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饮食护理现状

2018-12-21 11:19袁琳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饮食护理现状

袁琳萍

[摘要]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多见于病程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典型临床表现有食欲下降、早饱、上腹部饱胀不适、腹痛、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GDP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GDP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也备受关注,其中饮食护理,是GDP综合性治疗和护理中最基本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该文主要以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现将近5年DGP的饮食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饮食护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b)-0089-03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糖尿病患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多见于病程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典型临床表现有食欲下降、早饱、上腹部饱胀不适、腹痛、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GDP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GDP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也备受关注,其中饮食护理[1],是GDP综合性治疗和护理中最基本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该文主要以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现将近5年DGP的饮食护理现状综述如下以期为改善GDP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

DGP发病机制现阶段尚无统一定论,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认为主要与自主神经病变、高血糖、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失调等因素有关。自主神经病变[2]学说认为自主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肠壁内在神经系统)支配胃肠道运动,自主神经改变可引起迷走神经脱髓鞘改变,进而胃底、胃窦部收缩力减弱,胃运动功能减弱,胃排空延迟,导致胃轻瘫。高血糖状态能够改变胃排空速率,抑制消化间期移行复合运动Ⅲ期出现,甚至缺失,引起胃收缩能力降低、异常的胃电节律、胃压力失常等症状,进而导致胃排空延迟;胃排空延迟又进一步使血糖难以控制,二者形成恶性循环[3]。幽门螺杆菌感染为GDP发病重要因素,有报道显示[4],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越高,且合并胃轻瘫的发生率也越高。

2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饮食营养现状

DGP患者由于胃肠动力不足、消化不良等原因,其胃肠道对于食物的吸收能力大大减弱,很容易造成DGP患者营养不良。何健[5]将住院30例GDP患者分为正常人组、单纯胃轻瘫组和GDP观察组采用多项综合指标(体质指数BMI、营养指标测定、血脂分析)进行营养状况分析,结果显示,GDP观察组中8例(26.70%)患者存在体重过低情况;12例(40.00%)白蛋白低于正常值;6例(20.00%)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值;8例(26.70%)高密度脂蛋白高于正正常值;单纯胃轻瘫组中有9例(30.00%)白蛋白低于正常值,该数据提示GDP患者普遍存在体重过低、体内蛋白质水平低下,脂肪代谢紊乱等营养不均衡,GDP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营养检查,多方面进行评价,在日常饮食中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以防止营养不良。

3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GDP治疗的基础,对缓解患者胃肠道症状及降低血糖至关重要。万青等[6]认为GDP饮食管理应由内分泌专科医生、营养师与专科护士组成管理团队,根据患者症状、进食状况、心理状态、血糖、体质等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并及时作出调整。

3.1 一般饮食护理

降低血糖、减轻胃肠负担是饮食护理主要目的,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规律饮食方式,就是患者入院后,由专门营养师计算其每日能量消耗,而后根據其能量消耗进行饮食供给,以达到热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保持理想体重,有研究[7]显示,GDP患者摄入热量应按每天25~30 kcal体重,每日饮食碳水化合物占50%~60%,严格限制蔗糖、蜂蜜、糖果、含糖饮料、水果及各种酒类等摄入;脂肪占30%,20~30 g/d,宜选用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等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蛋白质占15%,以动物蛋白为主;另外应减少或避免进食肝、肾、蛋黄等富含胆固醇食物,尽量多食富含维生素A或维生素E的食物,如胡萝卜、玉米等。各餐进食量主要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和治疗情况分配,原则上要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分配各1/3或1/5、2/5、2/5,保证三大营养物质平衡。

