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8-12-26 09:16刘连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

刘连映

摘要:近年来,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够完全替代教学题材教师的角色,也不能够主导教学活动,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研究,对于教学活动的规律总结,能够正确开展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不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来开展教学。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在這一时期,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重视语言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就需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理解当前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00

一、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课程

信息技术教学是指把信息技术和教学过程充分结合,这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当前信息技术特指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但是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单纯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地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使技术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服务,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不断地探索和优化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资源和学习环境,并且能够使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就需要进行全方面的教学优化,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还能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检索资源,提升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素养。现在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搜索引擎的功能,充分对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和利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例如建立文件夹文件的方式,以及及时对文件进行归类命名,便于学生在电脑中大量的信息中搜集到关键的、有用的信息,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除此之外,在信息时代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只是在网页中的搜索,不如在百科中搜索的便捷,因此在搜索某篇文章或搜索某道习题时,就可以利用关键词或者文章的关键字来搜索,就能够很好地直接检索到相关内容。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一种资源和环境,作为一种认知的工具,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能力。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仍然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始终是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是主导地位,教师应当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点与不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找到哪些地方能够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一些用其他方式做不到或者效果不好的事情,从而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最佳整合点。

1. 紧扣目标进行取舍,依据学生的需求,选择教学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从教材出发紧扣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与教学补充。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内容的取舍,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利用对学生成长最有利最有用的内容开展教学。还需要注意点面结合,能够使得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解决教学的难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拓展,保证教学质量。

2. 适当地选取实用的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在课程选择上,可以选择学科专题研究性的学习和复习课程,由于这些课程信息量比较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大,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不同,学习的要求不同,因此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而对于一些习题课就不适合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了。

3.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要能够因人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丰富他们的知识,以便于他们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 留出完善知识结构的时间,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教学时间上,教师要能够把课内的教学和课外的教学相结合,让课堂的时间成为学生分享交流互动的时间,通过进行知识结构的完善,让课外时间能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自主创新的时间。

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高效课堂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知识组织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在对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部分进行讲解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创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情景,生动形象的画面,身临其境的音乐都能够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状态中,直观地把古诗词中蕴含的文化气息传递到课堂中。而在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把文章中的文字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景象,一个个小故事可以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小动画、小视频。这样就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束缚,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样在写作中,课堂也能够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学会写作方法,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语文教学

1. 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是枯燥的讲解,学生在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单纯的记忆,囫囵吞枣,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下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2. 将教学过程化难为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是学生将外界的知识通过自身的理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是体系的一部分。利用多媒体教學能够将语言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例如,在讲解到《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结合课本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曹刿的机智与聪明,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

3. 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活动设计上多下功夫,积极为学生创设与语文阅读息息相关的环境,给学生营造有趣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更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首先要拓宽教学的整体范围,还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是心理特点,例如初中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对于外界具体化、形象化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恰当贴切又贴合生活实际的素材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多元化教学,用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方式引起他们的注意,达到增强孩子主观学习愿望的目的,这样自然能够让学生逐渐爱上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展示相关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书中描绘的情景。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这样描写济南的冬天的目的。”这样就能够使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5. 拓展学生思维.多媒体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眼界,使学生能够了解外界的世界。教师在讲解有关历史故事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搜集图片和文字介绍,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利用多媒体的形式,使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总而言之,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自主学习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