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应对方式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焦虑中的中介作用*

2018-12-29 03:59桑悦赟杨廷忠
中国卫生统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指向信度教养

陈 奇 桑悦赟 王 慧 杨廷忠

【提 要】 目的 研究初中生应对方式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焦虑中的中介作用,从而为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共计调查36个班级,1022名学生。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指向问题应对的维度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正相关(P<0.01)。指向情绪应对的维度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负相关(P<0.05),与焦虑正相关(P<0.01)。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焦虑负相关(P<0.01),消极的教养方式与焦虑正相关(P<0.01)。从消极教养到焦虑的中介效应的95%可信区间为1.338~2.364,中介效应的效果量为29.7%,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焦虑中起中介作用的主要是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

儿童的成长同时被父母和社会塑造,父母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1]。最核心的是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s)。初中阶段的孩子刚刚脱离了受到父母影响较大的童年,人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同时也开始形成自己特有的应对方式(coping style)。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当个体遇到内外刺激而又没有适当的应付方式时,机体会产生焦虑。如果不及时处理,焦虑会慢性进展,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生活事件增多、社会支持不足、应对紧张等也会引起焦虑,而焦虑反过来会影响应对方式的产生。根据应激理论,应对是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2],良好的应对能减轻应激压力,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因此,本研究假设:应对方式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焦虑之间有中介作用。通过本研究,希望明确其中的关系,提出建议,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宁波市鄞州区初中,鄞州区共有初中17所。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鄞州区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分别随机抽取初中2所,共计6所。在每所学校的初一、初二、初三每个年级段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作为调查班级。共计调查36个班级。首先将抽中学校的医务室老师或心理辅导老师集中,由宁波市康宁医院和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进行调查员培训。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抽中的班级学生就调查问卷进行解释。问卷为无记名填写,由学生当场在班级独立填写完成,由调查员回收。

2.方法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采用C.Perris等编制,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3]1993年修订的中文版EMBU。量表共有66个题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有6个因子,一共58个条目,分半信度为0.5~0.89,重测信度为0.58~0.73;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有5个因子,一共57个条目,分半信度在0.69~0.91,重测信度0.71~0.82。由于调查对象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涉及到偏爱的问题均为缺漏,因此数据分析时,将偏爱因子取消。根据文献[4],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积极的教养方式(情感温暖/理解),消极的教养方式(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采用浙江大学陈树林等[5]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包括2个子量表,7个维度,并经过信度效度检验。量表的信度检验:同质性检验Cronbachs’α系数0.92。半分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 0.88。重测信度系数(8周后重测)0.89。量表的效度检验:对量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后,解释总方差的73.01%,结构效度较好。量表包括2大部分,36个条目,分别是:指向问题应对子量表(包括:问题解决(CS1)、寻求支持(CS2)、合理解释(CS3)3个因子);指向情绪应对子量表(包括:忍耐(CS4)、逃避(CS5)、发泄情绪(CS6)、幻想/否认(CS7)4个因子)。量表采用1~4级评分(1=不采用,2=偶尔采用,3=有时采用,4=经常采用)。因子分由条目分相加,属于同一份量表的因子分相加即分量表分数。一般不计量表总分。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采用Birmaher于1997年制定,1999年修订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中文版由王凯等[6]修订。量表共有41个条目,共包含五个因子: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采用三级评分,0=没有或几乎没有;1=有时有;2=经常有。量表计算总分。量表的半分信度为0.88,重测信度为0.567~0.608,Cronbach’s α系数0.43~0.89。对焦虑性障碍诊断的灵敏度为0.74,特异度为0.79。该量表被认为可以用于我国儿童焦虑障碍的评估。

3.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秩相关分析。中介分析[7-8]采用AMOS21.0进行分析。

结 果

1.一般情况

共计回收1112份,有效问卷1022份,有效率91.9%。最终分析的数据样本量为1022份。平均年龄(13.88±2.47)岁。其中男生480人,占47.0%,女生542人,占53.0%。

