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8-12-29 08:47王乐媛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对策

王乐媛

摘要:通过实践调查发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结合SWOT分析方法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优势、劣势与外部机遇与威胁出发,深入分析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需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走X+X+X的合作社发展模式,规范制度建设,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如此才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并抓住发展机遇、降低威胁,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SWOT;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DF4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9-0090-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9.01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On the 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WANG Le-yu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Abstract: Through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China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the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of the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China were thoroughly analyzed by combin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he resoult showed that in order to get a deeper development of the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t'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take the X+X+X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model, standardiz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adhere to the management concept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ly in these way the advantages can be exerted and the disadvantages can be maked up, and the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ment can be seize and threats can be reduced,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Key words: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SWO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广大农村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据国家工商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64万家,社员总数35.09万户[1]。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个村就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4.4万家;实有入社农户11 759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8.1%;成员出资总额46 768万亿元[2]。当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队伍在不断壮大,规模在不断扩大。通过在贵州、四川、湖南三省选点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发现农民合作社虽然发展较快,但也面临许多挑战,其自身的发展也存在许多不足。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如何实现规范化发展,在新事物、新情况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又该采取何种对策以积极顺应时代的变化。这是值得探讨,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SWOT分析又可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准确、客观分析某组织、单位、企业等实际状况、发展态势的分析方法。SWOT分别取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这4个单词的英文首字母组成。其中用优势和劣势反映分析对象的内部资源情况,用机会与威胁反映分析对象的外部资源情况。本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将其内部优势、劣势与外部机会、威胁有机整合,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策略,进而为推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实际借鉴。

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部优势分析

1)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将分散的单个农户联合起来,应对风险。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农业都是脆弱产业,因为农业不仅面临着无法预估的自然风险的威胁,同时还面临着难以捉摸的市场风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这种家庭分散经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是自身却存在诸多弊端。实行市场经济后,各家小农户必须自己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受到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和农产品收购商的两头剥削,又没有机会分享农产品销售、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值[3]。因此在市场中农民处于被动、弱势地位。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则将分散的单个农户联合起来,使他们团结起来以集体的力量整体进入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捕捉市场的敏锐度。此外,当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都走产供销一条龙的运作模式,通过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在资金、技术、产销等方面进行联合和合作,并根据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为农民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以确保农副产品保值增值以及农用产品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达到合作社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从而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实现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民,充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其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其市场谈判地位,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增加农民收入[4]。

2)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将田地化散为整,利于机械化操作。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与推广不仅能够降低农业成本、节约劳动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并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价值。但是农业机械能够有效推广的大前提之一就是土地面积规模化。如果依然沿用之前的家庭分散经营,那么田地势必是分散的,将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操作。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则可以将田地化散为整,进而扩大种养殖规模,提高机械化操作效率,在农村劳动力缺失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能力并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3)农民专业合作社能调动贫困农户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由此拉开了一场运用科学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通过承接国家扶贫项目,吸纳贫困农户自有资源与资本,开展社会扶贫,解决了“谁来扶”的难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发挥农村闲散劳动力的作用,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5]。如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既可以最大程度上调动贫困农户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财政扶贫资源和扶贫效率有限的困境,进而在国家与农民之间发挥中间载体的有机衔接作用。例如,湖南省衡南万乐种养专业合作社对参加合作社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一是对相对劳动力较差的贫困户,合作社会安排适合的工作并支付相应的工资待遇;二是入社贫困户年底分红中会按照等级评定标准支付高于一般会员的红利;三是合作社设立有特困救助资金以帮助贫困户解决紧急家庭困难问题。

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有助于维护农村地区社会稳定、促进基层民主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部劣势分析

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均有长足进步,但其整体质量或规范化治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规范化管理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其与市场的接轨程度,也决定了合作社是否能够生存与发展壮大[6],其中管理人才是否具备是关键因素。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大都是合作社的发起人,是各自领域的种养殖专业户,较其他合作社成员而言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但在管理上却缺乏专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短板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合作社收入单一、融资困难, 当前社员的入股资金是农村合作社资金互助模式运作里资金的首要来源[7]。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与支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虽然具有较丰富的种养殖经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农业技术也要不斷更新升级,合作社社员也需要有效的技术指导。调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种植方面的合作社在化肥采购上大都凭借自身经验进行操作,虽然政府有组织过测土配方,但是测土配方覆盖范围有限且受制于农民自身的认知水平,测土配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小,经营业务大体相同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小,经营业务大体相同。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竞争激烈,尤其是在同一区域内的同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竞争尤为激烈,致使内耗严重,这将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久发展。此外,目前中国农民合作社大多处于合作社发展的初期阶段,充当农户和企业之间的中间人,但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合作社所承担职责越来越大,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8]。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目前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初期主要以认股金的方式筹集启动资金,认股金的形式多样,包括货币出资,社员也可以实物、技术、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作价出资。年终分成则是按照社员认股金的多少按比例分成。这一利润分成方式在合作社开创初期有助于吸纳社员的加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逐渐显露,致使出现同工不同酬、少工高酬等现象,长此以往将导致社员之间心理不平衡,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久发展。

