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胆道结石的效果对比

2018-12-20 01:15许杰雄汤彩敬李智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冠状胆道磁共振

许杰雄,汤彩敬,李智健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1300)

胆道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发热、呕吐、黄疸及食欲下降等。对该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有利于及时地为其制定治疗的方案。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胆道结石,但效果并不理想[1-2]。有资料显示,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胆道结石的准确率较高。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比较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胆道结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胆道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32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3-4]:1)其病情经病理学检查被确诊为胆道结石。2)其对治护的依从性较高。在这32例患者中,有男18例,女14例;其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为(52.63±3.38)岁。

1.2 方法

对这32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和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方法为:在进行检查前,让患者禁食、禁水12 h。在检查开始前,让患者适当地饮水,以保证其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充盈。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emens Definition As 64排128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常规扫描。让患者取仰卧位,指导患者呼气及吸气的方法,让其在检查时延长屏气的时间。操作人员要保证在其一次屏气内完成扫描。沿着患者膈顶至肝脏下缘的方向对其进行CT机平扫。设置扫描的参数: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10 mas,螺距为128×0.6 mm,层距和层厚均设置为5 mm。对扫描所得的原始图像进行重建。进行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的方法为:1)采用GE Singa HDI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及8通道体线圈对患者进行检查。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轴位呼吸触发T2WI脂肪抑制扫描。设置扫描的参数:FOV(扫描野)为42 cm,矩阵为320×224,激励次数为2次,带宽为41.67 kHz,TE(恢复时间)为80 ms,ETL(回波链长度)为18。2)对患者进行梯度回波序列屏气T1W1冠状位扫描。设置扫描的参数:矩阵为288×128,激励次数为1次,带宽为65.50 kHz,TR(重复时间)为240 ms,TE为“MIN FULL”。3)对患者进行冠状位2D FIESTA序列扫描及脂肪抑制T1梯度回波序列扫描。设置扫描的参数:2D FIESTA:FOV为36 cm,矩阵为224×224,激励次数为1次,带宽为100 kHz,TE为“MIN FULL”;梯度回波T1:矩阵为288×160,激励次数为1次,带宽为31.25 kHz,TR为190 ms,TE为最小,ASSET(边界扫描测试)为2.0。4)对患者采用二维模式进行斜冠状位屏气脂肪抑制扫描。设置扫描的参数:层厚为60 mm,每12°扫描1层,共扫描12层,FOV为35 cm,TR为6000 ms,TE为最小,矩阵为320×192,带宽为62.50 kHz。5)对患者采用三维模式进行冠状位呼吸触发脂肪抑制扫描。设置扫描的参数:FOV为38 cm,矩阵为320×192,带宽为41.67 kHz,扫描层厚为3.2 mm,间隔为0 mm。扫描完成后在AW 4.5工作站上处理图像。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用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诊断这32例患者病情的准确率

对这32例患者进行CT常规扫描时,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为84.38%。对这32例患者进行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时,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为100%。与用CT常规扫描检查相比,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这32例患者病情的准确率较高(χ²=5.423,P<0.05)。详见表1。

表1 这32例患者接受不同检查诊断结果的比较

2.2 这32例患者接受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的影像学表现

对这32例患者进行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时,其不同位置结石的影像表现为:1)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左、右肝管及肝内外胆管均扩张,且有多个边界清晰的低回声结节。2)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总管的上段轻度扩张,其胆总管的下段稍狭窄且有充盈缺损影。3)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显示欠佳、体积缩小,其胆囊底及胆囊管可见部分充盈缺损,其胆囊体内可见泥沙样充盈缺损。

3 讨论

胆道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胆道结石患者的病情若较重,可发生胆道梗阻等多种并发症。对该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有利于及时地为其制定治疗的方案。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密度分辨率高的优点。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胆道高密度结石的准确率较高。但用该检查诊断胆道等密度结石的准确率较低,且为患者使用辐射剂的剂量较大,易使其身体受到损伤。对胆道结石患者进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可清晰、直观的观察其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5-6]。但该检查方法具有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且可使患者的身体受创,使其发生多种并发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操作简单、创伤性小等优点。采用该检查方法可对患者的胆道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用多层螺旋CT检查相比,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患者病情的准确率较高(P<0.05)。可见,与用多层螺旋CT检查相比,用磁共振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胆道结石的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冠状胆道磁共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冠状切口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