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2018-12-20 01:15焦光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脑神经开颅病死率

焦光辉

(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西 晋城 048000)

高血压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此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及其生命安全。临床上应尽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救治,以控制其病情的发展,改善其预后[1-2]。本文对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高血压脑出血,且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其中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45例/组)。A组患者中有男26例,女19例;其年龄为56~76岁,平均年龄(68.2±4.3)岁;其脑出血量为40~58 ml,平均脑出血量(44.2±3.6)ml。B组患者中有男28例,女17例;其年龄为58~77岁,平均年龄(68.5±4.3)岁;其脑出血量为41~60 ml,平均脑出血量(44.6±3.5)ml。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通过了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方法

为A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全麻处理。在其额颞部做一个环形切口,切开其颅骨,对骨瓣进行游离。分离颞叶和额叶,充分暴露岛叶。在显微镜的引导下,探查血肿腔。彻底清除血肿腔内的血肿,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侧裂池内的血管。对术区进行电凝止血,留置引流管。复位骨瓣,缝合手术切口。为B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实施局麻后,对其颅内血肿进行CT检查及定位,并为其确定穿刺通道(注意避开颅内大血管及脑功能区域)。使用电钻穿透颅骨与硬脑膜,用针形血肿粉碎器粉碎血肿腔内的血肿块。用注射器缓慢地抽出血肿腔内的液体,然后再次用针形血肿粉碎器粉碎血肿腔内的血肿块。彻底地清洗血肿腔,观察血肿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点。对血肿腔进行负压引流,缝合手术切口。在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CT复查。在术后3 d左右,对其进行腰穿脑脊液置换、降颅压、脱水和抗感染等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向其血肿腔内注射2万U~5万U的尿激酶。在术后1周左右(确保颅内血肿完全清除),为其拔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的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再次发生脑出血的比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患者的NIHSS评分越高,表明其脑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分析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段NIHSS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P>0.05。在治疗后3周和治疗后6周,B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段NIHSS评分的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时段NIHSS评分的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3周 治疗后6周A 组 45 11.3±2.3 9.1±2.2 8.2±2.2 B 组 45 11.7±2.4 7.0±2.4 4.5±2.1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各项预后指标的对比

在术后,B组患者再次发生脑出血的比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预后指标的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此病患者常会出现严重的脑神经功能障碍。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但效果不够理想。有研究指出,开颅血肿清除术存在操作复杂、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等缺点[3]。近年来,微创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手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研究表明,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减少对患者脑功能区域及颅内大血管的损伤,降低其术后再次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王美清等[4]的研究结果证实,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地清除患者颅内的血肿,改善其脑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黄斌等[5]在临床研究中指出,与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再次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其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术后,B组患者再次发生脑出血的比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A组患者,P<0.05。在术后3周和术后6周,B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其脑神经功能,降低其再次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猜你喜欢
脑神经开颅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microRNAs在脑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