据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由几个人领导,他们在合作社中担任要职,合作社的发展主要靠他们,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他成员的话语权。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很难使合作社其他成员有持久的热情去关心合作社的发展,同时这部分群体与普通社员之间容易产生管理不民主、监督不到位的矛盾[9]。在信息不对等和监督失控的情况下,合作社领导人很容易出现以权谋私现象。

3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机遇分析

政策的重视与扶持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发〔2015〕11号文件指出,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十九大报告把“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等息息相关,政府格外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并尽可能地给予政策优惠,这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机遇。

“互联网+”和交通便捷的大时代背景下,农产品不仅可以销售给周边,还可以跨省销售甚至出口销售,销售范围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互联网+农业”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组织化程度、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专业化分工,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10]。

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威胁分析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4.1 政策环境

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是由政府推动的,有些地方甚至将此与政绩挂钩并纳入年终考核[11]。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国家虽有政策经费支持,但调研发现,有少部分合作社只是为了享受合作社的政策优惠,并没有真正做事。另外还有不少合作社过分依赖政策扶持,合作社自身缺乏主动性。试想一旦政策撤离,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该何去何从。

4.2 自然环境

农业是弱质产业,尤其中国农业目前的发展还主要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往往会给当年的农业产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外,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和易损易腐的特点,因而合作社的运营面临着显著的不确定。

4.3 生态环境

这主要体现在与养殖产业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中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对全国范围内的养殖场进行关闭搬迁,这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并明确排放不达标企业最后达标时限,到期不达标的坚决依法关停。这就表明造成环境污染的养殖业将被淘汰,政府对养殖业的环境要求将逐步提高。

5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5.1 積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观能动性

虽然中国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但这只是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毕竟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动合作社的发展,而不是过分依赖政府政策。只有当农民合作社充分意识到其存在的价值及重要性,其社员都能主动加入其中并积极响应合作社的号召,同心协力办一件事,合作社才能朝着正向发展。

5.2 走X+X+X的合作社发展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与发展模式不是单一的。就目前而言,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其所承担的职责将会远远大于自身能接受的范围,按照当前合作社的规模,其未来发展将受到很大制约。此外,农业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单靠农民专业合作社抵御自然风险是很困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走出困境,可以采取X+X+X的合作社发展模式。例如,四川省旺苍县木门龙山村茶叶合作社形成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社发展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进行统一采摘、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分户建园、分户管理。通过订单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群体。这不仅让各模块主体各司其职,还进一步加强了合作社的专业性,填补了合作社资金短板的劣势。此外,通过X+X+X的合作社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扩大合作社生产规模,建立相应产业发展链,还能形成规模经营并生成品牌效应,增强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该合作社所生产的黄茶作为四川境内的一枝独秀已被注册为广元黄茶,远销国外,并成功申报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地农民将茶叶产业称之为脱贫致富的“金叶子”。

5.3 规范制度建设

1)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建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的意义在于防患于未然,以应对无法预测的自然风险,避免出现因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致使当年合作社没有经济收入。①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从每年的收益中抽取一部分资金以应对未来未知的自然风险。例如旺苍县木门龙山村茶叶合作社健全了利益分配,合作社在年终提取5%作为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等;提取10%作为风险基金,用于调节茶叶收购价格和社员种植风险补贴等,由此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②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与企业、基地或者其他大组织结成联盟,共同分担风险。

2)建立激励和监督机制。激励制度首先应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广泛征求社员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为大多数社员所认可的制度,并将制度公开,以激励社员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将考核、奖惩制度结合起来,激发社员的竞争意识,使外部推力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劳动的内部动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制约权力的最有力、最有效的东西也是权力[12]。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采取以权力约束权力的方式,其中最佳的监督机制就是建立人民群众的监督机制。这是监督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监督主体。因此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督机制可以采取社员监督合作社的领导层,这样领导层的工作就会受到群众的监督和制约而不会出现权力的滥用与行政的缺位。

5.4 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和生产方式,能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带来新机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管理体系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法宝之一。因而只有把环境保护作为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将绿色、环保、可持续方针确定为经营理念,积极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才能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循环经济,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红云.农民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省18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63-67.

[2] 乔金亮.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4.4万家[N].经济日报,2018-05-02.

[3] 杜东霞.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9.

[4] 雷兴虎,刘观来.激励机制视野下我国农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之立法完善[J].法学评论,2011(6):100-108.

[5] 刘纪荣,刘 明.农村合作社创新发展与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基于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政策视角[J].中国合作经济,2017(11):56-60.

[6] 周腰华.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5(2):89-90.

[7] 王 磊,刘国华,王笑艳.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运行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2017(4):106-107.

[8] 莫 华,曾福生.现代农业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评估研究——基于湖南数据的实证[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3):421-428.

[9] 樊玉娣.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75-277.

[10] 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6):143-147.

[11] 仵希亮.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12] 张 杰,李和中.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7(6):17-24.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