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开展探讨

2018-12-26 09:16冯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

冯敏

摘要: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兴致并不高,由于化学理论较多较杂,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常常摸不着头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高中化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并且适时让学生从生活中探索化学知识,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高中化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008

目前,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均逐渐加强了对“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视程度。而所谓以人为本的教学工作就是教学工作需要服从于人,需要尊重人。以人为本的教学工作具体到化学教学中就是要求化学教学能够将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的实际进行有机的联系。因此,本文主要就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模式做深刻探讨,进而能为高中化学课的质量提升做出一定的理论借鉴。

一、积极拓展化学中的生活教学素材

化学学科本身是建立在生活之中的,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化学生活化教学就一定要深入地将化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地拓展化学中的生活化教学。通过生活化的化学教学主题可以使学生领会到化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有效地拓展学生化学学习深度。同时,教师在生活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化学教材的单元主题,要求学生就这一主题进行积极拓展,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将这一部分知识掌握了解。例如:在教学《有机化学基础》中的“乙醇及其作用”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要求学生对白酒进行研究,研究白酒的主要成分与化学性质。在这一问题研究中学生了解到白酒中主要成分为乙醇,而乙醇在生活中主要被用于酒精的制作。对于酒精这一产品而言,有工业酒精、食用酒精与医用酒精之分。学生通过互联网渠道可以查询到食用酒精使用粮食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经过发酵后,经过过滤、精馏来得到的产品。而工业酒精则是石油经过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裂化长链有机化合物而得到的乙醇。学生通过这一学习过程是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化学的学习魅力。

二、对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善加运用

高中化学本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高中化学教材中编者编入了许多生活元素,以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学科的特点,从而对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善加运用,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知识,并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与生活相关联,以丰富化学内涵,丰富课堂教学,取得高中化学学习的高效。

例如在教学《有机化学》的乙醇部分时,教材中以白酒为例展开对乙醇的描述。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引用了教材的这一生活化内容,向学生询问葡萄酒、白酒、啤酒三者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很快便能回答出,葡萄酒是由葡萄发酵而成的,白酒是由谷物发酵而成,而啤酒是由啤酒花制成,但是面对三者的共同点时,学生则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对此,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酒,那么前者是通过什么命定它们为酒呢?以此,笔者引入乙醇的概念来解释酒的定义,学生恍然大悟,并积极参与课堂中。在此教学中,学生了解了一项平日里忽视的生活常识,且这一生活化知识是从教材中引出,学生对教材内容更感兴趣,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也大有提高,有助于构建高效高中化学课堂。

三、合理利用社会与生活中的有用信息进行教学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互联网获取大量有用的知识,并且互联网中与高中化学相关的生活信息也非常丰富。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这些生活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化学知识充满新鲜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高中化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阅读一张铝锅的使用说明,并且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铝锅为什么不能放醋、油和酱等碱性或者酸性的事物?”“为什么不能用钢丝球来清洗铝锅上的污迹呢?”教师将这些生活中非常容易见到的现象设计成有趣的化学问题,并且让学生从高中化学知识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能够使学生在分析与探讨的过程中理解酸碱会和铝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铝这种金属的化学性质。

四、将化学实验与生活相结合

高中化学教学有很多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进行亲手操作。有很多学生学习都是只停留在书本上,一想到亲手实验就慌张,有的在操作过程中甚至会紧张到手抖,造成仪器损坏,甚至会伤害到自己和身边的人。教师在进行实验前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化学实验与生活相结合。比如,粗盐的提纯这一实验,首先将粗盐溶解于水中,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再将溶于水的杂质除掉,通过加入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回到生活中亦是如此,生活中粗盐变细盐也是这样,学生清楚了要在实验中做什么,就不会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慌张和错乱,就能够有条不紊的完成實验。

五、利用生活资源拓宽化学课外活动

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在课外活动时对课堂教学进行相应补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对学生思维拓展具有较大的帮助。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具有的优势,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好化学知识。此外,教师要将课后习题回到生活中,改变以往单一的习题类型,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探索热情,通过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对沉淀相关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应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沉淀现象”这一话题,寻找并不断解释生活中的沉淀现象,这种比较开放性的题目设置,不仅能提高习题的趣味性,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总之,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开展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现象,思考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在生活中不断的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