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预警性护理的效果评价

2018-12-20 01:16赵君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镜检查胃镜胃肠

赵君君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指在患者处于全麻的状态下对其进行胃肠镜检查。对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是诊断胃肠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与对胃肠疾病患者进行传统的胃肠镜检查相比,对其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具有检查的用时短、患者的痛苦少及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对其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检查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检查的安全性[1]。在本文中,笔者对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对此类患者进行预警性护理对预防检查后其发生并发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06例患者。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53例患者设为比较组,将其中接受预警性护理的53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在比较组患者中,有男30例(占56.6%),女23例(占43.4%);其年龄为18~80岁,平均年龄为(48.96±6.94)岁;其中,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有25例(占47.17%),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有22例(占41.51%),接受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有6例(占11.32%)。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29例(占54.72%),女24例(占45.28%);其年龄为20~79岁,平均年龄为(48.67±6.73)岁;其中,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有24例(占45.28%),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有22例(占41.51%),接受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有7例(占13.2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此期间,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预警性护理,方法是:1)成立预警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组成预警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开会讨论患者在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后常见的并发症,并总结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同时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标准评估患者在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将患者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分为Ⅰ级~Ⅴ级,级别越高表示患者在检查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越高),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检查前的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向其交代进行此项检查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评估其身体状况,了解其过敏史及疾病史。对于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在检查前遵医嘱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待其病情稳定后再对其进行检查。在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检查,以防其在检查的过程中因过于紧张而降低麻醉药的药效,导致其出现疼痛感或不适感。另外,提前在检查室内准备好葡萄糖溶液、止吐药及相应的抢救设备,以便在患者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3)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后,认真核对其个人信息(包括其年龄、性别、就诊的科室及检查的项目等),协助其保持正确的体位,并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麻醉。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清理患者口鼻内的分泌物,防止其发生舌后坠、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若患者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血压骤降、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并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处理。4)检查后的护理。在检查结束后,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其口鼻内的分泌物,以防其因误吸呕吐物而发生呛咳。在检查结束后5 min内,协助患者进行吸氧,以保持其呼吸通畅,提高其血氧饱和度。遵医嘱为患者补液,以防其发生脱水或低血糖等情况。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若患者自述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将此情况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找出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的原因。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让其离开医院。在患者离开医院前,告知其在24 h内不能饮酒、驾车,并保持清淡的饮食。告知患者在检查后首次排便时应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若其大便的颜色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则表示其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应让其立即回医院就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检查后发生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呛咳、腹痛、低血糖等)的情况。在患者离开医院前,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此调查表包括护理专业技能、服务态度、仪容仪表、沟通能力等评分指标,满分为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检查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检查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比较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检查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

试验组患者与比较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平均评分分别为(90.26±3.52)分与(80.34±2.96)分,二者相比,t=15.703,P<0.05。

3 讨论

对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是诊断其是否罹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2]。在对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其处于浅麻醉的状态,可显著减弱其吞咽反射和呕吐反射,从而可简化检查的流程,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但患者在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后其机体仍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出现心动过缓、呕吐、低血糖等并发症[3]。因此,临床上应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检查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预警性护理的实质是一种超前的预防性护理,即在风险事件未发生前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来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常规护理相比,预警性护理更加强调事前预防而非事后补救[4]。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预警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检查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镜检查胃镜胃肠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