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性研究

2018-12-20 05:14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3期
关键词:泪管泪囊造口术

409800重庆酉阳县人民医院五官科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该病主要由泪道外伤、鼻息肉、沙眼等疾病引起鼻泪管阻塞,鼻泪管阻塞会引起泪液长期滞留于泪囊内无法排出,滞留泪液中的致病菌则诱发泪囊慢性炎症。鼻泪管未完全堵塞的轻度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方式,而对于鼻泪管完全堵塞的严重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术式创伤大、效果差、安全性低[1],而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为此本文将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应用于慢性泪囊炎患者治疗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155例,男89例,女66例;年龄14~59岁,所有患者入院前表现为溢泪或溢脓。行泪道冲洗后未见好转,泪囊经按压后有脓液、黏液流出,155例患者均为首次泪囊手术,未见恶性肿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未见凝血功能障碍或中途退出治疗者。用随机分组法将15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试验,且试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观察组82例,男48例,女34例;平均年龄(38.9±2.7)岁;病程2~7年,平均(4.9±0.4)年;患眼共计103眼,其中右眼61眼,左眼42眼,合并有鼻中隔偏曲27例,慢性鼻窦炎19例,钩突肥大12例,鼻甲肥大21例,鼻息肉17例,筛泡肥大8例。对照组73例,男41例,女32例;平均年龄(39.3±2.2)岁;病程1~7年,平均(4.6±0.7)年;患眼共计94眼,其中右眼55眼,左眼39眼,合并有鼻中隔偏曲24例,慢性鼻窦炎15例,钩突肥大9例,鼻甲肥大17例,鼻息肉13例,筛泡肥大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做泪道探查和冲洗,为杜绝术者操作熟练程度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两组手术麻醉方式均为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术后常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腔喷雾)及鼻腔血痂清理,并给予妥布霉素滴眼剂和静脉滴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为预防手术创伤引起的术后泪道再次堵塞,可在术后3 d进行泪道生理盐水冲洗,术后常规鼻内镜复查直至痊愈。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观察组则给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麻醉完成后在鼻内镜引导下将黏膜瓣分离至骨表面,泪骨前部和颌骨额突完全暴露后,将上颌骨额咬除和磨除,使上颌骨额处形成1 cm左右的窗口,在鼻内镜引导下将泪道探针从下泪小点插入泪囊内,随后将从内侧壁将泪囊开放,并确保冲洗液能从造口瘘部位顺利流出为止,手术完成后在鼻腔内填塞可吸收止血海绵[2]。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根据临床症状改善及泪囊造口形成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3类:①治愈:治疗后溢泪、溢脓等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显示鼻泪管完全通畅,且泪囊造口上皮化完全形成;②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鼻泪管通畅情况显著改善,泪囊造口形成但未上皮化;③无效: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变化[3],将前两者视为总有效率。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溢泪、再次堵塞和肿胀等,通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不同术式的安全性。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手术诊疗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和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讨 论

慢性泪囊炎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角膜穿孔,甚至失明,对于早期轻度患者可采用泪道冲洗、抗菌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但保守治疗方法普遍效果不佳,随着病情发展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泪囊吻合术是早期传统治疗手术,该术式不仅创伤大,而且会在患者面部留下切口瘢痕,因此该术式逐渐被创伤小、效果更好的泪囊造口术替代。鼻内镜下泪囊造口术具有视野好、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众多优点,本文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虽然泪囊造口术相比传统术式有较大优势,但是该术式也具有泪囊定位困难、泪囊虹吸功能受损及术后易粘连等缺点,因此临床应用该术式也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慎重选择。

表1 两组手术诊疗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诊疗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82 34.9±2.7 62.3±4.5 6.5±1.6对照组 73 51.5±3.8 97.2±5.7 10.4±1.9 t 4.952 4.995 5.108 P 0.042 0.039 0.03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猜你喜欢
泪管泪囊造口术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鼻泪管发育的解剖特征研究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延续性保健指导对老年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泪囊炎59例报告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
高频泪道治疗仪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