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头—盆环牵引疗法对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矫形治疗的效果

2018-12-20 01:15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1期
关键词:状面矫形畸形

曾 文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416医院骨科,四川 成都 610051)

脊柱畸形是指脊柱的冠状位、矢状位或轴向位偏离了正常的位置,使脊柱的形态发生异常改变的情况[1]。近年来,重度脊柱畸形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人员发现,用头—盆环牵引疗法对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矫形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该疗法的有效性,本文对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2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其年龄最小的为13岁,年龄最大的为38岁,平均年龄为(18.37±5.33)岁;在他们中,有27例存在严重脊柱侧后凸的患者,有25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有2例结核性脊柱畸形患者。

1.2 方法

在这27例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头—盆环牵引疗法对其进行矫形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1)在进行治疗前,为患者剃头,然后指导其侧卧于海绵床上。2)将患者的髂前上棘作为穿刺骨针的进针点,将其髂后上棘作为出针点。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后,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其进行局部麻醉。用尖刀在进针点的位置点刺一个深至骨质的小孔,经该孔击入(深度至骨质)4.0穿刺骨针,并适当调整骨针的方向。向出针点方向继续击入骨针,将其从出针点穿出。调整骨针两端的距离,用纱布对针孔进行加压包扎。患者若患有骨质疏松症,可为其置入双骨针。协助患者翻身,重新对其手术部位进行消毒,然后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其对侧部位置入骨针。3)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其头部用薄板托住,以便为其安置头环。将头环安置在患者眉弓、枕骨隆突的平面,使头环与其皮肤的间距基本相等。对安置头环的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该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10~12枚专用螺钉固定好头环。将头环与盆针安装好以后,将患者送回病房。4)在手术结束3~5 d、患者逐步适应头环后,再为其安装盆环及4根支撑立柱。用螺钉及连接块将盆环固定在骨盆针上,然后为其安装4根立柱。在安装立柱时,让助手固定好患者的头环,将其头部向上牵引,并使其头部维持中立位,不做侧屈、旋转、前屈、后伸的动作,以确保其颈前后的受力均衡。逐渐调整螺母,按先快后慢的原则升高立柱,充分发挥4根立柱对脊柱的支撑作用。在进行上述操作的过程中,患者若出现不适的症状,可让其休息数日(一般为1~3 d)后再对其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牵引的总长度应达到5~12 cm,个别患者可达到20 cm。在对患者进行上述治疗的过程中,应定期对其进行全脊柱X线片的复查。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接受治疗前后这27例患者身高、矢状面的失平衡距离及Cobb’s角的变化情况。患者矢状面的失平衡距离越短、Cobb’s角越小,表示其脊柱侧弯的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录入SPSS 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接受治疗后这27例患者的身高变高、矢状面的失平衡距离变短、Cobb’s角变小,P<0.05。对这27例患者进行1~2年随访的结果显示,其脊柱的矫正效果良好,均未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小腿肌力减弱的现象。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前后这27例患者身高、矢状面的失平衡距离及Cobb’s角的对比 (±s)

表1 接受治疗前后这27例患者身高、矢状面的失平衡距离及Cobb’s角的对比 (±s)

时间 例数 身高(cm) 矢状面失平衡距离(cm)Cobb’s角(°)接受治疗前 27 136.22±10.31 4.31±0.89 75.42±13.95接受治疗后 27 144.93±8.64 1.89±0.97 26.78±11.03 t值 3.365 9.552 14.212 P值 0.001 0.000 0.000

3 讨论

脊柱畸形可依据发病原因分为特发性脊柱畸形、先天性脊柱畸形(包括先天性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畸形及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间质性脊柱畸形及创伤性脊柱畸形等[2]。脊柱畸形患者可因脊柱的冠状位、矢状位或轴向位偏离正常的位置,导致脊柱的形态发生异常改变,从而影响其外形的美观和躯体的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重度脊柱畸形是指患者脊柱侧弯的角度>135°,主要包括后凸畸形与侧弯畸形。该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普遍较小,且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该病患者还可因脊柱畸形、僵硬、压迫腹腔与胸腔,出现心肺功能受损的现象[3]。因此,对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矫形手术对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进行治疗。不过,该手术的操作复杂、风险系数高,术后患者易出现并发症。有研究人员发现,在患者接受矫形手术前用头—盆环牵引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可促使其脊柱周围的软组织慢慢移动、松解、延长,使其弯曲的脊柱慢慢伸直,从而可降低其脊柱后凸的侧弯角度,调节其软组织的张力,甚至将重度脊柱畸形转变为中、轻度脊柱畸形,进而可简化手术操作的流程,降低其手术的风险[4]。

笔者认为,在对重度脊柱畸形患者采用头—盆环牵引疗法进行治疗时,需对其进行科学的护理,以确保其手术的效果。具体的护理方法为:1)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器官受压的现象,使其出现食欲降低、消化不良的现象,进而可出现营养不良、消瘦及贫血等症状。因此,应指导患者多吃富含粗纤维、高蛋白、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以改善其体质,增强其体能。2)加强对患者进行牵引护理。保持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对该部位的皮肤进行2次消毒,预防其发生感染。患者在进行牵引的过程中若出现疼痛的症状,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适当调整其盆针与头钉的位置或为其使用止痛药等[5-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用头—盆环牵引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其脊柱侧弯的程度。

猜你喜欢
状面矫形畸形
矫形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请您诊断
颈椎矢状面参数的研究进展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矫形工艺对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不同温度矫形的7N01铝合金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3D打印技术在矫形鞋垫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