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理论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2018-12-27 01:35胡薇李晰陈依媄林晶朱萍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3期
关键词:置换术康复训练髋关节

胡薇 李晰 陈依媄 林晶 朱萍钗

目前,意外创伤、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股骨颈骨折患者明显增加[1-2],传统的手术方式有较多的的后遗症[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其优越性[4],但因关节置换术较复杂,且损伤大,并发症多,康复时间长,并且多为老年人,加之费用较为昂贵等一系列问题,使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无法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社会认识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完成某一任务或达到某个行为目标所具有的信念[5]。自我效能在调节人的行为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与行为调整具有明显相关性[6]。所以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能帮助患者有效克服心理存在的障碍,以便更好的发挥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7]。本研究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福建省某三甲医院骨科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中,以便研究其对于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作用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福建省某三甲医院2017年3—10月实施的6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男30例,女34例,年龄60~80岁,平均(65.23±12.37)岁;住院时间8~15天,平均(9.31±1.87)天;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2.77±6.05)分;术前GSES评分平均为(30.26±6.08)分;均为初次全髋置换术患者;无认知障碍;有知情同意能力;均自愿参加本研究且家属知情配合;并排除严重心、肺、肾等重大疾病,恶性骨肿瘤患者及因其他疾病不能下地行走者以及有精神疾病史或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术前Harris评分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知识指导。

干预组在骨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加强自我效能感措施及方法:

(1)心理支持:该患者术后往往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害怕疼痛、担心假体脱位、术后预后不良等,因此责任护士可以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生活习性及心理状况,指导患者进行自身心理调节,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对关节重建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及家属康复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康复的进展有所了解,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自我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能力,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2)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老年人对于亲人朋友的归属感更强,责任护士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同时,让其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也积极参与整个术后康复训练过程,督促、指导患者按照康复计划完成指定目标,让家属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感染患者,协助患者增强自我效能,使患者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支持和鼓励,尽快完成功能锻炼计划。

(3)榜样示范作用:自我效能很易受到相关榜样的影响,尤其在自我经验缺乏的情况下,他人成功的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我效能。责任护士让即将接受THR患者术前访问那些即将出院的康复患者,甚至选择一些康复患者现身说法,大大提高THR患者本人自我效能期望,促进自我健康行为的形成。

(4)循序渐进地进行目标设置: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并且设置小阶段层层递进的治疗目标。每个小阶段目标的实现都会给患者很大的鼓励,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提高自我效能感,坚持完成下一个目标,逐渐完全康复。

(5)消除负性事件影响:任何与患者有关的负性事件都会打击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积极性、阻碍治疗,因此责任护士在出院后一周对患者进行随访,要对患者康复训练中出现负性事件给予正确的病情分析。强调患者主动参与评价,并进行自我效能的客观评价。每月1次对特殊情况随时进行二次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

1.3 效果评价

1.3.1 自我效能评价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8]是由德国学者Schwarzer研制,量表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10~40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责任护士分别在患者新入院、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对患者各进行一次自我效能感量表问卷调查。

1.3.2 人工髋关节功能评定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9]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内容包括 4个领域15个条目:包括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四个方面,满分 100 分;得分有四个等级:优、良、中、差,其中优为90~100分,良为80~90分,中为70~80 分,差为低于 70 分。分别在患者新入院,术后1个月及3个月患者来院随访时由同一位医师及同一位护士进行Harris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入院时G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GSES评分不但较入院时大大提高,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得到提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比较

干预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GSES在不同文化(国家)测定中Cronbach-alpha系数为0.75~0.91,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是自我效能评定较好的工具[10]。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干预组通过心理干预、社会和家庭支持、榜样示范作用、循序渐进地进行目标设置、消除负性事件影响等措施提升THR患者自我效能感,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GSES来复测,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从挖掘患者的潜能入手,把自我效能训练的方法及干预措施列入护理计划中,培养患者对健康问题的正确认知,增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对THR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行为变化以及康复结果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THR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术后康复不仅与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技术有关,还与患者的信心、精神状态及对康复训练配合程度密切相关[11]。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对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表现为患者对自己完成各项康复锻炼的自信程度越高,术后功能恢复越好。通过康复锻炼改善关节功能,能有效提高老年THR患者的自我效能。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的过程中,需要经常鼓励患者,增强其锻炼自我效能,以积极心态进行康复锻炼,改善关节功能。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 (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 ( ±s)

组别 入院时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干预组对照组t值P值30.05±6.07 30.21±6.18 0.11>0.05 37.05±6.22 32.58±6.42 2.83<0.05 37.25±6.22 32.87±6.45 2.77<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 ( ±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 ( ±s)

组别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干预组对照组t值P值70.62±9.58 60.23±8.78 4.12<0.01 85.67±8.56 75.16±7.45 4.05<0.01

4 小结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预测THR患者健康结局的一个重要指标[12]。本研究说明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充分调动其自身潜能,把自我效能训练的方法及干预措施列入护理计划中,增强患者坚持锻炼的信心,正确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锻炼依从性,从而提高术后功能运动康复,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作为骨科护理人员应对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研讨骨科临床护理的应用方式,与护理程序有机结合,通过改进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后坚持康复锻炼重要性及锻炼益处等相关知识的介绍,提高患者的锻炼自我效能,最终达到改善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目的。

猜你喜欢
置换术康复训练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