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非知识性错误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思考

2018-12-26 09:16刘小姥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对策思考成因分析

刘小姥

摘要:分析小学生计算非知识性错误成因,探求解决小学生非知识性错误的方法,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非知识性错误;成因分析;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2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占有很大比例,它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但在平时的作业中,学生因计算出现错误的情况非常普遍,大多是由于一些非知识性因素所导致的。究其原因在哪里呢?

一、大多数学生因缺乏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计算态度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学生计算错误往往不过是由于简单的马虎或不小心所致,但其实,如果经常出现计算错误或大量出现计算错误,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心理上的不良因素。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的学生是因为缺乏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有些学生写字潦草,0和6分不清,1和7像双胞胎;有些学生书写时乱涂乱改不仅造成卷面不整洁,而且还因误看、误写造成错误;有的学生计算时不爱打草稿,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草稿,但写得乱七八糟等,并非他们不会做,而是缺乏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对计算的准确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自以为“能做好”,马虎了事。

二、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产生排斥心理

有些学生看到计算题数据较大,运算步骤过多时,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失去解题信心,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没有耐心选择合理的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甚至有些学生连题都不看直接放棄。

三、部分学生缺少计算后必检验的良好的计算习惯

任何学习活动都伴随着对自己的认知的调控过程。否则,学习的有效性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在计算后要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但有些学生计算后从不检验,他们总是做好后就万事大吉,还有一些学生过于自信认为检验是一个多余的过程,只有题目要求检验,他才只是应敷了事;还有些学生干脆等教师批改后有错误再去检验,并认为自己只是因为马虎出错的,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些错误,只要学生稍微仔细检查一下就能避免,但他们往往不愿去做。这不仅是学生的惰性、随意性在作怪,更是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正确的自我认知心理而形成的不良计算习惯在作怪。

四、还有些学生因受到强信息干扰,思维定势的影响造成计算错误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感知题目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烈刺激因素的作用,导致把运算法则、运算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错误,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例如:25×4=10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学生在计算24×5时也等于100。125×8=1000也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时,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125×8÷125×8=1000÷1000=1。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以上非知识性计算错误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策略:

1.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控,激发学生对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愿望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我们在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要求学生做下面两件事:(1)做好统计。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作业和考试中的错误进行自我统计,把因错误而失的分数做成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自己的变化。(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和对错误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出错误原因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自己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不良习惯造成的,改变学生认为“粗心”是出错原因的错误看法,激发学生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愿望。

2. 在教会学生写草稿过程中训练他们一丝不苟的习惯

在进行两步计算的式子中,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在学习两步计算时,要求学生把竖式写在作业本的递等式的下面,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哪些计算过程用到了竖式,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由于横式、竖式都为作业要求,学生认真程度大大提高。一个阶段后,学生就能把握好口算和笔算的选择,而且竖式的质量也随之提高。每次测试时,教师不仅要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对草稿也评分,有助于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实践证明,扎实细致地做好这些工作,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计算的错误率,还让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并且这种心理品质还会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3. 在批改方法上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布置作业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批改时先看学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作业评定“优”,若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订正后全部正确,则仍以作业全部正确来评定。这不仅能促进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品质。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因此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业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

4. 利用口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计算正确率

快速的口算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一位数和一位数的加减乘除是四则计算的基础,必须百分之百地正确、熟练地口算。坚持口算的常规训练,应是每个数学教师都须重视的,教师可以偶尔穿插学生常错、易混的练习题进行训练,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会有明显的提高。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比较漫长、耐心细致的过程,也应该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不懈的追求。只要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计算严格要求,加强训练,给予正确有效的计算方法指导,培养和鼓励学生积极上进的学习品质,就一定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猜你喜欢
对策思考成因分析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有关英汉翻译中隐性衔接与连贯问题的思考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关于中高职联合办学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对MOOC认识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中学生课外作业家庭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