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2018-12-20 03:35徐红兵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尝试数学教师设置

◎徐红兵

初中学生塑造学生品性和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性阶段,也有了相应的自学和自制能力。在该阶段应用尝试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帮助教师改变传统单一沉闷学习气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合理设计尝试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设置问题是尝试教学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尤其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更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合理设置问题可以帮助数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和尝试教学法相结合,因而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和掌握尝试教学法核心理念,更要了解学生认知情况以及每个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自身特点等,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尝试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尝试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延伸而出的新型教育模式,再加上初中阶段学生仍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就可紧抓学生这一心理特征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需指出的是,数学教师在运用尝试教学法设置问题时应始终坚持不脱离教材理论知识,尝试改变教材内容结构,使问题更具有创新性。以“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为例,数学教师就可选择当前我国铁路高速快速的动车和高铁而教学素材,设置以下问题:‘高铁甲和动车乙相向行驶,其中高铁甲车身长度220米,每小时行使350km,动车乙车身长度为200米,每小时行使速度为230km,问甲乙两辆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分开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这种问题紧贴学生现实生活,促使学生明白生活和数学知识有着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二、详细讲解难点重点,强化学生理解

教师讲解是初中数学教师应用尝试教学法不可缺少的组成,因为学生在前期预习和自学课本都是独立完成,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尤其在解决问题时也是按照教材解题方法计算,没有真正理解新知识。所以需要数学教师从头仔细讲解,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师在自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分式方程”一课为例,学生通过自学教材、练习和小组讨论已经基本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在教学中无需过多的强调分式方程解法,只简单指出解答分式方程即将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的方法后并将分式方程化解为整式方程,最后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即可,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多的时间都集中于讲解增根概念和分式方程检验以及方法等知识点,并可以促使学生深刻了解和区别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理解。

三、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尝试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目标,通过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其自主探索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体验。尝试教学法的应用也打破传统单一沉闷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数学教学和教学质量,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尝试数学教师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