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探讨

2018-12-20 01:15卢灵锋钟志戎樊岷伟姬文芬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健康人微血管半胱氨酸

卢灵锋,钟志戎,吴 昆,樊岷伟,姬文芬

(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 宜宾 64400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DN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所致的肾小球硬化症。临床实践证实,DN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Hcy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Hcy是人体产生的一种毒素,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产物。临床实践证实, 2型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导致其肾小管不能对尿蛋白进行过滤,从而使其体内Hcy的水平异常升高。有研究表明,Hcy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诱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而加速其罹患DN的进程。本文主要探讨血清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55例T2DM患者和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9例健康人。按照24 h尿白蛋白排出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这55例T2DM患者分为DN组(Uaer>30 mg/24 h)和NDN组(Uaer<30 mg/24 h),其中,DN组患者有28例,NDN组患者有27例。将29例健康人作为NC组。在DN组患者中,有男15例,女13例;其年龄为51~80岁,平均年龄为(64.5±7.6)岁)。在NDN组患者中,有男13例,女14例;其年龄为43~82岁,平均年龄为(62.9±11.2)岁)。在NC组健康人中,有男14例,女15例;其年龄为51~75岁,平均年龄为(61.7±6.5)岁)。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详情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岁,)

表1 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岁,)

注:*与DN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年龄DN组 28 64.46±7.56 NDN组 27 62.89±11.16*NC组 29 61.69±6.52*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DN组患者的病情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关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1]。2)NDN组患者的病情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3)NC组健康人均经血糖、空腹血糖检测和糖耐量试验证实未患有糖尿病。4)患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患者患有1型糖尿病。2)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3)患者合并有其他急慢性肾脏疾病(如急性肾衰竭、肾结石、肾囊肿等)。4)患者的心、肝功能不全。5)患者患有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疾病等。6)患者合并有感染性疾病。7)患者罹患肿瘤。8)患者近期服用过影响肾功能的药物。

1.3 方法

1)采集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并在4 h内对其静脉血进行血清分离。2)采用雅培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FBG、Hcy的水平。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这些研究对象血清Hcy的水平,采用己糖激酶法检测这些研究对象血清FBG的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NDN组患者、NC组健康人相比,DN组患者血清Hcy的水平更高;与NC组健康人相比,DN组患者和NDN组患者血清FBG的水平更高,P<0.01。DN组患者和NDN组患者血清FBG的水平相比,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Hcy、FBG水平的比较()

表2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Hcy、FBG水平的比较()

注:*与DN组相比, P<0.01。

组别 例数 HCY的水平(umol/L)FBG的水平(mmol/L)DN 组 28 23.86±4.15 11.36±1.54 NDN 组 27 16.01±2.70* 10.00±1.62 NC 组 29 11.78±3.35* 5.54±0.76

3 讨论

糖尿病是指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致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临床实践证实,胰岛素不仅在糖代谢、脂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与蛋白质代谢、氨基酸代谢也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导致T2DM患者发生Hcy代谢障碍的原因之一。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Hcy的水平异常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病有关[2]。李艳志等[3]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导致T2DM患者发生DN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DN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存在遗传因素、高血压、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有关[3]。笔者认为,血清Hcy在DN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加速Hcy的自身氧化,从而产生过量的氧自由基,进而造成肾组织细胞的凋亡。2) Hcy可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eNOS(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降低微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管舒张因子的数量,从而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4]。3)血清Hcy的水平异常升高后,可自发形成同型半胱氨酸巯基内酯化合物,其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可形成复合体,随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NDN组患者、NC组健康人相比,DN组患者血清Hcy的水平更高;与NC组健康人相比,DN组患者和NDN组患者FBG的水平更高。这说明,血清Hcy的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具有相关性。这一研究结果与赵弋于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李剑波等[7]的研究结果表明,血清Hcy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预测因子。

综上所述,血清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健康人微血管半胱氨酸
基于16S rRNA测序比较探讨气虚证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化学位移MRI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胰腺脂肪含量的比较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健康人体内伐昔洛韦缓释片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