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8-12-29 03:59三亚市皮肤性病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结核门诊572000
中国卫生统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躯体健康状况肺结核

三亚市皮肤性病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结核门诊(572000)

蔡 穆 黎永华

【提 要】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确诊的34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K10量表筛查,分为心理健康不良组(110例)和心理健康良好组(23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可能影响肺结核患者不良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不良率为31.9%(110/3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肺结核患者不良心理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经济状况差(OR=2.442)、躯体健康状况差(OR=3.740)、病情程度严重(OR=4.768)、睡眠质量差(OR=2.550)及生活不满意(OR=5.339)。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肺结核的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心理干预,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提高肺结核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肺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典型症状为咳嗽、咳痰、咳血、发热、盗汗等,具有病程长、治疗时间长、容易复发、传染性等特点,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1]。肺结核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悲观、敌对、偏执等负性心理状况,而这些负性心理状况会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导致肺结核疾病发生、发展、恶化、复发等[2];而良好的心理和应对方式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使患者的心理和精神达到平衡,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为此,本研究通过对34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影响患者健康状况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心理干预和有效治疗肺结核疾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中心结核门诊收治的34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结合既往病史、X线检查、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符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③可以正常沟通和交流;④自愿参与调查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严重躯体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依赖、无法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者等。345例患者中,男性242例,女性103例;年龄,18~29岁53例,30~49岁68例,50~70岁224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185例,中学中专125例,大专及以上35例。

2.研究方法

制订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⑴心理健康状况:采用Kessler10心理疾患量表(K10)[4]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此量表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5个分级,分别为几乎没有(1分)、偶尔(2分)、有些时候(3分)、大部分时间(4分)、所有时间(5分);10个条目的总分为10~50分,其分值越大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将总分划为四个等级:10~15分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性低、16~21分为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性中等、22~29分为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性较高、30~50分为患心理疾病的危险性高;将风险性低、中等部分定义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风险性较高、风险性高部分定义为心理健康不良。⑵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户口、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躯体健康状况、病情程度、耐药肺结核、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性格类型、体育锻炼等。

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单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筛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对34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K10量表评估,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22~50分)有110例,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10~21分)有235例,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率为31.9%(110/345)。

2.两组肺结核患者的各变量比较分析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间的性别、文化水平、户口、经济状况、躯体健康状况、病情程度、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性格类型、体育锻炼等因素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各变量单因素比较分析结果

3.影响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良好为应变量(y良好=0,y不良=1),将表1单因素筛选有意义的10个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筛选方法则选择逐步回归法(纳入水准为α=0.05,剔除水准为α=0.10)。由表2可知,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包括经济状况差、躯体健康状况差、病情程度严重、睡眠质量差、生活满意度低等。

表2 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注:logistic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0.549。

讨 论

三亚市是我国的重点海滨旅游城市,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生活节奏加快、候鸟型流动人口聚集、耐药结核杆菌增多等因素,这给三亚市的结核病防治带来了诸多的挑战[5]。肺结核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躯体健康状况,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该疾病预后典型的症状体征,且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受到周边的社会歧视,尤其是初治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程度更为严重,这会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不利于肺结核患者的疾病康复[6]。因此,本研究对34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了Kessler10心理疾患量表调查,研究发现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不良率高达31.9%,这与魏萱等人[7]对722例肺结核患者调查发现心理健康状况差的比例高达33.7%相近,这说明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引起结核病防治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经济状况差、躯体健康状况差、病情程度严重、睡眠质量差、生活满意度低等因素均为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经济状况差:三亚市肺结核患者的很大比例人口为流动人口,多数为农村户口、文化程度低、疾病预防意识差、经济收入低等人群,这些社会因素均为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是引起患者心理健康不良的危险因素;患者本身经济条件不好,肺结核治疗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影响患者本身的劳动能力,容易出现“因结核致贫,因结核返贫”,使得患者长期处于这种苦闷、焦虑、担忧的状态[8],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2)躯体健康状况差:肺结核患者多数为中老年患者,其本身基础疾病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再加上他们劳动强度较大,容易引起机体抗力较差,受到家庭照顾和精神支持方面较少[9],容易产生心理问题。(3)病情程度严重:这可能与肺结核患者的病情程度较重,具有较为典型的咳嗽、咳痰、咳血、发热等症状体征,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还会导致家庭及社会的歧视,使得患者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10],这意味着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差,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反过来会加重病情。(4)睡眠质量差:睡眠质量越差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就越不良,这与彭丽华等人[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肺结核疾病难治愈、容易复发、传染性等特点,患者在疾病的长期治疗过程中,药物容易产生不良反应,降低自身免疫力,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导致患者心理健康不良[12]。(5)生活满意度低:生活满意度低下的患者容易回避或逃避疾病治疗,可能会造成疾病治疗的延误,而屈服则会加重病情[13],这说明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与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病情、性格、应对方式等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更好地提高治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躯体健康状况肺结核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现在干什么?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搬家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