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探讨

2018-12-20 01:15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鼻窦消融术鼻窦炎

樊 磊

(无锡嘉仕恒信医院,江苏 无锡 214063)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问题的加重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此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实施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主要手段。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能够有效地清除其鼻腔内的病变组织,并能够保留其鼻腔、鼻窦的正常结构,使其鼻腔、鼻窦黏膜的生理功能尽快恢复正常[2]。但有研究发现,接受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术后易发生鼻腔粘连。近年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简称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无锡嘉仕恒信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且经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检查被确诊患有慢性鼻-鼻窦炎。2)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鼻甲肥大和鼻息肉[3]。其排除标准是:1)存在进行手术治疗的禁忌证。2)患有严重的肾、肺、心功能不全。3)患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4)有哮喘病史。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组)。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2例;其年龄为18~54岁,平均年龄(35.4±5.2)岁;其病程为1.2~12年,平均病程(4.5±2.2)年。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年龄为19~53岁,平均年龄(34.7±5.3)岁;其病程为1.1~12年,平均病程(4.7±2.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前1周,让两组患者口服泼尼松(生产厂家: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2552)进行治疗,30 mg/次,1次/d(清晨空腹服用)。在此基础上,为两组患者应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在0º鼻内镜的引导下,使用20 ml浓度为1%的丁卡因对患者的鼻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使用10 ml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对其双侧鼻丘、鼻钩突前缘及下缘、中鼻甲后端附着处及下鼻甲前端进行浸润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切除其钩突,开放其病变的筛泡、前后组筛窦、额窦、上颌窦及蝶窦。在进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方法是:在鼻内镜的引导下,使用MC-GZ510型等离子射频治疗仪(由成都美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及其配套的MC-217型治疗刀头对患者的中鼻甲外侧面及下鼻甲中、后段进行消融处理。每个部位进行消融的时间为3~5秒,每次退出刀头时长按其电凝按钮对消融区域进行止血。

1.3 观察指标

在术后对这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并对比其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采用SNOT-20量表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该量表包括擤鼻涕、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鼻涕倒流等20个评价项目。

1.4 疗效判定标准[4]

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有所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Lund-Kennedy评分为1~3分,其VAS评分降低3分以上。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退,其Lund-Kennedy评分≤1分,其VAS评分≤1分。

1.5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NOT-20评分及治疗后Lund-Kennedy评分的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SNOT-20评分平均为(19.97±6.18)分;对照组患者的SNOT-20评分平均为(20.00±6.34)分;两组患者的SNOT-20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und-Kennedy评分平均为(1.12±1.05)分,其SNOT-20评分平均为(6.87±3.92)分;对照组患者的Lund-Kennedy评分平均为(1.73±0.83)分,其SNOT-20评分平均为(13.16±4.03)分;观察组患者的SNOT-20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NOT-20评分及治疗后Lund-Kennedy评分的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NOT-20评分及治疗后Lund-Kennedy评分的对比(分,±s)

组别 例 Lund-Kennedy评分(分)SNOT-20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1.12±1.05 19.97±6.18 6.87±3.92对照组 30 1.73±0.83 20.00±6.34 13.16±4.03 t值 2.4554 1.2558 6.1280 P值 0.0085 0.1071 0.0000

2.2 两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10%),为有所好转的患者有9例(占30%),为痊愈的患者有18例(占60%)。观察组患者病情的总好转率为90%(27/30)。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占23.33%),为有所好转的患者有13例(占43.33%),为痊愈的患者有10例(占33.33%)。对照组患者病情的总好转率为76.67%(23/30)。观察组病情的总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的对比[n(%)]

3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以往临床上常单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但有研究发现,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存在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等缺点。近年来,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有利于其鼻腔的引流,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嗅觉减退、流脓涕、鼻塞等症状,且安全性较高。有研究表明,联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和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较为理想[5]。为了进一步探讨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无锡嘉仕恒信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NOT-20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总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鼻窦消融术鼻窦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