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审美构建

2018-12-26 09:16丁德全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丁德全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对于教师来说,要充分利用对这些作品的教学过程,不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本文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构建学生审美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028

小学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语文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接触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我国的文化发展特点,而小学阶段也是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学,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文章中的中华文化的美之所在。

一、进行丰富的教学情境创设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同时,也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主体凸显出来。在教师设置的教学中,学生能对文章的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有真切的感受。这样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同时还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另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就能更加深刻,能有效增加学生对文章的审美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材中美的发现

小学生处于探索未知的好奇阶段,对新鲜的事物都抱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正是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美的培育。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材中发现美的存在,这样从基础的课本教材中构建学生的审美,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对学生阅读的培养。在小学的语文课本教材中,美是蕴含其中的一部分,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进行美学的教育,比如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可以通过人物的穿着描写进行美的提升,也可在描写自然风光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领略自然景观的风光。在这些教材的描写中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美的讲述,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美学的教育,逐步形成学生的习惯,在日后的阅读中完善对美的理解,形成初级的审美观。

三、以言语美滋润心田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需要先对文章的句型表达和写作手法进行分析。然后再对文章句型结构、行文脉络以及表现技巧等进行分析,对文章的语言美进行体会,同时对文章的深刻含义进行掌握,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的体会。作者在组织文章语言结构的过程中,其想要表达不同的情感,需要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语言风格。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先将文章的整体感情基调找准,同时将文章的表达方式清楚掌握,弄清楚文章文眼,进而对文章的语言美和情境美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在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的阅读,并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融入文章阅读中,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产生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四、结合现代化教学软件

現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里,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集声光电于一体的优势,可以有力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应用将有助于实施审美教育。多媒体技术具有将抽象生动化、具象化,冲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利用多媒体呈现的丰富图画和完美音质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建构。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感受教学过程中的美。所以,教师在实施语文阅读审美教学时要适度、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创设美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古诗词《春晓》的教学时,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无法完全向学生展示其韵律之美,因此笔者从网上搜索了一段该诗的音频,该段音频中的阅读抑扬顿挫,很好地展示了古诗的阅读方法,停顿方式,感情较为丰富。笔者让学生跟着音频进行阅读,学习其中的朗读方式,通过反复阅读来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五、审美构建要注重层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有层次的教学方式来构建学生审美。我们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正确引导学生构建对于阅读教学的审美。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才是教学中审美构建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这种多层次的阅读教学来构建他们的审美能力。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度不高。因此,教师就必须在审美构建中注重层次。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构建学生审美能力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在阅读过程中集中精力、用心思考,不断从阅读中发现美、鉴赏美,最终培养自身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为学生强调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全神贯注,同时教师应对学生指出思考的重要性: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有助于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也有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有更好的自我代入感,更好地对文中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对于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督促学生对于阅读中的收获进行总结和记录。教师对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构建的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审美构建的教学理念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早期学习培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讲,初入课堂更多是发现和挑战,审美的培育正是迎合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知识的融合和发展感受知识的魅力。以上的浅薄见解希望能够给予教学一定的思考和启发。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