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研讨

2018-12-20 01:15武增秀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呼吸科呼吸肌疗法

武增秀

(吕梁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山西 吕梁 033000)

COP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1]。COPD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使其出现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呼吸衰竭、胃溃疡等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对其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降低其生活的质量。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无创呼吸机对COPD患者进行治疗。临床实践证实,为COPD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阻止其病情进一步发展。有研究表明,肺康复疗法也是治疗COPD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用肺康复疗法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吕梁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2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47例,女14例;其年龄为56~67岁,平均年龄为(63.90±4.37)岁;其体重为52~77 kg,平均体重为(65.78±10.09)kg。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48例,女13例;其年龄为57~68岁,平均年龄为(63.82±4.45)岁;其体重为53~78 kg,平均体重为(65.87±10.06)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患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患者患有血液疾病。2)患者长期酗酒。

1.3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使用抗氧化剂、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试验组患者使用肺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COPD患者因长期患病易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呼吸科医师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治愈该疾病的病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与治疗。2)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呼吸科医师向患者介绍COPD的发病原因、治疗的方法及吸烟对病情的危害等,并向其发放《COPD健康知识手册》,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提高其对肺康复治疗的依从性。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训练。呼吸治疗师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告知其将左手放在胸部,将右手放在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地吸气时,腹部向上隆起,然后,用放在腹部的手与腹部进行对抗用力;呼气时,腹肌收缩,放在腹部的手随之下沉。在进行呼吸肌训练的过程中,患者胸前的手始终保持不动。每次进行呼吸肌训练的时间为3~5 min,2~4次/d。4)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锻炼。运动体疗师告知患者通过使用哑铃、拉力器等器械进行上肢运动锻炼。进行上肢运动锻炼的初始时间为5 min/次,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的时间至22 min/次。1次/d。同时,告知患者通过散步、慢跑、爬楼梯及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进行下肢运动锻炼。进行下肢运动锻炼的初始时间为10 min/次,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的时间至25 min/次。1次/d。5)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呼吸治疗师为PaO2<60 mmHg的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将氧流量控制在0.5~2.5 L/min,将吸氧的时间控制在12~14 h,1次/d。6)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呼吸科营养师告知患者少食多餐,多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避免食用碳水化合物。同时,根据患者的体质指数,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VC的水平、PaCO2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VC的水平、PaCO2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其PaCO2的水平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FVC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更高,其PaCO2的水平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的比较()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FEV1(%) FVC的水平(L) PaCO2的水平(mmHg) PaO2的水平(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61 55.36±10.44 60.17±13.22 2.01±0.36 2.41±0.55 55.03±5.32 46.44±0.52 68.32±6.41 80.36±7.22对照组 61 55.38±10.42 55.82±10.53 2.02±0.35 2.22±0.31 55.04±5.33 52.33±8.31 68.36±6.45 69.11±8.52 χ²值 2.1564 8.9633 2.1114 12.0232 2.8965 15.1152 2.0023 20.151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COPD患者常因气道重塑、支气管纤维化、气管狭窄等,导致其肺功能下降,从而降低其生活的质量[2]。因此,改善肺功能是治疗COPD的主要原则[3]。本次研究中的肺康复疗法包括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锻炼、呼吸肌训练,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等。其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可提高其对治护的依从性,从而促进其康复。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能够保证其营养供给,从而增加其呼吸肌的耐力。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锻炼、呼吸肌训练可有效地改善其呼吸困难的症状。对患者进行氧气治疗能够纠正其缺氧状况。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FVC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其PaCO2的水平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FVC的水平、PaO2的水平及FEV1更高,其PaCO2的水平更低。这说明,用肺康复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呼吸科呼吸肌疗法
CBL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探索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
PBL教学模式在八年制早期接触临床呼吸科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