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分层培训方法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8-12-25 12:07白煜峡张弘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供应分层考核

何 柳, 张 辉, 白煜峡, 张弘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乌鲁木齐 830054)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作为融医院护理、消毒、灭菌、感染、机械、工程、管理等为一体的专业科室[1],其服务质量影响到整个医疗机构的院内感染及医疗事故发生机率[2-4]。由于工作特殊性,CSSD科室工作人员在学校及临床科室积累的经验无法应用到本科室的实际工作中,故需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培训。分层培训是指制定出系统、可操作性强的技能培训方法分层应用到不同经验层面、学历层面的人群[5]。由于CSSD人员结构、学历层次、工作分工上差异较大,制定统一的学习方案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6-7],分层培训是较好的手段,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8]。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实施分层培训,取得较好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像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室所有在职员工共计67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例、女性51例,年龄23~52岁,平均(38.05±12.12)岁,中专及以下学历为38例,大专20例,本科及以上9例,消毒供应专业工龄5~15 a,平均(9.12±5.67) a,工人17例,护士16例,护理师19例,主管护师15例。纳入标准:(1)消毒供应室工作年限>5 a;(2)调查期间半年内未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离异、丧偶、重大疾病);(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参加培训期间累计脱岗时间>1个月;(2)调查期间进修、学习、休产假的护士;(3)中途退出培训者。

同时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内、外、妇、儿、手术室、急诊重症共90名护士作为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年龄22~45岁,均为女性,纳入标准:(1)工作时间>5a;(2)调查期间半年内未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离异、丧偶、重大疾病);(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研究期间辞职、转科、转岗的工作人员;(2)不愿配合调查的工作人员。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分层培训前、后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水平、工作人员知识能力考核、业务完成情况及不良事件、职业伤害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分层培训前实施常规培训,常规培训和分层培训的培训时间、考核时间和方式及基础知识培训内容相同。

1.2.1 分层培训前(常规培训) 2012年1月-2014年1月实施常规培训,即对供应室所有在职职工进行消毒供应基础知识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1个月1次,每次30 min,培训后进行考核,每年再组织一次全面考核。

1.2.2 分层培训 2014年2月-2016年12月进行分层培训,1个月1次,每次30 min,培训后进行考核,每年再组织一次全面考核,具体培训方法见图1。

1.3观察指标

1.3.1 满意度调查 培训前、后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供应室工作人员满意度及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1)工作人员培训满意度:包括工作人员对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培训课程设置、理论培训课件质量、操作培训内容、操作培训课程设置、操作培训质量、考试内容、带教教师评价、考试形式及培训和考试时间安排10个条目的满意度。(2)服务对象满意度:主要测评内容为:供应室人员的服务态度(3个条目)、服务质量(3个条目)、专业知识水平(4个条目)3个维度共10个条目。两部分问卷总分均为10~4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该问卷经过预实验计算Cronbach'系数为0.876,五位专家测评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21,提示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工作人员满意度问卷干预前、后分别发放67份,有效回收100%;服务对象满意度问卷干预前、后分别发放90份,有效回收9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2 知识能力考核及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成立考核评估小组,对每个人员的操作水平以及理论水平进行考核,采取百分制,满分100分;同时对业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完成越好,新技术新知识申报、科研及论文撰写为具体数值。

调查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制定培训方法和内容无 医 学 背 景 的护理岗位↙↘N0N1N2N3基础知识及职业防护。新入科每周培训1次,持续3个月后理论考核;入科1年以上3个月培训1次,考核后并记录。熟悉3项标准内的相关理论及基础知识,了解CSSD核心工作流程与制度,掌握CSSD自我防护消毒隔离制度等。每月培训理论、操作各一项,考核记录。已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具有CSSD一定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在熟悉CSSD工作流程,完成CSSD新技术、新业务。3个月培训理论、操作一项,考核后记录。培训重点熟练掌握CSSD专科理论知识及专业护理操作技能,能解决CSSD专业疑难问题,带教及掌握科室专科应急预案。6个月培训理论、操作一项,考核后记录。培训重点应在比较复杂的专科技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协助管理者做好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案。每年培训理论、操作各一项,考核记录。 与手术室专科护士及临床专科护理人员交流,了解专业细节,有计划地参与专科学习。根据专科护理发展需要进行外院专科护理进修、专科培训知识技能讲座与学术交流等,以促进CSSD专科、专岗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记录每位工作人员培训的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培训结果,以便于统一管理。每次培训后根据培训内容制定出相关理论及操作考核,及时掌握培训情况及存在的不足,并对薄弱问题进行强化培训。

