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评价

2018-12-27 01:35许喜筠杨春练白秀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3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康复

许喜筠 杨春练 白秀英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等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能够有效修复髋关节功能[1]。但围手术期患者的生理压力及心理压力都很大,且手术创伤严重,因此围手术期患者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2-3]。本次研究笔者以我院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置参照组、研究组,展开对比研究分析,以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对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纳入88例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1—12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男23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在51~85岁,平均(67.91±4.13)岁;疾病类型: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股骨头坏死3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例,先天髋臼发育不良2例。研究组:男24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在50~87岁,平均(68.33±4.09)岁;疾病类型: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股骨头坏死4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例,先天髋臼发育不良1例。在一般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为患者安排合适病房;(2)指导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并做好手术准备;(3)手术过程中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4)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引流也颜色、量、质情况,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规范体征,以外展中立位为最佳体位;(5)术后第一天开始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护理当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会在术前加强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详细情况,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而与常规护理不同,快速康复理念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宣教,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历资料,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立足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患者予以针对性健康教育,围绕髋关节置换术原理、注意事项、易发的并发症及防治要点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针对性予以患者心理关怀,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另外,快速康复理念不需要患者术前禁食,减少饥饿感对手术造成的不良影响;术前1 d指导患者口服非甾体止痛药,以优化手术镇痛效果;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营养状况不佳者,予以针对性营养支持治疗,若患者有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含量<130 g/L,予以患者EPO联合蔗糖铁治疗。(2)术中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更加提倡术中保温,以接近患者体温的冲洗液进行液体冲洗,术中输液、输血时使用加温仪进行保温处理,注意输注液温度接近体温,防止输注液温度过低给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对手术室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其在29.5℃以上,减少对患者的补液量,并尽可能不对患者予以输血操作。术中控制:进行血糖控制、液体控制,将血糖水平控制在<11.1 mmol/L,并予以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术中不应用导尿管,以避免对机体造成干扰。微创手术:优化术中止血,以微创理念实施手术,尽量减少术中出血量,针对性予以患者静脉或局部应用氨甲环酸。(3)术后护理:饮食护理:规范饮食护理,患者没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即使没有食欲,也要叮嘱患者尽快进食,先以半流质饮食为主,逐渐过渡至普食。强化康复训练:术后1 d指导患者开展被动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术后2 d引导患者开展主动康复锻炼。多模式镇痛:快速康复理念会让护理人员在术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予以合理镇痛,避免予以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对机体造成的伤害,疼痛较轻则(经消化道)予以镇痛药物处理,疼痛剧烈则予以静脉镇痛或自控镇痛。并发症护理:术后指导患者规范生活习惯及体位,加强卫生及排便管理,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加强引流管及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表1 组间手术指标对比 ( ±s)

表1 组间手术指标对比 ( ±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血糖(mmol/L) 疼痛评分(分)参照组(n=44) 64.91±5.27 152.01±10.32 8.2±1.7 5.1±1.1研究组(n=44) 50.46±5.33 113.94±10.65 6.1±1.2 3.9±0.3 t值 12.788 17.028 6.694 6.981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采取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该方法分数从0~10分,分为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剧烈疼痛(1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明显[2]。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并发症发生率以(%)表示,手术指标以(±s) 表示,对比以χ2、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糖及疼痛评分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8.18%(8/4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优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4]。快速康复理念(FTS)在多学科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减轻患者的生理压力及心理压力,优化外科手术流程,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得到普遍认可,在其他手术中应用较多。髋关节置换术属于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手术,且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予以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6]。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于手术对软组织、骨组织的损伤严重,术中显性失血多,患者机体的水电解质、酸碱均处于失衡状态,各项身体机能无法正常发挥,因此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7]。因此规范管理,优化手术细节,降低手术对患者各项身体机能的干扰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传统护理模式不关注细节护理,手术各项操作的刺激性强,创伤性严重,因此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康复慢,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较长[8-9]。

快速康复理念,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主张在各个环节优化手术,如术前准备、术中保温、术中控制、术后多模式镇痛等[10]。通过细节管理消除可能诱发并发症的隐患,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手术效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予以快速康复护理,术前优化宣教、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保温、控制、微创,降低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干扰;术后多模式镇痛、并发症护理、饮食管理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1-13]。在此种护理干预影响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仅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且各项手术指标良好,明显优于参照组,证实快速康复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综上,予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可优化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