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2018-12-27 01:35李凤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3期
关键词:咽鼓管中耳炎复发性

李凤茹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具有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难治愈的特点,成为耳科临床治疗中的复杂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临床中主要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术进行治疗,但患者在术后听力下降、耳膜闷胀等临床症状的复发率较高,需要多次进行手术治疗缓解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1-3]。因此,为研究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的治疗效果,特纳入本院收治的30例患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该手术适用于年龄≥5岁的患者。纳入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0例,根据病历号尾数单双数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15例。其中常规组15例(22耳),男9例,女6例,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7岁,平均年龄(35.75±10.58)岁。观察组15例(25耳),男10例,女5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2岁,平均年龄(36.24±11.03)岁。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纳入标准: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经诊断后确诊为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过程符合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存在鼻腔或咽喉部严重病变或腺体增生情况;存在一定的意识障碍;重要脏器存在严重功能障碍。

表1 两组患者ETDQ-7评分指标对比 ( ±s)

表1 两组患者ETDQ-7评分指标对比 ( ±s)

组别 例数 术前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常规组 15 4.62±0.92 2.52±0.32 2.98±0.62 3.62±0.55观察组 15 4.43±0.95 2.42±0.44 2.03±0.46 1.98±0.46 t值 - 0.556 4 0.711 5 4.765 9 8.858 6 P值 - 0.582 3 0.482 0 0.000 1 0.000 0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接受传统的鼓膜切开置管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4-5]。患者仰卧状,头部适当抬高缩紧鼻腔双侧鼻粘膜,医生借助内窥镜,经鼻腔将扩张导管置入患者咽鼓管并固定,再讲球囊经扩张导管置入咽鼓管,进行为期2分钟的10帕斯卡压力单位液体施压扩张治疗,治疗结束后撤下内窥镜、球囊等治疗仪器。两组患者在术后,均须接受为期三天的抗生素消炎治疗,防止伤口感染[6-8]。

1.3 疗效判定指标[9]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后的术后疗效跟踪调查,对患者进行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指标测试(ETDQ-7),及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

治疗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表,根据疗效、预后及功能恢复等方面共设置10道题目,每题1分。满意为6~10分,不满意为5分及以下,共发放30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所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为患者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指标,用(±s)表示,以 t检验,计数资料为患者治疗总满意度,用(n,%)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12个月时,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变化明显低于常规组,且P<0.05,如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总满意度对比

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患者满意14例(93.33%),常规组患者满意9例(60.00%),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 4,P=0.030 9)。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化,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摇头可听见水声。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10-11]。

目前针对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传统治疗方法,虽能够在短期内对观者的各类症状实现有效缓解,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具有较差的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率较高[12-13]。

报告数据显示,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6、12个月时,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分析原因: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耳道重要部位的损伤,且对患者进行咽鼓管扩张治疗,能够对咽鼓管的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防止患者分泌物再次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造成发炎。

综上所述,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慢性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在术后咽鼓管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咽鼓管中耳炎复发性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经验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俞瑾治疗复发性流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