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

2018-12-20 08:44鲍统文
赢未来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生活化小学数学

鲍统文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生活化

家庭作业生活化,就是结合自然、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从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的撞击、交流中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掌握知识。通过这些作业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一、在生活中观察。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观察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到生活实际中来。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前,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在家观察一些蝴蝶、窗户、房子等平面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发现?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些轴对称图形。又如在学习小数前,让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不仅可以使他们在观察实践中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而且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们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二、在生活中记录。

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记录,写下他们的想法,记下一些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生活實践中的数学新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数学日记是数学记录最好的方法。1、可以记下“每日一题”,记录下每天中经历的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题。2、可以写写数学体会,体会到某一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在学习了“找规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找规律方面的数学知识,比如妈妈穿衣搭配问题,节日同学之间互相赠送贺卡计算贺卡总数,几个好朋友一起拍照存在的不同排法问题等等。3、可以写一写数学发现和数学思考……

在学生的数学日记中,我看到了他们心灵深处闪动的美丽火花,看到了他们心灵深处留下的许许多多的数学烙印,我想通过数学日记一定会让他们终身享受学会生活中的数学思考的价值。

三、在生活中调查。

数学调查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数学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在学习了“对称、平移、旋转”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具有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的实物,并写出小调查。学习了升和毫升后,让孩子们自己去超市调查记录哪些物品用升作单位,各是多少升,哪些物品用毫升作单位,各是多少毫升。学习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实地测量或在报纸网上查找资料来的办法来收集一段时间内本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的数据,并制作成折线统计图。也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

在调查统计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好活动小组,并协作组长对每组成员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合理的分工,以确保每个人都既能得到独立训练,又能进行合作,使小组的团队精神能得到发挥。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辅导,帮助学生了解搜集、处理资料的一般方法,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生活中调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运用于生活去,并使学生在此活动中更加热爱生活,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的生活。

四、在生活中实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作业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在生活中实验。

如: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家中消毒液的说明书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药水给厨房用品消毒。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让学生实地操作,测量计算出自己住的小房间的面积,吃饭桌子的面积等。这样的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又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开展数学实验活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实验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工具,改变当前为知识而教的现象,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五、在生活中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数学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通过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探索,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特殊的家庭作业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