图1分层培训方法流程图

注:NO:CSSD工作≤1 a的低年资护士;N1:CSSD工作1~3 a的护士;N2=3~10 a的护理师;N3:工作10 a以上或主管护理师职称及以上护师。

1.3.4 不良事件及职业伤害 分别收集常规培训及分层培训期间不良事件及职业伤害、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包括投诉事件、差错事件等。职业伤害包括生物性[沾染上含(可能含)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病毒或细菌的器械的事件]、物理性(发生针头刺伤、烫伤灼伤事件)及化学性(发生皮肤损伤、头晕、干咳、肺部发生病变及血常规、生化指标发生异常等事件)职业伤害。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前后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多重线性回归,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层培训前、后供应室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情况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分层培训后工作人员对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培训课程设置、操作培训内容、操作培训课程设置、操作培训质量、考试内容六个条目的满意度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培训课件质量、带教教师评价、考核形式及时间安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对象满意度结果显示,分层培训后服务对象对供应室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水平满意度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服务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分层培训前、 后工作人员满意度比较 分)

表2 服务对象对供应室工作人员满意度 分)

2.2分层培训前、后工作人员知识能力及业务考核情况分层培训后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日常业务完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见表3。

2.3分层培训前后工作人员不良事件及职业伤害发生情况分析分层培训后总的职业伤害发生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不良事件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167);分层培训后物理伤害发生率低于培训前(P<0.05),其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影响分层培训效果的多因素分析将工作人员培训前后新技术、新知识、科研论文数量及不良事件、职业伤害发生次数分别按实际赋分,并且和满意度、护士知识考核、日常业务得分相加,算出总分,再以培训前后总分的差值作为因变量(Y),以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工龄、职称、文化水平、有无医学背景、年均参与培训时长、主要的培训方式等为自变量(X)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分层培训效果的因素为供应室工作年限、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长及工作人员是否有医学背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3 分层培训前、后工作人员知识能力及日常业务考核比较 分)

表4 分层培训前、后工作人员不良事件及职业伤害发生情况分析/例(%)

注:*2个单元格理论频数<5,采取连续校正卡方检验。

表5 影响分层培训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注:赋值情况,(1)工作年限:为具体值;(2)培训时长:为具体值;(3)是否有医学背景:有=0,无=1。

3 讨 论

我国CSSD起步晚,基础薄弱,工作人员缺乏理论知识及创新意识,科室工作人员感觉没有专业发展前景,存在职业倦怠[9]。尤其是传统的培训主要是各层次管理人员组织进行培训,由于无法将实际和理论相结合,以致培训内容空洞,无意义,使工作人员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导致CSSD工作人员学历结构偏低,工作人员对于消毒供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本研究分层培训就是针对供应室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有的放矢地培训,得了较好的效果。

3.1分层培训前、后供应室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本次研究显示,分层培训后工作人员对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培训课程设置、操作培训内容、操作培训课程设置、操作培训质量、考试内容六个条目的满意度高于培训前,且服务对象对供应室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专业技术水平满意度高于培训前,提示分层培训对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及临床科室对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有明显效果。本课题中实施的分层培训,将工人、护士分别根据工种及工龄的不同进行相应程度的理论操作培训,使得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得到有的放矢的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做好职业防护,故对培训内容、效果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理解,提升了工作的成就感和热情。相关研究显示,优质的培训可以提升满意度[8,10-11],同时,分层培训后供应室工作人员满意度及业务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和临床各科室护士合作过程中,能够展示更好的态度和技术水准,故合作科室的满意度水平提高。

3.2分层培训前、后其他指标的比较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分层培训,供应室工作人员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较分层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同时,新技术新业务申请、科研论文数量都较分层培训前有所提高,分层培训根据供应室工作人员工龄、职称等实际情况进行分别进行不同目标的培训,对初级人员以加强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为主,确实有效地提高了供应室工作人员整提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从而取得了较好的考核成绩;同时对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加强科研培训,鼓励其积极参与新技术、新业务、专科技能、解决专业疑难问题等能力的能力,故分层培训后,供应室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尤其是新技术新业务及科研论文数量都得到了提升,新知识新技术知识申报增加6人,护理科研与论文撰写增加7人,此结果与过往的研究结果类似[8, 12-13]。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通过分层培训可以减少供应室工作人员差错和投诉事件及职业伤害发生率,分层培训使得护士培养了更好的职业伦理、加强了基础知识及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得供应室差错和投诉等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分层培训后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供应室人员对职业伤害防护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故降低了职业伤害发生率。医院供应室承担了医院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每日都要与利器、器械上致病菌、化学消毒液、压力蒸汽等接触,操作不慎就会导致职业伤害[14-16],相关研究也认为,提高供应室人员知识能力,业务水平和意识等,从而在知识层面给供应室人员以保护和指导意义[17-19]。

3.3影响培训效果的度因素分析为了解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为后期完善培训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影响分层培训效果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工作年限的上升、每年参加培训时间越长,培训效果越好,越是有医学背景的培训效果越好。工作时间越长的工作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性质、基本知识了解更为全面,加之常年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培训的内容能够更好的吸收,故其培训效果较好好;培训时间越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越好,此结果也符合过往的研究结果[9, 20];供应室工作人员中有三分之一为无医学背景的工人,对医学相关知识掌握能力较有医学背景的弱,故其培训效果较差。由此建议,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加强对低年资及工人的培训力度,并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延长培训时长,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猜你喜欢
供应分层考核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有趣的分层现象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雨林的分层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