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滩涂土地开发经济效益研究

2018-12-29 08:47陶钰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

陶钰敏

摘要:江苏沿海滩涂土地资源丰富,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江苏省如东县、盐都区内已围垦滩涂为例,对研究区内的农业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以不同农业开发类型、不同围垦时间为主要方向研究滩涂开发经济效益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农业开发类型中,滩涂土地用于畜禽养殖业经济效益最高,水产养殖业次之,种植业经济效益最低。在不同围垦历史条件下,滩涂土地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随着垦区围垦时间的增长而降低,新垦区较老垦区经济效益高。江苏沿海滩涂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建议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重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寻求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加大新垦区开发的投入力度,优化垦区内农业土地利用结构。

关键词:滩涂开发;围垦;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9-0059-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9.01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Economic Benefits of Land Development in Jiangsu Tidal Flat

TAO Yu-mi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 Jiangsu coastal beach is rich in land resources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oastal areas. In the case of reclaimed tideland in Rudong country and Yandu area, the paper analyses the economic benefit change of beach development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agricultural land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 reclamation time, with the method of investing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farmers and data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livestock breeding industry has the highest economic benefits, aquaculture industry takes second and Planting becomes the lowest in different type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mudfla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decreases with the growth of reclamation time in agricultural areas and the newly reclaimed area has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than the old one.The land use efficiency of Jiangsu Tidal Flat needs to be improv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idal flat in Jiangsu should be based on planting and breeding industry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industry,seeking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model. It is also proposed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clamation area,to optimize agricultural land use structure in reclamation area.

Key words: shore reclamation; inning; economic benefit

滩涂资源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开发潜力大等特点,经过合理围垦可形成农业种植、水产和畜禽养殖的重要基地。江苏是中国沿海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其海岸线长954 km,具备区位、资源、气候等多方面优势,是中国东部地区开发潜力最大、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1]。江苏作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尖锐,以占全国1%的土地养活全国6%的人口[2]。滩涂资源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同时可以促进农、林、牧、渔等产业的发展,对江苏沿海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2009年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發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沿海滩涂土地资源的开发,充分发挥沿海滩涂资源的优势,进行适度围垦开发,以发展安全、高产的现代农业。针对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开发,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许艳等[2]以如东县为例对江苏沿海滩涂垦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进行研究;刘小萌等[1]对“十三五”时期江苏省沿海滩涂土地资源投资开发战略进行研究;于文金等[4]关注了江苏沿海滩涂地区农户的经济行为对滩涂的影响。丁涛等[5]对钱塘江河口已开发利用的滩涂资源进行了效益评估;汪洋等[6]对福建省霞浦县滩涂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从研究内容上看,现有研究着重于对江苏沿海滩涂土地资源整体的开发战略、模式和问题等宏观方面的探讨,有关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研究较少。从研究区域上看,针对江苏省的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研究也不足。因此,本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和盐都区内滩涂为例,就江苏省沿海滩涂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滩涂开发时间和开发类型,以服务于江苏省未来沿海开发战略与政策的制定,对提高沿海滩涂土地开发经济效益、实现滩涂开发与农民增收相协调的政策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简介及数据来源

江苏省沿海滩涂土地总面积达到全国的1/4,且以大于每年0.13万hm2的速度淤涨。从行政区上看,江苏滩涂土地资源主要分布于盐城、南通和连云港市。目前,江苏省已围垦了大面积滩涂土地,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滩涂围垦速度明显加快,但开发效益仍低而不稳,已围垦区基础设施不全,科技水平较低,经营方式仍以粗放式为主[7]。

如东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濒临南黄海,拥有106 km海岸线,滩涂平坦广阔,面积达6.9万hm2,是江苏省沿海粉沙淤泥质平原海滩的主要组成部分[8]。如东县是新围垦利用区,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盐都区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农、林、牧、渔综合开发。盐城市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拥有省内最长的海岸线、最丰富的沿海滩涂资源,沿海滩涂资源总面积达4 550 km2(含辐射沙洲),占全省的3/4。

2016年7月在江苏省如东县和盐都区滩涂内进行实地调研,获取资料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调研法 于2016年7月在江苏省如东县和盐都区滩涂内进行实地调研,针对研究区内农户的农业生产生活状况开展入户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和数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家庭基本情况,如耕地面积、家庭收入等。②3种主要大田作物的播种、施肥、农药、机器成本和单产等,水产养殖、家禽、家畜的相关投入产出费用等。共发放问卷178份,回收176份,其中有效问卷168份。

