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雾化室医院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2018-12-18 06:04汤桂英边春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面罩雾化

汤桂英 边春鸽

作者单位:311800 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无创伤、时间短、见效快、用药量少等特点,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治疗措施[1]。在综合性医院进入雾化室的绝大部分为呼吸道疾病患者,年龄小者居多,呼吸道抵抗力尤其差,极易导致呼吸道医院交叉感染。因此,控制医院门诊雾化治疗患者的交叉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门诊雾化室进行雾化治疗后发生医院交叉感染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门诊雾化室进行雾化治疗的1258例患者中,后经证实为医院交叉感染的58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1~89岁,中位年龄5岁。

1.2 方法 对58例发生医院交叉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雾化疗程、抗菌药物使用、吸痰等,并将其和未感染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影响雾化室医院交叉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门诊雾化室医院交叉感染的各影响因素比较 1258例患者中共有58例患者发生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率为4.61%,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整理,结果见表1。

表1 门诊雾化室医院交叉感染一般资料比较[n(%)]

2.2 门诊雾化室医院交叉感染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是否感染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明显影响的年龄、雾化时间、吸痰以及抗菌药物使用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雾化时间、吸痰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均是门诊雾化室医院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门诊雾化室医院交叉感染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交叉感染原因分析 (1)年龄与交叉感染的相关性: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药物微粒可以进入呼吸道和肺内,达到局部治疗解痉、消炎、祛痰的目的。当年龄>60岁的情况下,患者大多生理机能本身已经下降,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生几率明显增加,也导致肺功能防御能力下降。据统计,男性吸烟率高居50%以上,吸烟的患者肺部多存在慢性肺部炎症,加上高龄患者咳嗽功能下降,痰液排出困难,而感染导致的气道炎症加重黏膜水肿,患者分泌物更难排出[2],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小儿的肺、支气管还处于发育阶段,其相对较窄、短,黏膜也比较柔嫩,患儿一旦被感染,就会出现黏膜水肿、广泛毛细支气管炎、渗出等情况,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平滑肌痉挛[3]。(2)雾化疗程与交叉感染的相关性:目前一次性雾化吸入面罩使用广泛,雾化吸入治疗的疗程一般为3d,频次为2次/d,若病情迁延或反复,则有时会延长雾化吸入疗程。按照消毒隔离要求,本院也实行一人一雾化装置,每次雾化吸入后由家属将雾化装置清洗晾干,由于患者及家属接受教育水平参差不一,接受能力也因人而异,雾化面罩的清洗消毒存在较大差异,面罩清洗后达不到干燥可致细菌滋生,无法达到预期消毒效果,雾化治疗时间长的患者尤其严重。(3)吸痰与交叉感染的相关性:由于患儿肺部发生炎症时可渗出大量炎性分泌物,增加痰液产生量,加之儿童排痰能力较差,故可导致大量痰液和气道分泌物在肺部潴留,进一步导致肺换气和通气能力降低[4],临床上常用吸痰用于化验和排除气道分泌物,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吸痰易使气管纤毛流失,导致气管黏膜受损,从而加大肺部感染几率[5]。经口腔吸痰时,还会降低鼻腔对冷空气的加温作用,冷空气直接进入下呼吸道,致使黏膜血管收缩,血供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导致感染。(4)抗菌药物使用与交叉感染的相关性:小儿肺炎时,早期常有高热、呕吐、不能进食等,且病原菌在感染早期阶段大量存在,临床医生多凭经验选用抗菌药物,以静脉给药迅速达到感染病灶部位及有效血药浓度控制感染[6]。从我国已有的报道看,近5年在中国医院抗生素使用率在67%~82%,抗生素类药物的费用占全部药费的40%,已经属于滥用[7]。滥用抗生素会带来细菌耐药、菌群失调从而降低自身抵抗力等后果。本资料结果显示,患者年龄、雾化时间、吸痰、抗菌药物的滥用等均能对雾化室医院交叉感染产生影响。

3.2 对策 (1)建立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雾化室规章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并考核,提高雾化室工作人员感染防控意识;雾化室光线充足,通风2次/d,30min/次,紫外线照射1h/d,桌面、地面随时清洁,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4次/d;启封抽吸的生理盐水24h内有效;加药注射器做到一人一管一用一毁,医疗废物严格遵照医院废物管理规定分类放置;工作人员操作前后洗手,室内配有快速手消毒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操作。(2)做好消毒监测工作:每月由医院感染科工作人员对空气、物品表面、工作人员手、雾化管道、管化罐、面罩等进行细菌学监测,每季度对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对每次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解决直至监测结果合格[8]。(3)规范雾化吸入面罩的使用:采用一次性雾化装置,一人一套,使用完毕后废弃;使用期间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并在雾化室墙上张贴相关的宣教材料,雾化室工作人员严格进行宣教并要求患者或家属复述清洗消毒程序,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不按要求进行清洗消毒的雾化面罩进行更换;使用>7d必须更换雾化吸入装置。(4)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吸痰等侵入性操作破坏了人体的天然屏障,为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机体提供了必要的途径。支气管镜检查、吸痰管进入气道吸痰的操作都可以将外界病原菌带入下呼吸道显著增加了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可能性[9],故在每次雾化吸入治疗后护士指导患者及家属有效咳嗽和拍背操作,尽可能减少吸痰操作。(5)规范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频繁更换抗菌药物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在儿科,细菌感染发生率较成人高,使抗生素的应用日益增加,造成患儿和家长负担过重。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严重的问题,儿科抗生素滥用尤为严重,位居首位[7]。本院通过组织抗生素知识考核、核心工作制度培训和知识竞赛等方面促使医护人员掌握抗生素的使用要点;设立抗生素规范使用奖惩机制,并不定期组织关于抗生素规范使用的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加强软件建设,将信息化建设运用到抗生素规范使用中,医生开立抗生素时计算机系统自动弹跳出开立时间、种类限制等信息,经确认后方能继续开立医嘱。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面罩雾化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折痕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