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1-03 08:33张治东宋瑞琢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腰段后路植骨

张治东 宋瑞琢

(辽宁省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急诊外科 , 辽宁 抚顺 113008 )

脊柱骨折发生后伤情严重,常常需要手术进行复位和固定。合理选择术式,减少创伤,缩短恢复时间,是选择手术方式的原则[1]。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近些年获得广泛的认可,本文分析了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的5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做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联合植骨手术治疗的5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做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是(47.8±5.1)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8例,坠落伤14例,砸伤2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是(48.3±5.5)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5例,坠落伤12例,砸伤23例。比较2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受伤后均迅速被送至入院,详细了解受伤情况,进行多项检查,综合各项结果明确诊断,严格排查患者是否局部手术指征,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方法如下:术前帮助患者进行充足准备,完成影像学检查,掌握手术部位情况,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患者处于俯卧位,将其肢体合理放置,将髋部、胸部利用软垫垫起,对影像学检查提示的受伤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于患者脊柱后侧的正中局部行手术切口,将皮肤组织逐层切开,将椎旁肌分离,充分暴露伤椎,明确椎弓根螺钉的打入位置,在C臂机辅助下在伤椎两侧进行钻孔操作,利用连接杆将生理前凸与椎体撑开,以伤椎为中点,选择椎弓根钉于伤椎两端植入,将连接杆稳妥安装并妥善固定,操作完毕对局部进行冲洗,常规置入引流管,检查无异常后再对切口进行经椎弓实施椎内植骨操作,扩大骨道同时把实施减压操作取下的自体骨用只顾漏斗置入到椎体的空腔,再将骨粒细致的打压。对照组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外侧植骨融合联合治疗,方法如下:予以本组患者和观察组相同的椎管减压操作,之后将小关节局部关节囊以及横突局部附着的肌肉进行彻底的清除,在选择自体骼骨实施外侧植骨操作,植骨完毕选择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对切口进行冲洗,将切口逐层缝合。

3 观察指标:采用VAS量表帮助患者对接受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低,患者的疼痛越轻。由同一组人员在治疗后检测患者的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后缘)高度比值。记录2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VAS评分对比:接受治疗前,观察组的VAS评分是(8.1±1.7)分,对照组的VAS评分是(8.0±1.9)分,在此阶段2组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是(1.9±0.7)分,对照组的VAS评分是(3.8±1.2)分,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恢复情况对比:术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恢复至6.1°±1.3°,对照组患者cobb角恢复至7.5°±1.7°,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发生尿路感染2例,螺钉松动2例,并发症发生率是7.69%(4/52);对照组术后发生尿路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螺钉松动5例,并发症发生率是22.00%(11/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且严重的骨折类型,常常因高处坠落、重物砸伤、交通事故导致,以胸腰段脊柱骨折发生率最高[2]。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脊柱胸腰段患者的主要手段,术式较多,且对于入路方式也存在较大争议。随着内固定材料不断的完善,后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在临床上被提出并广泛运用,获得了理想的复位与固定效果。但不容忽视的是,单纯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只是提供给局部机械性、临时性的支撑效果,对于伤椎还难以达到促进其骨性愈合的作用,且有相对较高的发生消磨椎体高度、后凸畸形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使恢复效率下降[3]。临床实践证明,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植骨手术联合治疗,通过植骨于伤椎,能促进脊柱稳定性重建,避免有内固定松动甚至断裂的状况发生,同时能提高伤椎愈合效率,无疑弥补了只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缺点[4-5]。

本文结果提示,观察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能获得理想的固定和复位效果,提高伤椎愈合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腰段后路植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研究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蚕宝宝流浪记