1.2.2 数理统计分析 资料的整理和处理使用Excel软件,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对统计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主要对围垦土地的投入成本和产出收益进行统计计算,采用单位面积成本、单位面积收益、单位面积纯收益、收益成本比作为评价指标。分不同农业开发类型(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不同围垦时间(盐都区,拥有几百年围垦历史的老垦区;如东县,新围垦利用区,含40年、60年、70年以上垦区)2个方向进行评价指标的比较,以此研究滩涂土地开发经济效益的变化。

1.2.3 经济效益分析主要指标的确定 种植业主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大田作物:玉米、水稻、小麦。成本包括播种支出(播种面积×单位面积播种数量×种子价格)和施肥成本(施肥数量/每袋肥料重量×每袋肥料价格+单位面积农药支出×播种面积+机器费用)。种植业收益来源主要是出售农作物所得。收益方面用单位面积收益、单位面积纯收益和收益成本比3项指标来评估。单位面积纯收益是指单位面积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的余额,反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农业生产活动的盈利水平。收益成本比是产出资金与投入资金之比,即农户投入的单位资金能产出的资金数额。数值越大,经济效果越好。

水产养殖业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和蟹类,成本包括幼苗成本(鱼塘面积×单位面积幼苗价格)、饲料成本(鱼塘面积×单位面积饲料价格)、放水成本(放水单价×放水次数)和养殖耕地租金,收益主要来源于出售水产所得。

畜禽养殖业主要养殖鸡和猪。畜禽养殖成本包括幼崽成本(幼崽单价×养殖数量)、饲料成本、养殖设备、治疗费用和消除异味粪便的花费。家禽养殖一般是养殖蛋鸡,养殖户主要收入来自鸡蛋和鸡的销售;家畜养殖主要以养殖肉猪為主,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猪肉出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农业开发类型下滩涂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变化

研究区内滩涂土地开发利用的类型主要包括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从表1可以得出,在不同滩涂土地开发利用类型中,种植业的单位面积成本最低,其次是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的单位面积成本最高。在单位面积收益的比较中,滩涂土地用于畜禽养殖业的单位面积收益远高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的单位面积收益为种植业的3.59倍。滩涂土地开发利用所得单位面积纯收益中,畜禽养殖业的单位面积纯收益为种植业的167.01倍,为种植业的86.57倍。在收益成本比的比较中,畜禽养殖业与水产养殖业的收益成本比相当,为1.43,低于种植业的2.58。可以看出,在3种农业土地开发利用类型中,种植业的收益成本比最高,但由于种植业的投入、产出数值较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低得多,因此其单位面积纯收益最低。因此,可以得出在不同农业土地开发利用类型中,畜禽养殖业投入成本最高,经济收益效果最好,水产养殖业次之,种植业经济效益不佳。

2.1.1 种植不同农作物滩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研究区内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和小麦。从图1中可以得出,不同农作物种植类型中,种植玉米的单位面积成本最低,其次是小麦,种植水稻的单位面积成本最高。不同农作物种植类型的单位面积收益比较中,水稻的单位面积收益最高,且高于种植玉米和小麦的单位面积收益之和,种植玉米的单位面积成本虽稍低于小麦,但其单位面积收益却比种植小麦高。在单位面积纯收益的比较中,滩涂土地用于种植水稻的单位面积纯收益最高,种植玉米的单位面积纯收益高于种植小麦。收益成本比的比较次序为小麦(2.32)<玉米(3.79)<水稻(4.34)。可以得出,在种植业中,滩涂土地用于种植水稻的单位面积利润最大,且收益成本比最高,经济效益最高。

2.1.2 养殖不同水产滩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研究区内水产养殖的主要是南美白对虾和蟹。从图2中可以看出,养殖蟹类的单位面积成本较低,养殖对虾的单位面积收益为养殖蟹的2倍多,养殖对虾所得单位面积纯收益为蟹类的3.12倍,养殖2种水产的收益成本比相近:南美白对虾(1.43)<蟹(1.44)。由此可以得出,在水产养殖业中,滩涂土地用于养殖对虾的收益效果较好。

