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个性化护理在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018-12-27 01:35唐珊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3期
关键词:家属个性化麻醉

唐珊英

儿科手术患者因其年龄较小,自身语言能力表达较弱,各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与成人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全麻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致使其在治疗过程中极容易产生医疗纠纷[1]。在为其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要以患儿为中心,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一般资料、认知情况等,为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患儿的身心需求,使其顺利的渡过围术期。基于此,我院为减少患儿的痛苦,在围术期予以全程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明显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3月80例手术治疗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4—6月80例手术治疗患儿设为实验组。对照组:男52例,女28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25±3.02)岁,体质量9~26 kg,平均体质量(11.5±3.5)kg,腹部手术患儿48例,耳鼻喉手术患儿24例,会阴部手术患儿8例;实验组:男54例,女26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82±3.03)岁,体质量9~27 kg,平均体质量(12.5±3.4)kg,腹部手术患儿46例,耳鼻喉手术患儿25例,会阴部手术患儿9例。将两组患儿基本资料进行精细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研究标准,经家属知情同意,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儿必要的心理护理,并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实验组给予全程个性化护理,即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全过程融入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术前个性化的宣教及心理疏导:麻醉护士术前首先查阅病历,对患儿的基本信息、病史以及各种辅助检查进行深入了解。术前访视不仅要告知患儿及家属术前的注意事项,包括禁食水时间、防止着凉等,更要积极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疏导。由于患儿对医护人员缺乏认知,存在一定恐惧,麻醉护士要借由玩具等形式拉近与患儿间的关系,用亲切的话语与患儿交谈,鼓励患儿。由于家属对手术麻醉认知存在不足,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直接影响到患儿的情绪[2]。麻醉护士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消除家属的顾虑,间接调整患儿的心态。

(2)麻醉诱导的人性化护理:麻醉护士术前30分钟将手术室温度调整到适宜的状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准确备好麻醉机、耗材以及药品等。患儿从病房接到手术室后,让家属陪伴患儿在麻醉诱导室等候,观看动画片,以减轻术前等待时的紧张焦虑心理。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至等候室,核对患儿的信息,耐心的与患儿沟通,取得配合进入手术室。若患儿不配合,可在家属的平抱下进行麻醉诱导,待患儿入睡后平抱入手术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患儿的哭闹情绪[3-4]。

(3)精准严密的麻醉配合:患儿入手术间后,三方核查患儿的基本信息。麻醉护士遵医嘱进行全麻诱导,配合麻醉医生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术中连续监护患儿的生命体征,准确记录。随时调节室温,采用变温水毯,输液加温、热毛巾等多项措施对患儿进行保暖[5-6]。

(4)恢复期的舒适安全护理:术后麻醉护士对患儿的生命征进行连续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温热的大毛巾为患儿保暖。为患儿擦拭身上的血迹、消毒液以及口鼻分泌液。床边守护患者防止出现躁动、坠床的现象。患儿苏醒后,采用steward评分表评估患儿的清醒程度,4分以上方可离开恢复室,保障患儿的安全[7-8]。

(5)术后随访及满意度调查:手术次日,麻醉护士对患儿进行回访,主动亲切地与患儿及家属进行交流,给患儿鼓励和表扬。掌握患儿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价。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收集患儿及家属对麻醉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工作的不断优化。

1.3 分析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评分在100分为非常满意,评分在90~100分为满意,评分在90分以下为不满意,评分与患儿满意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儿非常满意50例,满意25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93.75%(75/80);对照组患儿非常满意42例,满意24例,不满意14例,护理满意度82.50%(66/80),两组患儿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38,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6.25%)低于对照组(17.50%),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护理人员应该竭尽所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个性化护理是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有机地融入人文关怀等理念,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身心方面均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照顾,从而帮助其更快地康复[9]。

表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基于小儿独特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征,其对护理需求较成人大[10]。术前给予患儿和家属个性化的宣教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家属对手术和麻醉的认知,减少对患儿的心理伤害。采用人性化的诱导,避免患儿的哭闹,有效减轻家属的焦虑,减少患儿口鼻的分泌物,防止术中分泌物误吸或窒息的发生[11]。术中精准、严密的配合,能保证麻醉、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患儿的安全。恢复期密切观察监护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防止气道梗阻、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出现;对患儿做好保暖,能有效避免出现低体温。术后,给予患儿一定的鼓励和表扬,有助于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改善预后效果[12-13];掌握患儿的恢复情况并进行满意度调查,有助于进一步质量改进。为围术期全麻患儿实施全程个性化护理,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儿的需求,提高患儿与家属对医护的信任感,进一步的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儿恢复。

综合上述,全程个性化护理在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的促进医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儿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家属个性化麻醉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