2.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Harman单因素分析。将要分析的所有变量纳入探索性因素分析,分析时不进行旋转,检验未旋转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检验结果显示,共抽取了10个因子,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26.09%,因此本调查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子女应对方式、子女焦虑的相关分析

指向问题应对的维度(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情感温暖/理解)正相关(P<0.01)。指向情绪应对的维度(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负相关(P<0.05),与焦虑正相关(P<0.01)。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焦虑负相关(P<0.01),消极的教养方式(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焦虑正相关(P<0.01),见表1。

表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焦虑的相关分析

*:P<0.05,**:P<0.01

4.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子女应对方式、子女焦虑的路径模型

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假设:(1)父母教养方式(包括积极的、消极的)直接影响子女焦虑。(2)子女应对方式(包括指向情绪的、指向问题的)在父母教养方式(包括积极的、消极的)和子女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子女应对方式(包括指向情绪的、指向问题的)直接影响子女焦虑。根据上述假设,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

图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子女应对方式、子女焦虑的结构方程模型假设

模型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估计,“积极教养-指向问题-焦虑”、“消极教养-指向问题-焦虑”的路径系数不显著,进行了删除。最终进行修改和拟合后的模型如图2,各项拟合指标均良好(χ2/df=1.368,GFI=0.929,NFI=0.924,RMSEA=0.083,CFI=0.940),修改后的模型可以接受。采用AMOS软件中的Bootstrap程序进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检验。Bootstrap随机抽取样本量为2000,模拟拟合后发现,从消极教养到焦虑的中介效应的95%水平可信区间为1.338~2.364,区间不含0,因此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01

图2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子女应对方式、子女焦虑的
结构方程模型

消极教养到焦虑的直接效应量为0.26,消极教养到焦虑的中介效应量为0.11。总效应量为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之和,为0.37。中介效应的效果量等于中介效应的效应除以总效应,为29.7%。

讨 论

本研究发现,消极的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焦虑有影响。与其他研究[9]得出的结论类似,父母教养方式不同会影响子女的焦虑,子女的应对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其焦虑。一般来说,父、母惩罚/严厉度高,拒绝/否认度高,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子女容易产生焦虑。焦虑-控制模式的家庭教养方式[10]等也被认为促进了儿童青少年焦虑的发生。通过本研究发现,积极的教养方式不一定能减轻子女焦虑,但消极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子女焦虑,可能与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精神质、神经质、掩饰[11]有关。父母的关心温暖带给孩子安全感,有助于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社交模式,而严厉、惩罚、拒绝等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和安全感,导致在社交中出现退缩回避的行为[12],严厉的教养方式也可能引起亲子冲突[13],这种教养方式不利于子女的成长。因此,消极的教养方式是应该否定的。

通过中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养方式和焦虑中起中介作用的主要是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精神分析学派认为[14],当个体遇到内外刺激而又没有适当的应付方式时,机体会产生焦虑。另外生活事件增多,社会支持不足,应对紧张等也会引起焦虑,而焦虑反过来会影响应对方式的产生。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应激源为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15]。有研究报道[16],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睡眠时间少、早餐不规律、朋友数量少等是初中生焦虑的危险因素。我们发现,这些引起焦虑的原因往往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初中生个体在进行评估后,往往会认为自己无力解决,也只能通过情绪指向的方式来应对。另一方面,消极家庭教养方式的子女,在面对压力时会更倾向于采用更多指向情绪(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的应对方式。因此需要增加积极(温暖、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抑制消极(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家庭教养方式,来减少初中生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初中生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父母需要克制消极的教养方式,避免子女产生过多情绪化应对方式;同时,应该针对初中生情绪化应对方式提供综合的心理干预,如情绪管理、德育导师制度、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室、心理沙龙等,帮助初中生认识到问题,及时疏导情绪问题,帮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猜你喜欢
指向信度教养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教养方程式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时间效应和通胀因子的信度估计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