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018-12-25 10:53郭于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7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行为习惯探究

郭于芳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识程度也空前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最基础阶段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对幼儿进行教育又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更离不开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支持。本篇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切入点,对幼儿良好习惯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基本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家校合作 幼儿 行为习惯 探究

就当前的幼儿教育来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的配合。家庭与幼儿园要实行彼此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本着合作、平等与尊重的原则,努力赢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家庭要积极主动地介入幼儿教育,了解和掌握与幼儿进行沟通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家长对自身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所担当的角色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为使幼儿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必须将家园合作当成一种重要的举措加以推行,使之在幼儿的培养和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一、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大意义

一个家庭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认清这一点。父母的一点一滴都会对孩子形成影响,无论是幼儿的性格还是幼儿行为习惯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家长一直以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和环境关系不大。在这些家长看来幼儿教育的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学校,与家长关系不大。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只要肯花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孩子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只把精力用于操持家务和满足孩子所需要的生活费用方面。针对家长这种错误想法,幼儿园应该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大意义。要使家长集训到幼儿的成长方面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而家庭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人生旅程的最初阶段,幼儿阶段的教育环境会对一个人一生中最初的认知形成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在幼儿阶段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家庭教育基础。

二、通过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措施

(一)促進家园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实施家园合作方式的多元化就是以各种交流活动为载体推进实施,具体包括讲座、谈话及家长会等形式。作为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特定的育儿活动,在活动中与家庭进行充分合作。要使活动中的每位家长积极参与针对幼儿的各类教育规划之中,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并完成幼儿园指定的活动内容。比方协助孩子完成听写、记忆单词等,从中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并发现其中的不足。幼儿园不但要对学生加以考核,也要对家长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如发现家长与幼儿只在一方面不合格则视为整体不合格,通过这种方式把孩子的学习与家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不仅融洽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还让孩子意识到不仅自己在学习父母也在跟着他们一起学习。

(二)促进家庭和幼儿之间彼此配合

要定期对家庭进行幼儿教育培训,使家长对科学育儿的知识加以了解和掌握。对幼儿教育的知识进行积极宣传,加大科学保育知识的宣传力度。要经常性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会、访谈活动、讲座活动等,并经常进行家访。要对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并于日常生活之中自觉培养幼儿在礼仪交往方面的能力和自理方面的能力。幼儿园可以通过微信群的建立,使教师和家长都参与其中。教师每天都将孩子在幼儿园内的信息通过微信平台予以发布,实现与家长的互动。家长因为能够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可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同时,家长更会将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向老师作出反馈,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三)促进家长在科学育儿方面能力的提升

很多家长不能有效地把握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情况,很难与孩子进行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家长总是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家庭教育理念严重缺失。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兴趣班,但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总是放任孩子让孩子形成了我行我素的习惯。家长如果不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引领,就会使孩子因为对自己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而最终养成不良习惯。

诚然,针对幼儿此类不良习惯如果只是进行简单加粗暴的教育,这都是不足取的。更有些家长对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能很好地适应的幼儿的实际,比方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家长认为这些知识是早晚都要学的,晚学不如早学,所以常常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因为与孩子能力实际不相符,这势必会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兴趣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所以,幼儿园应该就这些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使家长早日规避幼儿教育中的不足,提升科学培育幼儿的基本能力。

(四)营造适宜幼儿成长的环境氛围

对家庭环境形成影响的主要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氛围所影响的。这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形成影响的最重要部分。作为家长必须努力使家庭保持愉快和谐的氛围,家庭成员间彼此尊重。作为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冲突,要学会控制自身的情绪。家长要严格把握好自己,使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脏话。更不要因为自己的言行而吓着孩子,要学会和孩子形成互动,与孩子一道玩耍。要使家庭环境布置得干净、整洁、温馨、舒适,要使之形成一种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一以贯之地坚持。

结语

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家园之间的相互配合,要通过强化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差异,通过因材施教,全面培养,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清楚地认识到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而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坚持不懈地配合,共同推进幼儿教育这一伟大工程的深入实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02):124.

[2]柯尚婵.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小学生(中旬刊),2017(11):68.

[3]刘晓磊.家园合作视阈下的幼儿行为习惯发展研究[J].好家长,2017(38):18.

[4]秦磊.家长对幼儿园家园合作工作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5]马秀贤.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4):138.

[6]蔡智红.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科普童话,2016(36):116.

[7]王艺霖.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6(07):11-12.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行为习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