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

2018-12-18 01:11孙宏兴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学生就业苏南地区职业院校

孙宏兴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关系到每个学生家庭、每个学生自身的切身利益,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昆山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为研究对象,基于对2013—2017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为苏南同类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苏南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9C-0063-03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关系到每个学生家庭、每个学生自身的切身利益,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苏南经济发达,用工需求庞大,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苏南地区职业院校学生一直生活富足,视野开阔,对就业和工作也有自己的想法,社会用工需求和学生就业愿望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研究苏南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现状,既是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迫切需要,有利于学生就业稳定,实现社会、企业、学生、家庭、学校的多方共赢,推动苏南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研究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但相关研究多以定性研究或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基于数据的定量研究,科学性有待证实。本研究以昆山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为研究对象,基于对2013—2017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率、离职率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2013—2017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提高,由96.4%增加到99.4%,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也有所上升,由27.5%增加到33.3%。

分析表明,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增长,甚至接近100%就业。但与此同时,毕业生离职率也在持续增加,说明毕业生对所就业的工作岗位不是很满意,最后选择离职。这可能与毕业生没有实现高质量就业有关,也可能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有关。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精细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2013—2017年,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由36.5%下降到25.6%,基本专业对口率由45.1%增加到65.1%,专业不对口率由18.4%下降到9.3%。毕业生平均月收入2500元以下的占比由9.6%下降到2.1%,平均月收入2500—4000元的占比在55.9%—71.2%之间,平均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占比在20.4%—41.0%之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方面,满意占比在80.6%—88.0%之間,一般占比在11.3%—18.5%之间,不满意占比在0.6%—1.2%之间。毕业生就业渠道方面,学校推荐占比在62.3%—72.6%之间,人才市场占比在5.8%—9.1%之间,亲朋介绍占比在5.9%—10.3%之间,媒体招聘占比在1.2%—2.9%之间,自主创业占比在0.6%—1.2%之间,订单培养占比在8.8%—19.1%之间。

数据分析表明,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率在下降,目前专业不对口率占比已经很小,绝大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够保证基本专业对口,或者完全专业对口,这与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较高,以及苏南经济发展迅猛带来就业机会增加有关。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总体偏低,这说明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不高,薪酬福利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大。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很高,不满意占比极少,说明毕业生对于就业总体满意。毕业生就业渠道大部分依赖学校推荐,少部分毕业生通过订单培养、人才市场、亲朋介绍、媒体招聘等渠道就业,极少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就业,这说明目前毕业生就业渠道还较为单一,这也是影响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因素之一。

三、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增加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的专业设置及招生比重

苏南经济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升级,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高新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目前,这类高新科技型相关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后薪酬福利高。与之对应,职业院校需要及时调整已有专业设置,紧贴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特点,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关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增加高新科技型企业相关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使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保持高度吻合。这样,既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质量。高质量就业能够减少学生就业后离职率,增加学生就业满意度。

(二)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积累工作经验,从而实现人生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路径及方法。目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发展目标定位缺乏,自我认知模糊,职业理想不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相互贯通,有机衔接,让学生尽早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帮助职业院校学生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不轻易离职,职业发展目标明确坚定,从基础的一线工作岗位做起,积累工作经验和相应的工作能力,围绕职业发展目标,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增长人生阅历,最终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三)拓展学生就业渠道,通过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实现学校和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联合培养

目前,学生就业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学校推荐,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应该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形式,召开各种校企联谊会、座谈会、供需见面会、毕业生招聘会等,宣传学校办学理念、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吸引企业进校合作洽谈,招聘毕业生;也可以通过现代学徒制形式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师傅带徒弟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结合。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中,学生既是企业师傅的徒弟,也是学校的在校学生,由企业师傅和学校老师共同培养,这样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满足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四)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校内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学生实现创业理想

学生自主创业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学生创业成功典型较多。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通过创业培训、职业能力测试、专题讲座、校友访谈等途径学习创业知识,激发学生创业活力,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主创业。学校还可在校内设立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立一些切实可行的学生创业经营实体,如汽车美容店、快递驿站、影视拍摄、舞蹈培训等,扶持学生自主创业经营,自己核算成本和收益。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经验和资本,毕业后就能从容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少走弯路,成功实现创业理想。

责任编辑:曹鸿骅

猜你喜欢
学生就业苏南地区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促进金融院校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探讨
即兴伴奏对高校钢琴学生就业的作用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变革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苏南地区乐器销售市场调查研究
基于二次现代化理论的苏南地区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