不需要RRT)18例和预后不良组(病情进展至AKI 3期或需要RRT)13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预后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各项指标对脓毒症性AKI预后的评估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大小表明预测效能的高低,以ROC曲线约登指数最大的切点作为阈值,求取敏感度、特异度等相关参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ST前各项一般资料及检验结果的分析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ST前各项一般资料及检验结果的分析比较()

表1 两组患者FST前各项一般资料及检验结果的分析比较()

注:APACHII为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CRP为急性反应蛋白,PCT为前降钙素,CVP为中心静脉压

临床资料 预后良好组(n=18) 预后不良组(n=13) χ2/t值 P值性别(男/女) 11/7 8/5 0.001 0.981年龄(岁) 59.89±14.20 63.23±10.92 -0.709 0.484 APACHII(分) 14.22±4.72 16.54±6.37 -1.164 0.254 CRP(mg/l) 95.60±24.61 105.78±32.52 -0.993 0.329 PCT(ng/ml) 9.14±6.34 12.50±5.01 -1.586 0.124血乳酸(mmol/l) 2.23±0.74 2.29±0.85 -0.178 0.860血尿素氮(mmol/l) 20.14±6.13 23.33±3.41 -1.689 0.102血肌酐(μmol/l) 229.17±37.61 251.25±30.80 -1.736 0.093 CVP(cmH2O) 9.22±1.31 9.62±1.85 -0.694 0.493

2.2 两组患者FST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分析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ST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分析比较()

表2 两组患者FST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分析比较()

注:各小时尿量为相应时间段的累计尿量之和,BUN为血尿素氮,Scr为血肌酐

临床指标 预后良好组 预后不良组 χ2/t值 P值1h尿量(ml) 99.17±20.64 85.62±12.71 0.001 0.045 2h尿量(ml) 149.83±27.18 122.15±20.73 -1.164 0.005 3h尿量(ml) 167.94±36.74 142.15±30.20 -0.993 0.047 4h尿量(ml) 181.67±43.74 151.62±33.02 -1.586 0.046 5h尿量(ml) 193.50±50.31 159.15±34.90 -0.178 0.043 6h尿量(ml) 206.78±49.85 167.00±34.53 -1.689 0.019 6hBUN(mmol/L) 21.70±4.34 25.03±3.56 -1.736 0.031 6hScr(μmol/L) 234.26±42.00 263.78±31.75 -1.736 0.042 12hBUN(mmol/L) 22.77±4.52 25.88±3.47 -1.736 0.047 12hScr(μmol/L) 244.10±50.80 297.25±47.05 -1.736 0.006

2.3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采用ROC曲线分析并比较FST后6h内每小时尿量,6h BUN、6h Scr、12h BUN、12h Scr等变量在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作用。结果显示:FST后2h尿量和第12h Scr的AUC较高,分别为2h尿量 AUC=0.816,12h Scr AUC=0.812(见图1、2),并求取两者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见表3。

图1 FST后2h尿量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ROC曲线

图2 FST后12h血肌酐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ROC曲线

表3 FST后两项观察指标ROC曲线的相关参数

3 讨论

本资料结果显示,FST后6h内预后良好组每小时尿量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2h尿量的ROC曲线下面积0.816,提示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2h尿量的最佳阈值为116ml,与FST后 最初2h尿量<200ml预测早期AKI患者进展的AUCROC最大相符,从而可见FST后2h的尿量有较高的预测AKI进展的价值[4]。因此可以通过FST来筛选脓毒症性AKI可能进展的高危患者。本资料结果显示,FST后2h尿量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61.5%,在肾功能出现变化时,尿量变化常比生化指标变化出现的早。尿量指标的局限性在于特异性差,同时亦证实了采用尿量变化诊断AKI的敏感度较好,但特异度差这一结论。肌酐是反映肾损伤间接的、较晚的指标,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至正常的1/3时,Scr才明显升高,故Scr不能作为早期诊断指标。当肌酐清除率下降至<50%时肌酐出现上升趋势,GFR下降时,Scr半衰期从4h延长至24~72h,而肾损伤后,Scr值可能于24~36h才上升[5]。与肌酐相比,尿量标准有助于AKI的早期诊断。除了FST后2h尿量之外,12hScr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AUC=0.812、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88.9%,而且与6hScr等指标比较,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预测效能最理想,只是鉴于如前所述血肌酐的自身生物学标志物特点,相比于尿量,在诊断和预测价值方面存在滞后性。

对于脓毒症导致AKI患者,启动RRT的时机选择一直是重症医学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单纯AKI患者达到AKI 3期,并发重症疾病的AKI患者达到AKI 2期时即可行RRT治疗,脓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障碍等重症患者应及早开始RRT治疗。然而,目前现有的研究仍然不能给出启动RRT的准确时机。本资料中预后不良组有10例接受RRT后病情转归良好。3例未接受RRT,其中1例经RRT后仍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进展至AKI 3期,因患者年龄较大,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另1例进展至AKI 3期经过急诊腹腔穿刺引流控制感染灶并调整抗生素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改善,病情好转,避免了RRT。RRT对预后不良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76.9%。进一步验证了FST结果可以作为决定是否开始行RRT的临床考虑背景。至少,FST能够有助于ICU医师了解脓毒症AKI的动态演变过程和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鉴于以往观念认为患者发生AKI时应以尽可能增加肾血流,提高GFR为目标,因此AKI相关研究以接受RRT和住院死亡作为研究终点,结果造成了临床上尽可能避免行RRT,更多地应用利尿剂、小剂量多巴胺及利尿肽等药物增加肾血流灌注,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上述观点,而应尽早开始RRT,避免容量过负荷,减少药物对肾脏的附加损害以及纠正内环境和电解质紊乱[6]。通过本项研究亦可得出:建议在达到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早期阶段,FST结果提示尿量偏少时,尽早予以RRT。

猜你喜欢
尿量肌酐脓毒症
急诊脓毒症患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优缺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