2.1.3 养殖不同畜禽滩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研究区内畜禽养殖的种类主要是猪和鸡。从图3中可以看出,养殖猪的单位面积成本为养殖鸡的1.09倍,单位面积收益为养殖鸡的1.21倍,单位面积纯收益比养殖鸡高出57.48%。收益成本比为鸡(1.36)<猪(1.94)。可以得出,在畜禽养殖业中,滩涂土地用于养殖猪的经济效益更好。

2.2 不同围垦时间下滩涂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

研究区内垦区的围垦时间主要分为围垦40、60、70和100年以上。其中盐都区拥有上百年的围垦历史,如东县为新围垦利用区,围垦历史较短。拥有40、70年以上围垦历史的垦区主要从事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拥有60年围垦时间的垦区主要从事种植业,围垦100年以上的垦区主要从事畜禽养殖业。从表2中可以看出,拥有相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为40年垦区和70年以上垦区,2个垦区都种植农作物和养殖水产,经济效益具有可比性。比较结果如图4所示,40年垦区的单位面积成本投入略高于70年以上垦区,高出11.49%,单位面积收益和纯收益也高于70年以上垦区,且高出幅度更大。两个垦区的收益成本比分别为1.81和1.53。由此可以得出,围垦40年的垦区内滩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优于围垦70年以上的垦区,新垦区较老垦区经济效益高。

由表2可以看出,在研究区内,没有一个垦区大规模拥有3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滩涂开发大都以某一生产活动为主。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种、养殖业是滩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9],投入产出比较低。且滩涂种植业、养殖业沿袭“经验化”传统,缺乏对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10],难以充分利用滩涂内土地、生态等资源,综合使用效率低下。

3 结论与讨论

以江苏省如东县和盐都区内滩涂为例,经过实地调查,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就江苏沿海滩涂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在不同农业开发类型中,滩涂土地利用于畜禽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最高,水产养殖业次之,种植业经济效益最低。②在畜禽养殖业中,滩涂土地用于养殖猪的经济效益较高;在水产养殖业中,滩涂土地用于养殖对虾的经济效益较高;在种植业中,滩涂土地用于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较高。③不同围垦时间条件下,滩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隨垦区围垦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新垦区较老垦区经济效益高。④滩涂内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调研区内的畜禽养殖大多是传统养殖方式,养殖户的养殖技术缺乏科学指导。在禽畜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利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资源浪费问题。绿色养殖、生态饲养是新时代畜禽养殖业的要求,通过种、养一体化实现农畜结合,走生态养殖道路,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引导更加安全、健康、可靠的生态养殖发展模式[11]。

为提高江苏沿海滩涂土地开发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根据研究区内滩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沿海滩涂土地开发应重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寻求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加大新垦区开发的投入力度,优化垦区内农业土地利用结构。②建议优化沿海滩涂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户经济行为,提高滩涂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滩涂地区经济增长、农户增收。③优化并创新沿海滩涂开发模式,探索建立综合化、规模化、生态化的产业链式江苏沿海滩涂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小萌,许长新,田贵良.“十三五”时期江苏省沿海滩涂土地资源投资开发战略研究[J].经济论坛,2016(7):4-8.

[2]许 艳,濮励杰.江苏海岸带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4):643-652.

[3] 章 志,宋晓村,邱 宇,等.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3):45-49.

[4] 于文金,邹欣庆,朱大奎.江苏沿海滩涂地区农户经济行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124-129.

[5] 丁 涛,郑 君,韩曾萃.钱塘江河口滩涂开发经济效益评估[J].水利经济,2009,27(3):25-29,74.

[6] 汪 洋,雷连春,马云霄.福建省霞浦县滩涂开发经济效益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8):22.

[7] 赵 坚.策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实现盐城滩涂利用新突破[J].管理学刊,2009,22(6):29-31.

[8] 洪劲才,闵 建.如东沿海的滩涂资源及开发利用[J].现代渔业信息,2003(10):24-26.

[9] 李洪山,刘 璐,王 涛,等.江苏盐城滩涂资源利用及其发展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6):724-726.

[10] 徐向红,陈 刚.论江苏沿海滩涂围垦与可持续发展[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26-28.

[11] 张冬艳,郝 佳.浅谈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与经济效益[J].当代畜牧,2013(29):22-23.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
提高育肥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对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牛经济效益影响的初探
提高养羊经济效益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