3.2 特殊饮食护理

3.2.1 进餐时间的调整 上文提到,DGP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是引发胃排空延迟的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胃排空障碍与血糖水平存在很大的关联,高血糖可引起胃、十二指肠动力障碍、胃排空延迟且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所以临床上均改用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7]。而在胰岛素注射时间和进餐时间上,国内专家有不同观点,邓锦云[8]认为,糖尿病患者应于进餐后每30 min测血糖曲线和B超检测胃排空率,调整胰岛素注射时间和进餐时间,患者胃排空率<60%,则应于注射后10 min进食;胃排空率60%~70%,则应于注射后15 min进食;胃排空率70%~80%,则应注射后20 min进食;胃排空率>80%,则应注射后30 min进食。沈春瑾等[9]研究证明:GDP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DGP患者胃排空延迟现象,常规餐前30 min注射胰岛素已不能充分发挥降血糖作用,而且会造成血糖难以控制,同时也增加了低血糖风险,因此应改为餐前10~15 min注射胰岛素,而后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用药时间及剂量,以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目的。

总之,进餐时间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正确协调好进餐与胰岛素注射时间,使胰岛素发挥作用高峰与血糖浓度高峰期吻合,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GDP症状。

3.2.2 进餐次数调整 GDP患者餐后胃排空延缓,为了不使餐后血糖过高,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目前,我国多数医院将GDP患者一日3餐分为一日5~6餐,分别于早晨、中午、下午、睡前安排进餐,餐间安排适量进食点心,以减轻餐后高血糖,同时避免餐前饥饿,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再逐渐减少进餐次数,恢复到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方式[10],该方式的优点在于可降低患者胃肠压力,同时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缺点在于患者对进餐时间不能准确把握。郎银枝等[11]提出可通过测定患者胃排空率来安排饮食,优点是量化、直观、操作性强,缺点在于检查手段较繁琐,花费大,患者依从性较差。徐丽燕等[12]通过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个性化饮食在DGP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观察组患者除少食多餐、规律饮食外,另外使用超声对患者的胃排空率进行检测;若胃排空率<60%,注射胰岛素后15 min内进餐,若患者胃排空率在60%~70%之间,则在注射胰岛素20 min内进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0%,远高于对照组76.30%。

3.2.3 食物成分调整 临床上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原因是高纤维的食物可延迟胃排空,能够增加饱腹感,但对于GDP患者来说胃排空时间本来就已经延迟了,若再食高纤维素食物,则胃排空时间更加延迟,且影响蛋白质吸收,进而增加DGP的症状,因此DGP患者应限制高纤维素饮食[13]。孙小莉[14]将48例DGP患者进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对其食物成分进行了调整,给予低纤维饮食,干预时间8周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1.7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9.20%,分析其原因为高纤维食可减弱食物消化,延长胃排空,加重了DGP症状,应限制高纤维食物摄入量。李艳艳[15]研究也提示,芹菜、白菜、马铃薯等蔬菜富含大量纤维素,虽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但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如腹泻、腹胀等,对无机盐、维生素B及蛋白质吸收造成影响,同时还导致体内形成植物胃石,加重胃排空延迟,故应限制DGP患者高纤维食物摄入量,每日患者蔬菜摄入量应控制在150~200 g之间,同时要加强DGP患者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

3.2.4 食物形态调整 固体食物密度大、硬度高,其消化难度较流质食物难度大,DGP患者若长期食用固体食物,容易延长胃排空时间,减少营养物质吸收,故临床多建议DGP患者应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最好的方法将固体食物加水浆化,做成流质食物[16]。王俊星等[17]研究表明,固体食物消化过程长、吸收慢,容易造成血糖的波动,引发严重酮症酸中毒或各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家属为其提供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避免煎、炸、难以消化的食物,这样以便更好控制血糖,防止因高血糖引发胃排空延迟。

3.3 配合饮食相关的护理

3.3.1 减少胃反流 胃排空延遲、饮食量过大等都会引起胃反流,胃反流不仅会造成食物浪费和营养吸收不足,同时酸性胃液可能会灼伤消化道,引发感染等症状,降低DGP患者的生活质量。叶文娣等[13]研究发现,胃排空延迟胃内酸性浓度过高,故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少食酸性食物如橙汁、西红柿等,以减少胃酸不适症状;同时避免饱餐,饮食量过大会减慢胃的排空,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胃内容物容易返流,造成胃损伤,所以建议患者饭后抬高床头或者直立,避免平卧以提高胃的倾斜度,减少胃返流。

