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评价

2018-12-20 01:15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南京医科大学纵膈肋间

吴 玮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心胸外科,江苏 无锡 214000)

纵膈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近年来,胸腔镜微创手术在治疗纵膈肿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指出,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的症状,促进其康复[1]。本文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50例纵膈肿瘤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50例纵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经胸部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患有纵膈肿瘤,且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5例/组)。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1例;其年龄为28~58岁,平均年龄(43.26±5.81)岁;其病程为3个月~6年,平均病程(2.63±0.96)年;其肿瘤的直径为2.5~7.3 cm,平均直径(4.26±0.91)cm。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3例,女12例;其年龄为27~57岁,平均年龄(43.10±5.06)岁;其病程为3个月~6年,平均病程(2.56±0.82)年;其肿瘤的直径为2.5~7.1 cm,平均直径(4.05±0.84)cm。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胸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于前上纵膈肿瘤患者,在其胸骨正中处做切口,使用胸骨撑开器撑开其胸骨。对于其他的纵膈肿瘤患者,在其患侧胸部后外侧第6或第7肋间做切口。使用肋骨撑开器撑开其肋骨,充分暴露其胸腔纵膈。对其纵膈肿瘤进行探查,分离其病灶处粘连的组织。对纵隔肿瘤进行游离,并将其完整地切除,然后关闭胸腔。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静脉麻醉。对于前上纵膈肿瘤患者,根据其肿瘤与升主动脉的位置关系在其腋前线第3肋间附近做切口(作为操作孔)。在其腋中线第6肋间做切口(作为为观察孔)。必要时可在其腋后线第4或第5肋间再做一个切口(作为副操作孔)。对于其他的纵膈肿瘤患者,在其患侧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做切口(作为主操作孔),在其腋中线第6或第7肋间做切口(作为观察孔)。必要时可在其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再做一个切口(作为副操作孔)。分离病灶处粘连的组织。在胸腔镜的引导下,用电凝钩或超声刀小心地分离纵膈肿瘤周围的胸膜。对纵隔肿瘤进行游离,并将其完整地切除,然后关闭胸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后引流的时间、切口的长度、术后镇痛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间(h) 切口的长度(cm) 术中的出血量(ml) 术后引流的时间(d) 术后镇痛的时间(d) 住院的时间(d)对照组 25 2.09±0.72 8.12±1.65 172.95±30.51 4.05±0.52 6.26±1.25 8.05±2.05观察组 25 1.15±0.32 3.60±1.02 95.82±6.72 2.02±0.21 2.52±0.72 5.16±0.72 t值 15.062 9.516 16.084 12.956 13.817 11.8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纵膈肿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此病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通常无明显的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因肿瘤压迫肺、心脏、升主动脉等器官及大血管而出现不适症状[2]。对于病情得到确诊的纵膈肿瘤患者,应及早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其肿瘤发生恶变或压迫损伤周围的器官。有研究指出,对纵膈肿瘤患者进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可在直视下完成对其肿瘤的切除,但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且易发生多种并发症[3-4]。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无需撑开肋骨、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症状较轻等优点。笔者认为,在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进行胸腔镜微创手术的适应证。2)对于纵膈肿瘤与大血管相邻的患者,在术前应对其进行CT检查,以明确其肿瘤与相邻器官的关系。3)在发现患者的胸主动脉旁存在肿瘤时,应确定该肿瘤是否为胸主动脉瘤[5]。

综上所述,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缓解其术后疼痛的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猜你喜欢
南京医科大学纵膈肋间
南京医科大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勘误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