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针对性口腔护理的效果

2018-12-20 01:16丁竹青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颌骨口腔溃疡生理盐水

丁竹青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口眼科, 山西 临汾 041099)

颌骨骨折包括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遭遇交通事故、摔伤、被暴力击伤等是导致患者发生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局部疼痛、肿胀、颌骨功能障碍及牙列咬合关系异常等。该病患者常伴有头面部及其他脏器损伤。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及建筑施工事故的增多,颌骨骨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上常用内固定术治疗该病。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科学有效的口腔护理能减少其口腔内的细菌,促进其分泌唾液,提高其口腔的自洁功能,预防其发生口腔并发症,促进其骨折的愈合[1]。针对性口腔护理是指根据患者口腔的具体情况对其采取科学护理措施的一种护理模式。为探讨对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针对性口腔护理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进行内固定术的120例颌骨骨折患者。这些患者均不存在进行内固定术的禁忌证,其发病前牙列基本完整,未患有牙周疾患。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8例(63.33%),女性患者22例(36.67%);其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36.79±6.72)岁;其中有开放性骨折患者18例(30%),有封闭性骨折患者42例(70%)。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9例(65%),女性患者21例(35%);其年龄为20~64岁,平均年龄为(37.20±6.68)岁;其中有开放性骨折患者20例(33.33%),封闭性骨折患者40例(66.67%)。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口腔护理。具体的方法是:在患者用餐后为其使用蘸有生理盐水的医用卫生棉球擦洗其口腔及牙齿。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口腔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进行针对性口腔护理的必要性、预期效果及操作方法,提高其对针对性口腔护理的配合度。2)用口镜轻轻拉开患者的口角。用手电照射患者的口腔,观察其手术切口是否发生红肿等情况,观察其颌间结扎钢丝是否刺激其口腔前庭黏膜。每天观察1次。操作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以防其手术切口裂开。3)在患者用餐后,使用牙科探针轻轻取出积存在其牙弓夹板、钢丝间缝隙及牙齿间的食物残渣等异物。使用尖端缠有片状消毒棉球的枪状镊子清洁患者的口腔。让患者用漱口液漱口。让患者取半卧位。由两名护理人员同时使用口镜朝斜上方拉开患者的口角,充分暴露其口腔。用注射器吸取生理盐水。将注射器连接去掉针头的头皮针。然后由一名护理人员用注射器内的生理盐水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冲洗患者的口腔,重点冲洗其牙间隙、颊部、牙龈沟等部位,直至其口腔清洁。另一名护理人员将吸引器放在患者口腔的最低点,吸出其口腔内的生理盐水,防止其发生误吸生理盐水的情况。在为患者冲洗口腔时,应避免注射器及吸引器刺激其口腔黏膜及切口,导致其发生咽部反射。冲洗完成后细心地擦净患者的面部及口角。若患者发生口角溃烂的情况,可使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其溃烂的部位。若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则使用双氧水冲洗其口腔。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根据《口腔预防医学》中的相关标准判定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2]。患者的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越高,表示其口腔的清洁程度越差。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感染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s)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及牙龈指数(±s)

组别 例数 软垢指数 牙龈指数对照组 60 1.98±0.24 2.21±0.23观察组 60 1.33±0.14 1.50±0.11 t值 18.121 21.571 P值 0.000 0.000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发生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感染的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后两组患者发生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感染的情况[n(%)]

3 讨论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和分泌消化液的重要场所,也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通道。口腔极易聚集和滋生微生物。内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颌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使用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能将错位的颌骨复位,恢复患者的咬合能力。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术需在其口腔内进行手术或术区与其口腔相通。术后该病患者需长时间固定颌骨,其进食、说话、咀嚼、吞咽等口腔运动被限制,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及血液等易滞留在其口腔内,且其口腔的自洁功能会降低,易发生出血、口臭、牙龈红肿、口腔溃疡等口腔并发症,甚至发生全身性感染。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存质量[4]。因此,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应在术后保持口腔清洁,从而促进其骨折愈合。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科学有效的口腔护理可减少其口腔内细菌的滋生,维持其口腔清洁,预防其发生口腔并发症[5]。对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传统口腔护理会因钢丝、牙弓夹板的阻碍而无法有效地清洁其口腔[6]。对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针对性口腔护理可清洁到其口腔内的死角,减少因棉球接触口腔黏膜引发的不适感,清除其口腔内的异物,改善其口腔环境,增进其食欲,促进口腔血液循环及切口愈合[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针对性口腔护理可有效地清洁其口腔,降低其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颌骨口腔溃疡生理盐水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自制生理盐水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PHBV膜与珊瑚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