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保健对象健康管理实施效果评价

2018-12-27 01:35林常红刘晓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3期
关键词:保健对象评估

林常红 刘晓瑞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管理,以促进健康为目的的管理过程[1],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行为方式,以促进健康为目的[2]。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良好适应状态[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保健对象对健康需求越来越关注,三级预防观念也深入人心[4]。健康管理源自美国医疗保险业与医疗模式的共同发展,最早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5-6]。医院于2015年12月开始对保健对象实施健康管理,在软件上引进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健康风险评估、历年数据对比分析、干预、跟踪和随访,并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因老干局和市政府的保健对象样本量大,可作为研究单位。因此,从2017年3月—2018年3月参与健康管理的保健对象中以老干局和市政府为研究对象,各随机抽取50人,本次重点干预保健对象共100人。其中男性81人,占总人数的81%;女性19人,占总人数的19%;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为 (45.1±2.6)岁。

1.2 研究方法

对参与健康管理的保健对象进行健康信息采集、健康信息的管理、健康体检、健康问卷调查、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对干预前后的健康危险因素、体质量、脂肪肝、生活方式和健康认知程度进行对比。

1.2.1 健康信息采集 健康信息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作职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在服务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人口基本信息、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等,主要包括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以及人口健康统计信息等[7]。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社区健康管理体系,对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有一定意义[8]。

1.2.2 健康信息的管理 随着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保健干部的健康信息管理主要采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具体操作如下:(1)数据录入:问卷调查的资料通过手工录入到惠尔健康管理系统中,结合健康体检的数据,从数据库导入,错误的信息会自动识别,遵循医学伦理原则,确保信息安全。(2)数据核查:惠尔健康管理系统会对录入的信息进行核查,如最大值和最小值,当超过或过小时,即会被认定信息有误,达到核查的作用。(3)信息生成:通过信息录入、信息核查,数据导入后,生成健康评估风险报告,并建立电子档案信息系统。

1.2.3 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是获取保健干部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以健康为中心的身体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视、触、叩、听、嗅五种基本方法)、超声、放射、心电图及血液、尿便等的检查。

1.2.4 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ssessment,HRA) 是指用于描述或估计某一个体或群体未来发生某种特定疾病,或因某种特定疾病导致健康损害甚至死亡的可能性的方法或工具[9]。健康风险评估是估计具有一定健康特征的个人会不会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些疾病,是以疾病为基础的危险性评价。在疾病危险性评价及预测方面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建立在单一危险因素与发病率的基础上,将这些单一因素与发病率的关系以相对危险性来表示其强度,得出的各相关因素的加权分数即为患病的危险性。由于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不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是健康管理发展早期的主要危险性评价方法。目前也仍为很多健康管理项目使用;第二种方法是建立在多因素数理分析基础上,即采用统计学概率理论的方法来得出患病危险性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为了能包括更多的危险因素,并提高评价的准确性,这种以数据为基础的模型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发展。科学有效的干部健康评估方法是提高评估准确性和保健效果的重要方面[10]。

1.2.5 健康干预 健康干预(heath intervention)是指对影响健康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以及对不良健康状态进行处置的措施和手段,包括健康咨询与健康教育、营养与运动干预、心理与精神干预、健康风险控制与管理,以及就医指导[1]。根据保健对象的健康风险评估报告,制定出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行为干预、药物干预、临床干预、心理干预和综合干预等。通过干预,达到降低疾病风险、控制疾病进展和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全科医师根据风险评估报告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健康管理师根据干预方案对保健对象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健康管理知识宣传。干预的方式有面对面咨询、短信通知和电话随访等。在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医疗的、情感的、文化的和精神的服务。

表1 干预对象干预前后生活方式评分等级的分布情况n(%)

1.3 评分标准

生活方式评分满分为100,有危险因素或不良生活方式则要扣分。得分在60分或以下,发生慢性病的可能性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疗保健费用的支出与生活质量。评分是以可改变的生活方式为基础,如体力活动、膳食习惯、吸烟、饮酒等。评分在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80为良好,80分以上为优秀。

健康认知程度评价主要是从基本常识、饮食和运动相关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正确率在60%以下者认知水平较差;60%~70%者,认知水平一般;70%~80%者,认知水平良好;80%及以上者认知水平优秀。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的对比

2.1.1 干预前后生活方式评分变化 干预对象在干预前生活方式评分在60分以下分别为39人和34人,说明至少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导致群体的健康风险增加。干预后,生活方式评分在60分以下者分别降低了40%和28%,生活方式评分为良好的人数分别增加了26%和20%,生活方式评分为优秀的人数分别增加了14%和8%。生活方式的改变将会对群体常见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显著减少各种生活方式相关慢性病的发病率。见表1。

2.1.2 干预前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发病风险变化情况干预前和干预结束时,对每个对象都进行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评估,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干预前相比,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未来发病风险呈现由“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和“高于一般人群”向“相当于一般人群”转化。

2.1.3 干预前后健康认知程度变化情况 对象干预前后健康认知程度的正确率如图2所示。从图中看出,在干预前老干局认知水平较低,干预后认知水平得到提高,达到了良好水平。市政府干预前的认知水平高于老干局,干预后,市政府总体认知水平达到优秀。

2.2 满意度评价

实施健康管理和个体化的干预一段时间后,需评价效果,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健康指导计划和措施,之后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再确认实施效果。保健对象普遍认为健康管理使他们的身心受益,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 ,降低了影响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疾病状况得到控制和改善:健康认知程度也提高了。总体而言(n=100),对本次健康管理干预的满意程度:66%的人非常满意,33%的人比较满意,1%的人感觉一般。

3 结论

图1 干预对象干预前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发病风险(%)

图2 干预对象干预前后健康认知程度变化情况

保健对象的亚健康发生率高主要是因为繁重的高压力工作、不规律的生活方式、较大的心理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等[11-12]。对于这一特殊人群,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对健康管理的认知,生活方式的改善,心理疏导、饮食习惯的改善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干预,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在亚健康的预防保健方面“未病先防”理念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推崇和重视,已成为保健的重要策略。目前大型综合性医院仍然以开展医疗服务为主,服务的对象以患者为主,服务的方式和时机大都是在发生疾病之后,国内健康服务模式也因无法实现连续性而效果不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治疗疾病的情况下带动健康管理服务,依托医院强大的医疗资源、技术,建立保健对象健康管理中心。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的实施是可行的,项目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是健康状况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获得显著且稳定的干预效果,就应当对保健对象持续进行健康管理,强化干预措施,巩固健康意识,开展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全面改善保健对象的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保健对象评估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