3.3.2 中医适宜技术 郭文佳等[18]研究耳穴埋豆联合饮食治疗GDP临床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饮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豆,干预1个月后,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63.30%,2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媛媛[19]对GDP患者中医辩证施护时提到饮食调护同时配合耳穴贴压和穴位按摩内关、中脘、合谷等穴起到健脾止吐的作用。

3.3.3 运动的护理 GDP患者在合理的饮食调整下,配合适量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胃肠蠕动,提高患者消化功能,从而提高饮食治疗效果,郎银枝等[11]建议GDP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强度适宜的有氧运动,最好餐后1 h运动,运动量增加,要增加饮食量,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发生低血糖及时食用,并随时携带糖尿病患者卡片。

3.3.4 健康教育 合理的饮食指导有助于控制患者胃排空延缓及稳定血糖,但患者出院之后往往不能自我控制饮食,导致胃轻瘫复发。鲍敏敏[20]认为应向患者讲解饮食对改善胃轻瘫症状和稳定血糖重大作用,让患者坚持按照要求进餐,禁止改变进餐时间、食物形态、数量,避免消化不良及胃排空延长,积极主动参与到疾病斗争的自我管理中。

4 问题与展望

GDP是现阶段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降糖药物的吸收,使胰岛素注射剂量及时间与进食不相匹配,给治疗带来困难,导致不可预测的血糖波动,加速GDP病情进展。现阶段针对DGP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护理、运动疗法、中医治疗等,其中饮食护理需要贯穿于GDP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所以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对GDP患者进餐时间、次数、饮食形态、食物成分以及进餐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实践证明可有效缓解GDP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中医技术博大精深,还需要继续推广和深入研究,加大GDP治疗中中医护理的应用。总的来看,DGP患者的护理必须落实“长久、规律、科学”的原则,这样才能更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胃轻瘫危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梅丽,叶超英,潘勇莉,等.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胃排空时间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99-101.

[2] 杨晓晖,丛佳林.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与处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3):369-370.

[3] 褚璐,王建军,邢晓燕.糖尿病胃轻瘫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4,9(9):1181-1183.

[4] 马媛.2型糖尿病不同病程及合并胃轻瘫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6):122-123.

[5] 何健.30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营养状况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9):833-835.

[6] 万青,谢凌.个体化饮食治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道症状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4,6(5):391-393.

[7] 张艳萍.36例糖尿病胃轻瘫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5):803,808.

[7] 阮传青.2型糖尿病胃轻瘫50例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6):105-106.

[8] 邓锦云.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饮食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5(10):275.

[9] 沈春瑾,饶颖臻,朱颖,等.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6):905-906.

[10] 韦姣,林静.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护理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5):455-456.

[11] 郎银枝,王国君.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全方位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4):62-63.

[12] 徐丽燕,井琼,周仙花.个性化饮食干预在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6):80-81.

[13] 叶文娣,陈立群.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治疗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4下旬刊):32-33.

[14] 孙小莉.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9):137.

[15] 李艳艳.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1):196-197.

[16] 贾晓伟.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饮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36):237-238.

[17] 王俊星,张坤,戚加秀,等.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应用精细护理的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507-509.

[18] 郭文佳,孟海雷,邹小蜂.耳穴埋豆联合飲食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6):76-77.

[19] 张媛媛.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0):1242-1243.

[20] 鲍敏敏.个性化饮食干预对糖尿病并发胃轻瘫患者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4):18-19.

(收稿日期:2018-05-15)

猜你喜欢
饮食护理现状
饮食护理干预对胃炎胃溃疡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关于晚期肿瘤病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